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榮霞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東佃莊村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每種語言均具備其獨有的性質(zhì),其語句結構、詞語組織、習慣用法等均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而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閱讀。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其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對偏弱,對于語文課堂中學習的某些復雜知識,往往不能及時消化,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有效加深小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對學生而言,理解力的基礎是對文字的認讀,然后結合自身的原有知識,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析、比較以及概括之后,實現(xiàn)理解文章詞句含義以及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成為閱讀能力的基本標準。
鍛煉小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善于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自行表達對內(nèi)容以及段落的分析與概括,并對文章詞句進行解釋,或者通過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將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見解進行表達。如此一來,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其積極性。而學生具備較強的表達能力對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要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才會更加重視閱讀學習,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進行閱讀,并享受閱讀的樂趣。因此,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和特點,布置有趣的閱讀任務,進而使學生能夠形成閱讀興趣,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閱讀。比如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小壁虎借尾巴》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設備進行視頻教學,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輕松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壁虎的教學內(nèi)容本身就有童話色彩,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使學生能夠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形成對閱讀的興趣,這樣在之后開展的閱讀教學中,學生會更加積極地進行閱讀。通過多媒體等設備或其他方式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興趣,進而對閱讀充滿積極性,提高閱讀效率,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
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年齡原因正處于對任何事情都很好奇的階段,小學生性格更加開朗活潑,并且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模式展開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在展開的閱讀活動中,學生的情緒能夠得到釋放,并且會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比如說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的課文中,因為課文內(nèi)容有趣,充滿樂趣,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各種任務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生可以分小組進行閱讀,并且小組內(nèi)部要合理分配任務。在課堂之外進行聯(lián)系和分角色朗讀,這樣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熱情,進而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應該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而設計符合學生學習和閱讀的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筆者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生閱讀能力一直不夠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尚未掌握有效的、多樣化的閱讀方法,這就使得他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只能盲目學習,最終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因此,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并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進行學法滲透,使他們逐漸掌握各種閱讀素材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從而在顯著優(yōu)化閱讀質(zhì)量的同時還可逐漸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及閱讀經(jīng)驗都較為有限,因此教師在滲透閱讀方法的過程中,不可生硬地將抽象的方法灌輸給學生,而應該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進行學法滲透,使學生在真實的閱讀實踐中直觀了解各種閱讀方法的應用技巧。在具體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依照閱讀素材的特點,巧妙設計思維方式,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把握時機,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并與教師一起探究并總結出閱讀方法。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教材《燕子專列》一課時,語文教師就讓學生思考“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這句話,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出有關詞語與句子,并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學生通過閱讀,很容易就能找出與問題相關的內(nèi)容作為答案。借助這樣的啟發(fā)與引導,學生就能明白課文的思路,并掌握在閱讀中聯(lián)系上下文深度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方法,最終扎實掌握這種閱讀技巧。
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都是古今佳作,其中都有畫龍點睛之筆,不管是幾個詞還是一段話,都能概括課文的衷心思想,可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捕捉這些畫龍點睛的詞句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從而較好地把握閱讀素材的情感與思想。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教材《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向?qū)W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從哪里可得知西沙群島是富饒的?”然后讓學生細讀課文,并與同桌交流西沙群島都有哪些特色生物與景色。為了幫助學生更生動、全面、形象地掌握西沙群島的“富饒”,教師還可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花朵般的珊瑚”“各種各樣的魚”“千奇百怪的貝殼”“種類繁多的海鳥”,使學生在閱讀中更直觀感知西沙群島是多彩與富饒的,從而產(chǎn)生濃烈的熱愛之情,進而更加深刻地掌握課文內(nèi)涵,最終有效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總之,閱讀能力是學生理解能力及語言應用能力的最直觀體現(xiàn),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充分了解閱讀能力對學生的影響作用,大膽探究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并積極將其滲透到教學活動中,最終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