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磊 湯迪
由于長期過度用嗓、吸入粉筆的粉塵等刺激,教師群體往往是咽喉、嗓音疾病的“重災區(qū)”,常受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聲帶良性增生病變等困擾。那么,如何保護嗓音,科學合理使用聲帶?如何正確對待咽喉不適,保持美妙“言值”呢?
陶 磊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耳鼻喉科研究院副院長、頭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頭頸腫瘤專委會常委,中國醫(yī)師協會腫瘤醫(yī)師分會頭頸腫瘤專委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學術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擅長咽部、喉部、鼻腔、鼻竇、腮腺、頜下腺、甲狀腺等頭頸部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手術治療。特需門診:周一上午,周三全天(汾陽路院區(qū))周五上午(浦江院區(qū))
嗓音作為人的“第二張臉”,由肺部的空氣動力、聲帶的運動與振動,以及咽腔、鼻腔、口腔等的構音和共鳴器官協調產生。不同的人在說話時發(fā)出不同的音量、音域、音色、音時,形成每個人專屬的獨特嗓音。
嗓音疾病在普通成年人中的發(fā)病率約為7.6%。教師作為職業(yè)用嗓群體,其嗓音疾病的發(fā)生率遠高于其他人群。不同的研究發(fā)現,11%~80%的教師在職業(yè)生涯中遭受著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咽喉干燥、咽喉疼痛、喉癢咳嗽、咽部異物感、發(fā)聲疲勞等困擾。其發(fā)病原因包括過度用嗓、疲勞、煙酒過度、上呼吸道感染等。
在急性期,患者往往會出現嗓音嘶啞的癥狀,表現為音調降低、聲音粗糙、發(fā)聲費力等,嚴重時可突然失聲,并伴有咽喉疼痛。此時,患者若到醫(yī)院檢查,可見聲帶急性充血、水腫、出血等,一般經禁聲、服藥及霧化吸入等保守治療3~5天即可好轉。相反地,患者若不節(jié)制用嗓、不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聲帶將持續(xù)處于張力過大的情況,會引起黏膜充血、上皮層及固有層水腫、纖維組織增生、黏膜肥厚,導致慢性咽喉炎。表現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水腫、增厚,聲帶暗紅、肥厚、干燥、閉合不全,甚至出現聲帶小結、息肉、聲帶任克水腫等良性增生性病變,造成患者長期聲音沙啞,咽喉部干燥、有異物感。
專家提醒:當出現嗓音疾病時,不應諱疾忌醫(yī)。疾病初期及時治療,一般恢復較快;待疾病轉為慢性,治療將較為復雜、困難。慢性鼻炎、鼻竇炎、鼻中隔偏曲等均會影響聲音共鳴,應及時診治。此外,由于生理結構和激素水平的特殊性,女性聲帶更易充血、水腫,月經期、妊娠期、更年期應更注意嗓音保護。
早期聲帶良性增生病變(如聲帶小結、聲帶息肉早期)者,不宜首選手術治療,而應以保守治療為主。這是因為手術會對聲帶造成一定創(chuàng)傷,可能形成聲帶瘢痕,影響嗓音質量。保守治療方法包括禁聲、藥物治療、嗓音訓練等。經過2~4周禁聲,早期聲帶小結大多可縮小或消失。但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用嗓的特殊群體而言,長期禁聲將影響工作,難以堅持。此外,部分患者即使能堅持,但仍有復發(fā)的可能。因此,存在嗓音問題的教師更適宜采取嗓音訓練治療。
正如英國蘇塞克斯大學教育學院負責嗓音訓練的詹姆斯·威廉姆斯教授所說:“不給教師做有關嗓音技巧的培訓,就好比培訓外科醫(yī)生而不給他們講解手術所需要的器械一樣?!比绻焉ひ舯茸饕慌_電腦,那么喉部生理結構即為電腦的硬件,發(fā)聲方式即為電腦的軟件,嗓音訓練既能改善“硬件”(提高喉部肌群功能),又能提升“軟件”(調整發(fā)聲方式),從而達到改善嗓音功能的目的。一般而言,錯誤的發(fā)聲方式主要表現在聲帶及頸部肌群的過度緊張、錯誤的呼吸方法、錯誤的發(fā)聲部位及音調,系統(tǒng)、科學的嗓音訓練對正確發(fā)聲有重要意義。只有依靠專業(yè)發(fā)聲方法,做到科學用嗓,才不會在長時間授課后出現“倒嗓”的情況。
嗓音訓練的主要內容有:進行咽、喉的解剖生理知識科普宣教;放松并按摩頸部、喉部的肌肉;訓練腹式呼吸;進行共鳴練習,找到正確的音調和共鳴腔;等等。目前,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提供專業(yè)的嗓音訓練治療。嗓音訓練不僅適合器質性嗓音疾病,如聲帶水腫、聲帶小結、病程較短的小型聲帶息肉,也適合無明顯病灶的嗓音疾病患者,如有說話費力、易疲勞、發(fā)聲緊張、嗓音輕細、音調異常(男聲女調、女聲男調)等癥狀者。
病變較大的聲帶小結、聲帶息肉患者,或病程持續(xù)半年以上、嗓音訓練和藥物治療無效者,可在全麻下行支撐喉鏡或顯微喉鏡下聲帶小結、聲帶息肉切除術。
聲帶小結、聲帶息肉切除術后,患者應做好“聲休”等康復治療。然而不少患者對聲休的理解有誤,認為壓低嗓門、用“氣聲”說話便可減少聲帶振動、讓聲帶休息。殊不知,這種“氣聲”說話方式非但不能減輕聲帶負擔,反而會使聲帶處于“半開半閉”的狀態(tài),增加聲帶疲勞,不利于術后創(chuàng)面的恢復?!奥曅荨钡恼_做法是:在術后1~2天內禁聲;術后1~2周內,嚴格控制說話頻率,循序漸進地增加用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聲帶小結、聲帶息肉不會癌變,但聲帶息肉的好發(fā)部位同樣也是喉癌的“棲身之所”,且聲帶息肉與早期聲門型喉癌難以通過肉眼鑒別。因此,患有聲帶息肉者切不可掉以輕心,手術切除的息肉需送病理檢查,以免漏診。此外,臨床上不乏患者認為聲音嘶啞是小事,常自行沖泡胖大海、紅參茶等“潤喉”,直到癥狀加重才到醫(yī)院就診,卻被診斷出惡性腫瘤,追悔莫及。因此,凡出現聲音嘶啞,尤其是癥狀持續(xù)2周以上無好轉者,應及時就診。
聲帶血管擴張
聲帶小結
聲帶息肉
喉癌
1.適量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身體素質、預防呼吸道感染,還可加強胸、腹核心肌群的力量,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控制說話時的氣息。
2.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可常吃話梅,以刺激唾液腺分泌,達到潤嗓的目的。
3.因反流性咽喉炎而引起嗓音疾病的患者,除遵醫(yī)囑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外,還應減少酸性、油膩、高脂、高糖或含大量咖啡因食物的攝入,戒煙限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過冷或過熱的食物,忌長時間饑餓、暴飲暴食,盡量避免睡前2小時內進食。
4.教師應盡可能縮短在空氣污染環(huán)境(粉筆塵等)中的逗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