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意 隋國研
【摘要】隨著文化交流的擴大,以及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旅游業(yè)成為我們國家的重要產業(yè)之一,優(yōu)秀的導游詞譯文可以使外國的游客更好地欣賞中的歷史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本文以張家界土家風情園中文導游詞為研究對象,翻譯過程中以目的論和順應論作為理論指導,主張對文化詞的翻譯以傳播土家族文化和便于游客理解為目的,采用音譯+注釋及意譯的翻譯方式,對內容的翻譯,以順應游客思維和語境為原則,對內容采用適當的增減和改變。
【關鍵詞】張家界;土家風情園;翻譯;功能論;順應論
【作者簡介】全意(1975.07-),男,土家族,湖南沅陵縣人,張家界航空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和英語筆譯;隋國研(1983.03-),女,漢族,遼寧人,張家界航空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旅游英語翻譯。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張家界土家風情園講解詞》英譯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4C1161)。
前言
張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為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雖每年接待百萬外國游客,但目前為止還外導在進行講解時多是“無本可依”,只能臨時發(fā)揮,甚至前后矛盾、同一景點同一風俗譯名不一,造成外國游人理解困難;更有部分外導整個游覽過程中一言不發(fā)?!稄埣医缤良绎L情園講解詞》的英譯研究可填補土家風情園無英語導游詞這一空白,這將極大促進和完善張家界市旅游業(yè)整體服務水平,早日實現江澤民同志“把張家界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勝地”的目標。
一、翻譯任務描述
1.背景與意義。張家界2012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500萬人次,其中外國游客量突破210萬人次。土家風情園民族特色突出,有豐富的土家民居文化、收藏文化、建筑文化、飲食文化等,屬于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張家界王牌景點之一。但殊為遺憾的是,因為沒有比較詳細規(guī)范的對應英文譯文,外國游客很難真正了解到土家特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土家民族風情的多姿多彩。這非常不利于民族文化對外傳播,同時對國際旅游客源接待也是一無形桎梏。
《張家界土家風情園講解詞》的英譯研究對于弘揚土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專家學者贊譽土家風情園是“土家建筑之魂”“土家文化搖籃”,對今天的社會教育、人文教育以及審美教育具有重大的借鑒作用。土家風情園導游詞的恰當翻譯,可使外國游客深入體會土家文化的精深厚重。從而更好地傳播中國特色文化,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合作,全方位地推動張家界市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
2.筆譯文本分析。賴斯認為,譯文是否準確傳遞了原文的主要功能,是判斷譯文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翻以前先定位原文本的類型至關重要。此譯文的原文是導游詞,其中介紹了土家族的各種文化,以期引起游客對土家文化的好奇和向往。因此該類文本屬于應用型文本,既要承載信息功能,又要實現感染功能和勸說功能。在翻譯過程中要求即能客觀傳達原文信息,又要便于受眾群體理解,引起共鳴,才能使譯文達到最佳翻譯效果。詞匯方面,原文內包含大量文化詞,如:“哭嫁”“吊腳樓”“梯瑪”“土司”等,這些詞的翻譯是翻譯過程中的難點之一。內容方面,《張家界土家風情講解詞》講解全面細致,土家文化色彩突出,但其中涉及一些對外國朋友來說極其陌生的內容和一些封建迷信的內容,該做如何的增減和過濾也是本題研究內容之一;其次,由于信息受眾的改變,原文本中涉及有關歷史觀點和褒貶評述的解說詞在語碼轉換時,該如何遵照“外宣資料翻譯需“內外有別”原則合理處理也是翻譯過程中要考慮的重點之一。
二、理論依據
為了使譯文能客觀傳達原文信息,又便于受眾群體理解,引起共鳴,在翻譯過程主要運用德國學者弗米爾提出的“翻譯功能目的論”和瑞士語言學家維索爾倫提出的“順應論”。目的論是功能論的主要流派之一,由費米爾等提出,他認為“翻譯是一種目的性行為”,其核心是翻譯目的決定翻譯策略及方法?!绊槕摗笔菄H語用學協會秘書長耶夫維索爾提出的,他認為使用語言的過程就是選擇語言動態(tài)順應語境的過程。翻譯過程中可以從語言結構、語境關系、動態(tài)的順應等方面研究譯文該如何順應原文的風格和結構。
三、案例分析
1.文化詞的翻譯策略。土家風情園的導游詞中涉及很多土家族的獨有的文化名詞,如:“哭嫁”“吊腳樓”“梯瑪”等,這些詞在英語中沒有對應的詞匯,出現詞匯空缺現象。對于這些詞的翻譯筆者參照目的論翻譯策略。導游詞既要宣傳民族文化又易于游客接受引起游客的游興,所以在翻譯策略上既要考慮保留原文化的特色又要便于理解。因此對于文化詞的翻譯采用如下策略:
(1)音譯+注釋。對于導游詞中出現的人名、地名,可以采用音譯,既用漢語拼音,對于需要游客理解的人物名加以必要的解釋。例如:譯文1:“土司”譯為“Tusi,which means the chieftain of Tujia people”譯文2:“茅古斯舞”譯為“Maogusi Dance”后面再加以適當的解釋“Maogusi Dance is one of the most primitive and ancient dances, which has been compared to the 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drama.Men and women wear clothes made of straw and leaves to show the scene of production, life and marriage of Tujia ancestors.”
