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強(廣東省新興中藥學校 廣東 云浮 527400)
眾所周知,興趣是做好的教師,也是最為直接的學習動力,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只有具有了一定的興趣,學生將會積極主動參與到該科目的學習中。中職體育教學一直以來,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教師先是體育理論知識講解,后進行相關動作示范,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并沒有主動參與意識,這與現(xiàn)代教育理念相悖,不利于學生運動興趣的提高。事實證明,傳統(tǒng)模式下的體育課堂教學效果低下。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促進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迎合當前社會發(fā)展需求,需要廣大中職體育教師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進而有效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鑒于此,本文對“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展開深層次的剖析,具備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與價值。
中職學生在文化基礎等方面,相比高等院校的學生而言,顯得更加薄弱,并且個性十足,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熱衷爭強好勝,缺乏辨別能力,熱衷于網絡,并且自控能力有待提高?;谏鲜鎏攸c,直接造成了中職學生普遍不熱衷于學習。中職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表現(xiàn)出比較閑散的狀態(tài),整體游手好閑,缺乏目標與人生規(guī)劃。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也是表現(xiàn)如此。同時,中職體育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先是體育理論知識講解,后進行相關動作示范。整個體育課堂教學,只不過是體育教師將教材中的內容,搬運到了體育課堂上,教學內容尚未拓展,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造成部分學生逐漸失去了體育學習興趣,自然會影響到體育教學效果。另外,體育教師在具體的授課中,針對一些具有難度的技術動作,僅僅是組織學生反復練習,并沒有進行重點講解,或者是通過其他方式,促進學生動作理解,造成學生在長時間下無法掌握體育技術動作,直接影響到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提高,進而影響到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體育教師在整個課堂上,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無法掌握學生的真實需求,同時造成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對教師表示不接受,自然會影響到學生運動興趣的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現(xiàn)階段的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運動興趣低下,造成的原因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如何有效提高中職學生運動興趣的提高,是當前中職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廣大中職體育教師需要積極探索體育教學發(fā)展路徑,促進學生運動興趣的提高,為促進體育教學效果夯實基礎。
中職學生運動興趣的提升,是促進中職體育教學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然而中職體育教師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具體的授課中,并不注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造成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甚微,不利于中職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廣大中職體育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認識,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切實有效提高學生運動興趣,為促進體育課堂教學實效的提高夯實基礎。
一個人能夠在一生中,堅持不懈進行身體鍛煉,關鍵在于人是否具備較高的體育運動意識與運動興趣。中職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fā),首先,需要具備較強的體育意識,明確體育運動的目的與意義,才能在中職體育課堂學習中,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并認真聽取教師的指導?;谶@一認識,教師需要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學習的科學知識與具體案例,從身體健康、交際合作能力以及未來職業(yè)需求等幾個方面,對中職學生加強針對性的思想教育,促使中職學生能夠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并逐漸樹立較強的體育運動意識。其次,中職體育教師需要深入學生群體,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引導與教育,由此增強思想引導與教育效果,進而使得中職學生產生運動興趣。
因材施教是中職體育課堂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具體言之,在中職體育課堂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特征以及具體學習情況,從身體素質、運動能力、興趣愛好以及不同專業(yè)需求等方面,綜合考慮之后,選擇相適應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在各班級發(fā)放興趣愛好項目調查表,由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之后結合專業(yè)特點,確定出學期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在各項課堂教學內容中,可增加一些共性體育教學內容,例如:健康保健、綜合身體素質、專項技能以及體育欣賞等,進一步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可以更加貼近學生的專業(yè),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運動興趣。例如:建筑專業(yè)的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選擇上,主要是在學習專業(yè)技能的基礎上,曾舉哀爆發(fā)力、耐力、彈跳能力以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等方面的內容,由此能夠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掌握的技能,為本專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一系列幫助。除此之外,教師在具體的授課中,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實踐中了解相關運動項目,進而促進學生運動興趣的提高。例如:大部分男生對球類相關知識具有著一定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可適當增加戰(zhàn)術知識與裁判法內容,這樣一來學生的運動興趣自然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首先,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結合每一堂體育教學內容、具體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整體情況等,制定與之相應的任務。任務的完成,需要小組成員合作,付出相應的努力才行。例如,教師在完成“啦啦操”組合動作教學之后,可以給各個小組分配以組合動作為基礎不斷變化隊形的任務。中職學生在完成成員基本動作的同時,還需要完成隊形變化訓練。這一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集中體現(xiàn)在中職學生需要通過精誠合作,才能完成教師交代的任務,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運動興趣以及集體榮譽感,從而有效掌握運動技能。另外,在小組合作中,小組內的學生各自發(fā)揮自身的潛力,相互幫助,相互進步。
其次,分層教學法。每一個中職學生都是以個體的形式存在,在具體的學習中,各自的身體素質有著明顯的差異。在體育教學中,要想保證學生運動興趣得以有效激發(fā),需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真實需求,這就需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教學法,主要是將綜合能力相仿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之后制定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籃球比賽時,體育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籃球技術掌握程度合理分組,不同組制定不同的比賽規(guī)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技術水平相仿的小組進行籃球比賽,競爭自然會更加激烈,避免了壓倒性的局面出現(xiàn),這種比賽顯然更加有趣味,自然有利于促進學生運動興趣的提升。需強調的是不同的小組,教師需要考慮該小組的實際水平,適當考慮要求的放低,規(guī)則的放寬。這樣一來,可以保證學生在合適層次組內參與活動,更能夠獲得認同感。
最后,游戲教學法。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例如:在合作跑課堂教學的準備活動中,采用“大漁網”游戲,一方面可以達到課前熱身效果,鍛煉學生身體的靈敏性與奔跑能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精神。游戲方法:將籃球場的左右半場定位男女生的“池塘”,教師從全班男女生隨機選擇4至6名的學生充當捕魚者,其余的學生充當“魚”分散在池塘內,游戲開始,捕魚者手拉手形成網,去池塘里捕魚,被網圍住的學生充當捕魚者,手拉手形成更大的網,繼續(xù)捕魚。游戲規(guī)則:一是“魚”不得跳出池塘,一旦跳出視作被網捕捉;二是“魚”被圍,不得用力沖破魚網,但可以從縫隙中突出去;三是捕魚者僅能手拉手,不得拉人或者是推人;四是捕魚者人手不得松開,松開就算網破,“魚”可以隨意出入。游戲結束之后,由學生與教師共同總結手拉手跑的要點,自然導入本課內容:合作跑。需強調的是游戲的內容與規(guī)則制定需讓學生參與進來,能夠讓學生在尋找體育游戲資料的同時,學習體育知識與規(guī)則。
上述教學方法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需要結合不同的教材與學情,采取單一或者是多種方法相結合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基礎上,需要中職體育教師與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一個中職體育教師,需要在具體的學習中,肯定學生,并與學生多交流,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度,由此讓中職學生愛上體育學習,自然會產生較為濃厚的運動興趣。
總之,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fā)是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需要靈活應用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等,以此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