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聾兒語言康復教學,主要利用圖片、實物、錄音以及康復教師的口耳相授進行。這些傳統(tǒng)教學輔助方式對聾兒的語言康復有促進作用,但是它們?nèi)狈有院腿の缎?,聾兒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參與康復的積極性不高。語言康復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讓受訓的聾兒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輔助不僅增強了語言康復教學的直觀性、互動性和趣味性,而且更好地讓聾兒多感官參與到康復學習中來,能有效提高聾兒語言康復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聾兒;語言康復
中圖分類號:G76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15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142
傳統(tǒng)的聾兒語言康復教學強調(diào)的是“刺激—反應”的對應關系,康復教師通過外部刺激來矯正聾兒的語言發(fā)音,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聾兒的興趣愛好和個性需求。康復教學的整個過程以始終康復教師為中心,聾兒只是被動接受康復訓練,教學過程缺乏了互動性和趣味性。聾兒語言康復教學不只是簡單的康復教師糾正發(fā)音,激發(fā)聾兒康復學習興趣,調(diào)動聾兒學習積極性,這才是康復教學的重點。語言康復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僅彌補了傳統(tǒng)康復教學的不足,而且使得形式單一、枯燥的語言康復訓練變成了聾兒喜愛的各種圖片、聲音、動畫視頻、趣味游戲,最大程度豐富了康復教學的內(nèi)容,語言康復教學變得更為直觀和富有趣味,符合聾兒的年齡特點和愛好,他們因為喜愛而主動參與到康復學習中,從而提高了康復水平。
一、信息技術幫助聾兒進行聽覺訓練
想要聾兒說得好,要先解決聽的問題,對聾兒進行聽覺訓練,讓其通過后天學習獲得感知聲音的能力,尤其是感知言語聲的能力,從而全面協(xié)調(diào)地調(diào)動其他一切能力。例如,康復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生活需要把一些常聽的聲音素材和聲源圖像制作為課件,根據(jù)聾兒的聽力情況調(diào)節(jié)音量大小,讓聾兒根據(jù)聽到的聲音找出聲源圖像,如果選擇正確的圖像后還能出現(xiàn)獎勵性的動畫,當看到獲得獎勵的動畫時聾兒十分高興??祻徒處熆梢愿鶕?jù)聾兒康復情況及時修改課件,選出最適合聽力訓練的內(nèi)容,并且能夠循環(huán)使用。這種把聲音、圖像和獎勵結合在一起的輔助課件不僅康復教師使用方便,而且能最大程度激發(fā)聾兒的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幫助聾兒進行言語訓練
(一)呼吸訓練
聽障兒童呼吸功能的訓練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否熟練掌握呼吸方法直接影響著發(fā)音質(zhì)量。傳統(tǒng)的康復氣息訓練就是康復教師借助紙條等讓聾兒感知氣流,訓練效果也不佳。而利用信息技術將呼吸過程制作為三維動畫,通過動畫的輔助就能夠聾兒清楚看到呼吸過程,借助現(xiàn)代康復訓練儀器,將游戲穿插在呼吸訓練中。例如,康復訓練儀中一款“吹氣球”游戲,聾兒想要得到游戲獎勵,吹氣球時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吹好才能得到儀器獎勵,這就需要聾兒要掌握好呼吸時的氣流,訓練他們運用腹式呼吸。借助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讓枯燥訓練的課堂變得輕松愉快,而且讓聾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愉快地得到鍛煉。
(二)發(fā)聲訓練
聽障兒童在語言訓練過程中,發(fā)聲的響度存在過強或過弱的問題。發(fā)聲響度的異常直接影響發(fā)音功能的好壞??祻徒處熞郧爸荒芙柚謩莘答伣o聾兒聲音響度的強弱,因為手勢的局限性,不能夠清楚反映出強弱效果。借助康復儀器以及電子聲級計,能夠準確反映出發(fā)音響度的大小,康復教師和受訓聾兒能夠清楚直觀看到發(fā)音時的響度變化,及時進行糾正,提高了康復訓練的準確性。
(三)口語及對話訓練
聾兒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很難接受和消化抽象的道理,而較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的事物。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色彩鮮明,以動畫的形式直觀而形象生動地出現(xiàn)在聾兒的面前,將抽象事物變得具體形象,將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有利于激發(fā)聾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生學習《我的心情》一課時,康復教師把所學內(nèi)容制作為多媒體課件,課件以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大量的圖片、動畫通俗易懂、直觀易理解。理解故事內(nèi)容后讓聾兒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對話時可將多媒體中的聲音去除,讓聾兒拿著麥克風說,角色扮演的過程不僅訓練了聾兒溝通與交往的能力,而且讓聾兒輕松理解了所學內(nèi)容。朗朗上口的對話語言,便于聾兒理解、記憶和模仿。課件中插入的圖片與動畫,讓聾兒的視覺得到了充分的刺激,深深吸引了聾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使用信息技術輔助康復訓練教學,不僅提高了聾兒康復訓練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guī)椭@兒從被動接受知識轉化到主動探究學習。信息技術作為感官的延伸,能夠支持呈現(xiàn)、模擬、放大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造更多觀察、觸摸等親身體驗感知的機會,積極開發(fā)聾兒潛能,補償缺陷,幫助他們將來康復,正常走進社會。
參考文獻:
[1]劉莉.淺談信息技術在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語言康復教學中的應用[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2017(3).
[2]黃昭鳴,周紅省.聾兒康復教育的原理與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張蕾.聽障兒童聽覺和言語特征及其關系的研究與訓練策略[D].華東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呂?。?984.6— ),男,漢族,甘肅蘭州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聽障兒童語言康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