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慧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至關重要的內容,語文教師作為文章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必須為學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語文閱讀能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寫好語文作文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教師要積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閱讀不僅涵蓋了當代文學,還包含了文言文閱讀,兩者的重要性都不容小覷,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閱讀,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有效的預習
為了更好地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預習文章。但在實際情況中,有的學生根本不重視預習作業(yè),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呈現(xiàn)一臉迷茫的表情,阻礙了教學進度。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重視預習作業(yè),懂得如何預習,提高預習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寫作風格、文章的語言特色,還可以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等。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與作者產生共鳴。
二、針對不同的文體, 優(yōu)化閱讀教學模式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離不開語文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教師應將語文教材作為載體,將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如在教學詩歌時,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自行尋找與文章相關的資料,通過多媒體設備制作一個教學PPT,并讓學生上臺解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得到有效的鍛煉,融洽了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文章里的角色,通過表演、觀看,讓學生對文章里的人物、情節(jié)產生更深層次的認識,將死氣沉沉的傳統(tǒng)教學氛圍變得生動有趣,集中學生對閱讀教學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情感體驗
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是當前新課程改革對閱讀教學的首要關注點,其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有效運用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情感。如此一來,在閱讀同一篇文章的時候,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認識。同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支持和鼓勵學生發(fā)表看法,即便是學生的認知偏離了軌道,教師也不要隨意否定他們,而應適當?shù)匾龑麄?,使他們能夠產生更多的想法,并明確表達這些想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可以引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
四、實行合作學習,營造閱讀氛圍
教師通過合作學習能幫助學生之間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并在不同的見解和看法中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缺乏合作學習的氛圍,所以教師要積極推動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同時,教師應該在班級里加強合作學習,讓學生對班級產生一種歸屬感,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五、以寫促讀,讀寫相長,重視學生的寫作積累
閱讀文章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和借鑒名作家的寫作手法,然后進行相應的寫作訓練。不僅如此,文章中經(jīng)典的典故、優(yōu)美的句型、具有啟發(fā)性質的寓言等,都能夠成為寫作的素材。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熟讀和截取文章經(jīng)典的片段,積累好詞佳句,然后運用到寫作中,為文章增添光彩,并且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六、評議交流,強化閱讀的效果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開展評議交流會,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發(fā)表自己想法的機會。通過學生之間讀書、評議、對答、反駁及爭辯等多種形式,可以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若是學生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那么學生則會產生出一種成功的自豪感。這樣一來,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強化閱讀效果,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參考文獻:
[1]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
[2]朱衛(wèi)強.新課改視閾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芻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6).
[3]孟平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縣茶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