(2)意譯。對于導游詞中一些土家族特有的但本身有一定含義的文化名詞,本文主要采用意譯。如: “哭嫁”譯成“Brides Wedding Laments upon Leaving”“吊腳樓”譯成“stilted wooden building”。
2.內容的增減取舍策略。
(1)對晦澀難懂內容做適當刪減。原導游詞中為了增加導游詞的文化內涵,引用了歷史傳說和故事,這些內容對于中國游客來說可以加深印象,增長見識,但對于老外來說,就顯得晦澀難懂,畫蛇添足了。所以對于原文中一些晦澀難懂的傳說、故事之類的內容做了刪減。
如原文中:“大家再看基座上有四個人物像,相傳張古老、李古娘造天造地之后,見地上沒有人煙,于是兩人結為夫妻,可就是不生孩子,后來天神賜了八粒仙丹,吃后生下七男一女,他們叫齊力、蠻力、鐵漢、銅漢、壓克、長腳、伏曦、衣布。而前面四兄弟力大無比,曾經協助女媧補天,以后土家人就尊這四位兄弟為大力神,這與西方一些雕塑中,以男女大力神托舉建筑一樣,象征一種崇拜——就是力的崇拜?!逼渲猩婕按罅咳嗣彝鈬慰蛯ε畫z補天不了解,所以翻譯時將其中涉及大量人名的部分刪除,簡譯為“You can see that there are four figures on the plinth, and they are respected as Hercules by the Tujia people.This is the same as some western sculptures on which those great Hercules lift heavy things, symbolizing a kind of worship -- the worship of power.”
(2)對不適合對外宣傳的內容做適當刪減。原文中“明嘉靖年間,倭寇不斷侵略東南沿海,由于奸臣當道,朝廷腐敗,國防力量十分脆弱,軍無良將,兵無斗志,致使倭寇日益猖獗,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痹谖鞣降摹袄恰毙晕幕?,這樣的政府就應該被取替,不應該為其效力。因此這一段描述政府昏庸無能的部翻譯成英語時被刪掉。
(3)外國游客陌生的內容適當修改。例如:原文中“發(fā)動了僅次于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的土家農民起義領袖相單程?!眹H友人肯定不清楚誰是陳勝和吳廣,為了方便國際游客理解,所以這段譯成“Xiang Dancheng led the large-scale Tujia peasant uprising against the ruthless ruling class and became one the most valiant legends in Tujias culture.”
(4)對于涉及中國文化之處做適當補充說明。如“以前的土司王相當于一個小皇帝,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所穿短袖袍上繡有龍,相當于龍袍”這里要補充說明一下龍袍的含義。譯成:“The former chieftain was more or less equivalent to an emperor. He had supreme power. The short-sleeved robes he worn were also embroidered with dragon patterns on them, almost no different from the dragon robes which represented the supreme power and could only be worn by emperors themselves in ancient China”
3.順應策略。
(1)思維文化的順應。根據順應論翻譯過程中要順應目標語的語境,目標人群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在東西方文化中,同一種動物代表的意義不同,因此翻譯時要注意文化的順應。例如,文中“蛇蝎心腸”在中國比喻狠毒殘忍的心,在西方文化中“蛇”代表邪惡也代表智慧和超強的繁殖能力,在翻譯中如果采用直譯蛇蝎的方式不能準確傳達原文含義,因此在翻譯該詞時,選擇意譯將“蛇蝎心腸”翻譯成“cruel heart”。
(2)語境的順應。外國游客來土家風情園游覽由于時間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了解有限,在翻譯導游詞時應該考慮導游詞的長度,以順應實際語境,對于一些與土家族文化關系不大的部分采取省譯或簡譯的策略。例如原文中“千年槐樹,朋友們,現在我們要參拜的是十分靈驗的土家千年神槐樹。相傳一千多年前,一個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到凡間了解和察看人間的疾苦.當巡視于此,見這地方人來人往,占盡風水,于是就變成一棵古槐向路人賜福。這棵神樹會用天地之神氣,把你的所想所愿一一變成現實。”翻譯時可一句帶過,譯為“This is a millennium locust tree, a tree of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old. People believe it is possessed with great magic powers and can help peoples dreams come true.”
四、結語
總之,導游詞的翻譯要注重其翻譯目的,即傳播文化,便于游客理解,調動游客游興。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既要保留原文文化特色,又要做適當增減并順應游客的文化和語境,做適當變通。
參考文獻:
[1]王彬.民俗導游詞翻譯實踐報告[D].湘潭大學,2014.
[2]陸鳳珍.從順應論的角度看《京華煙云》的翻譯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4).
[3]湯敬安,余葉子.旅游景區(qū)英譯公示語的認知研究——以張家界為例[J].中國科技翻譯,2019,32(03):50-52.
[4]談少杰.基于功能翻譯理論的旅游景點牌示解說英譯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19(0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