何志虎
【關鍵詞】 初中生;合唱教學;歌唱;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108—01
一、教會學生掌握合唱訓練的基本方法
1.合唱的音準節(jié)奏訓練。音準與節(jié)奏是合唱藝術的基礎,是合唱藝術生命力的所在。為此,必須嚴格、系統(tǒng)地訓練。合唱是集體性的聲音藝術,和諧、均衡是合唱的要求。所以,合唱要求音準的絕對準確,訓練應由淺入深地進行。通過合唱學習音樂,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力、鑒賞力以及音樂的縱橫感覺能力將會更為全面,這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智能。實踐證明,音樂教學中的合理有效的合唱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達到以美育德、以美啟智、以美健身心的目的,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2.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合唱的前提是必須理解和掌握合唱方法。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變聲期,為避免歌唱中學生的嗓子受到傷害,在這期間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嗓子。可以讓學生保持弱唱狀態(tài),也就是要求聲音要“柔”,在確?!叭帷钡耐瑫r也要保證聲音“亮”。同時控制氣息也是歌唱的重點問題。此外,合唱過程中聲音要圓潤,才能體現(xiàn)出合唱的層次感和美感。
3.學會保持聲音的和諧統(tǒng)一與聲部均衡。合唱之美主要體現(xiàn)在聲音的和諧統(tǒng)一與聲部均衡,這就要求學生在歌唱過程中做到音量與音色統(tǒng)一。要達到這一要求,學生就不能像獨唱一樣跟著自己的感覺和情緒唱。如在合唱《黃河大合唱》一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各聲部的旋律線,也要注重另外聲部構成的和聲效果,才能達到協(xié)調統(tǒng)一的藝術效果。同時,將歌唱的發(fā)聲與歌曲旋律有機結合起來,將歌曲的思想生動地表達出來,才能使歌聲富有極強的感染力。
二、教師要為學生的合唱做好伴奏
鋼琴伴奏主要是為合唱作品增添藝術效果,但要處理好鋼琴伴奏的音色、控制好強弱、掌握柱式和弦烘托氣氛等。此外,為使伴奏對合唱起到推波助瀾和情緒引領的作用,彈奏時要有較強的力度,并處理好每句之間的落音,使學生在伴奏中能體會到歡快、激昂的情緒。
三、引導學生學會對歌曲的藝術處理
對作品進行藝術處理是提高合唱水平的關鍵。為準確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需要對歌曲作品進行深入分析。為使合唱達到最佳效果,對于歌曲的高潮布局、調式調性及曲式結構等特點要進行分析。在訓練演唱的一些經(jīng)典作品中,除了要掌握作品的風格外,還應盡量從作品中了解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在合唱藝術處理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合唱整體和諧統(tǒng)一的前提是聲部本身聲音做到整齊、統(tǒng)一,這就要求學生在演唱過程中音要準,音高和節(jié)奏、發(fā)音、咬吐字等要統(tǒng)一。
2.合唱過程中各聲部應做到不同處理,主要因其功能的所處地位不同,通常主旋律應突顯在均衡協(xié)調的基礎上,但應當清楚各聲部線條。
3.對作品的風格、題材內容及結構特點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在唱的過程中能掌握力度與速度,并能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引導學生學會對音樂作品進行情感表達
情感是歌唱藝術的靈魂。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手段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yǎng),運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多方位啟發(fā)學生深刻理解音樂的內涵。在音樂表現(xiàn)上同樣要做到速度、力度、音色、情感乃至表情的變化等默契的配合,在排練中教師要把歌曲內容與內心的豐富情感融合起來,啟發(fā)引導學生感悟、理解音樂作品的魅力,注重在演唱實踐中獲得對音樂的感悟,在體驗中讓學生能感受人聲的豐富表現(xiàn)力與美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感悟中產(chǎn)生欲望,在探究中獲得方法,運用方法達到再現(xiàn)藝術。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不僅學習了歌唱的基本技能,更感受到合唱藝術天然具有的強烈的感情色彩及情感交往特性的效果,呈現(xiàn)出了人際間通過音樂的感情溝通及合作交流產(chǎn)生出來的和諧音效。
合唱藝術通過音樂的特性不僅能獲得審美上的愉悅,而且能產(chǎn)生一種精神力量鼓舞學生,合唱藝術對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審美體驗和審美能力的提高都有明顯的作用??傊瑢W校在音樂教學中要不斷增加合唱教育,并不斷探索適合中學生的合唱方式,提高中學生的合唱技能。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