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成都 611331
在高校舞蹈形體教學中,要讓學生深刻的了解自己的身體,理解“身心合一”理念的內涵,掌握身與心的聯系,是進行科學有效的舞蹈訓練的必要前提,這決定著在舞蹈形體教學中所要實施的教學方式。在高校舞蹈形體教學中融入“身心合一”的教學理念,可以提高學生們對自身身體的認知能力,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舞蹈表演能力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還可以使學生在訓練的途中,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進行防護,以免受到身體上的損傷。因此?!吧硇暮弦弧钡睦砟顣Ω咝N璧感误w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
舞蹈是一項高雅的藝術,肢體便是這項藝術的載體,這就要求學生在舞蹈訓練中對自已的身體有所認知。所以,舞蹈教師便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身體有所合理的認識,這樣可以使學生精準的認知自身身體狀態(tài),并且可以根據身體結構和運動規(guī)律,科學有效的對肢體進行運用,以此來保證學生在訓練過程完成動作的水平,加強舞蹈動作的渲染能力。因此,對自身身體有所合理的認識,更能夠確保舞蹈教學的有效性、科學性。
一名美國的身心學專家論述過關于“身心合一”的概念,并且依據相關的教學經歷所得出了有關的結論,他認為在在進行肢體表達時,身體受到情緒的帶動和影響。該美國專家為了更好的將有生命力的人和其他不同的物體區(qū)分,用希臘語“soma”來代表人的身體,希臘語中的“soma”英語中的“body”有所不同,"soma"強調的是賦予生命力的完備的身體,因此,在進行肢體的表達中要具備豐富的情感,這能夠體現出人在肢體上呈現的聰慧。在關于對舞蹈發(fā)展提出看法的進程中,還有一位相關領域的專業(yè)在這位美國專家看法的基礎上加以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覺得身心要持續(xù)而不斷的產生交流。在我國舞蹈教育領域中,教育人士應當加強對“身心合一”理念的把握,引導學生在訓練中加強對自己心靈上的感知能力,促進身與心的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舞蹈專業(yè)能力,幫助舞蹈教育事業(yè)更好的發(fā)展。
“身心合一”理念是將身與心教育觀念和技巧的訓練融合到舞蹈形體教學中,這一種方式和以往的舞蹈練習有所不同,傳統(tǒng)的舞蹈聯系更注重于動作和技巧上的提升,而“身心合一”理念更加強調學生在訓練中去集中感受自身身體上所產生的變化,然后依據這些變化和感受對學生的訓練形式進行調整。高校舞蹈學生將“身”與"心"進行高度的統(tǒng)一并呈現出來,更能散發(fā)出身體的生命力。因此,學生的身體訓練應該作為舞蹈形體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提倡“身心合一”的理念,來引導舞蹈形體訓練得到更加顯著的效果。
“身心合一”訓練理念和傳統(tǒng)的舞蹈訓練有所不同,它所強調的是身心統(tǒng)一、內外結合,更加重視學生對自身身體的科學使用,讓學生去注重感受和察覺自身身體的內在,然后將感官意識與舞蹈技巧相結合,來提高舞蹈動作的標準性、表現力。
“身心合一”訓練理念的特點必然離不開“身”與“心”。其理念注重強調表演者在身體和內心上的相結合,傳統(tǒng)的舞蹈形體訓練往往只是注重將要表達的情緒代入舞蹈表演中,這與“身心合一”所提倡的理念有所不同。當代我國的舞蹈教育在不斷的發(fā)展與進步,教育者就要更加重視“身心合一”理念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注重“身”與“心”的相統(tǒng)一,既不可以偏重于身體上的和諧而忽視心理上的感受,也不可以只注重心理上的感受而忽視舞蹈動作的和諧性,需要達到“身心”上的和諧,才可以快速有效的達到舞蹈專業(yè)能力的提高。
“身心合一”的特點為十分強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心理的歷程與感覺。在舞蹈運動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是注重提高肢體的柔軟程度以及肌肉的力量,還要提倡在完成舞蹈動作的途中把控其節(jié)奏、平衡力、律動等各種細節(jié),并且呼吸的律動也要隨思想情感的轉換而轉換。比如,當呼吸的節(jié)奏是急迫的,那么表演者當時的內心情感也許是緊張急切的;然而當呼吸的節(jié)奏是平緩時,那么內心情感也許是放松和舒緩的,表演者在呼吸節(jié)奏加以調控,能夠通過肢體更完美的將所表達的情緒所展現出來。因此,只有在心理上釋放更多的感知,才能夠達到身體上所想要呈現的效果。教師要求學生把內心活動融入到肢體動作中會改變學生在動作要求上的側重點,學生能夠將更多的精力凝聚和投入到對音樂和情感的感覺中,可以更好的達到“身”與“心”的統(tǒng)一,進而使肢體動作的情感更加充沛,在身與心之間搭起一條堅實的橋梁,使兩者持續(xù)的進行來往、交流,為舞蹈形體教學帶來有效的推動作用。
"身心合一"訓練理念可以讓學生更加注重感受自身身體和心靈。在舞蹈訓練中,情感和動作的相結合原本就十分重要,表演者需要展現舞蹈動作去向觀看者傳遞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這就需要學生充分的把握身體和心靈上的統(tǒng)一?!吧硇暮弦弧崩砟羁梢砸龑W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更加深度的思考身與心的關系,學生會依據對自身身體的感知力,去提高舞蹈動作的完整性和加強舞蹈的表演力。所以,身心的相結合、相統(tǒng)一會直接影響舞蹈所呈現的藝術效果。然而,將“身心合一”理念運用于高校舞蹈形體教學中,可以促進舞蹈教育界的發(fā)展,引導學生對自身身心的探索和感知,以達到專業(yè)能力和舞蹈技巧上的提高。
在舞蹈訓練中,大部分舞蹈專業(yè)的學生都受過身體上的損傷,腰肌勞損、韌帶拉傷、關節(jié)突出等種種問題。很多學生為了完成動作的標準性,忽視了自身身體的狀態(tài)和條件,在訓練中使用蠻力,不注重方式,因此造成了身體上的不適。加強“身心合一”的訓練理念正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注重心靈感知身體運動的感受,并且尋求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對肢體動作進行調整,以此在運動過程中來預防和減少身體上的損傷。
“身心合一”理念在舞蹈教學形體中的作用體現為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自己的身體,并對自身身體的狀況和功能有所認知。在教學中提倡“身心合一”理念,主要是能夠有助于學生探求與認識自身形體、生理和心理的相融歷程以及關鍵性,以避免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只是單調的、盲目的去效仿動作。在高校舞蹈形體教學中融入“身心合一”理念,可以促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依據自身情況和情感,對舞蹈動作加以創(chuàng)新,賦予舞蹈更多的創(chuàng)新力和生命力。
在高校舞蹈形體教學中,要充分的了解“身心合一”理念的內涵和特點,并且發(fā)揮它在其中的作用。將“身心合一”的理念深度融合入到教學中,來提高學生對自身身體的感知能力,提升舞蹈動作的技巧性以及加強動作的表現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舞蹈技巧,還可以有效的避免和減少學生在舞蹈訓練中造成不必要的運動損傷。舞蹈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經過探究和時間的過程,將“身心合一”的理念牢記于心,并且運用到教學中,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推動舞蹈事業(yè)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