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獨峰 (1913~1998),名山,號榕園,又號五嶺老人,廣東揭陽人,著名中國畫畫家。曾任廣西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西政協(xié)副主席;第二屆全國僑聯(lián)委員.第三屆全國僑聯(lián)常委,廣西僑聯(lián)主席;致公黨中央委員會常委.致公黨廣西區(qū)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理事,廣西美協(xié)副主席、主席;石濤藝術學會會長等職。著有《明清寫梅畫人傳略》、《中國之花鳥畫》、《獨峰畫集》1~7輯等。先生擅長中國畫,兼善書法,畫風綜合南北二宗及古代諸流派,自成一格。
黃獨峰是20世紀中國畫壇的一個特例:他曾跟從揭陽畫師鄺碧波學過海派花鳥;既是嶺南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又是大風堂的入室弟子;既是崇尚革新的嶺南畫派的佼佼者,又毅然決然地在1950年嶺南畫派風生水起之時轉(zhuǎn)投傳統(tǒng)風格大師張大千。他一生出入三大門派,采三派之所長,避其所短,可謂獨具慧眼,特立獨行,以藝術為生命,彰顯出他超乎常人的個性、才情和膽識。黃獨峰自幼好學畫,曾追隨嶺南派大師高劍父先生多年,然后東渡扶桑另尋玄機;師承張大千后,黃獨峰受其影響游歷南洋。在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前后,黃獨峰達到了創(chuàng)作兩次巔峰。黃獨峰的入室弟子、漓江畫派的領軍人物、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黃格勝先生曾說,黃獨峰的一生都在不停地選擇、追求、探索、揚棄,他的行為氣度為后世樹立了代表一個時代的、真正的藝術家的典范。
黃獨峰作品早期傾向嶺南畫派,重渲染,厚重而不乏秀逸。晚年風格漸趨豪放、樸拙,氣魄雄渾。畫風綜合南、北二宗及古代諸流派,并吸收東西洋繪畫之精華,歷七十年修煉熔鑄,納海派“韻”、嶺南“膽”、傳統(tǒng)“神”于一爐,遂形成中國畫壇上不事雕琢、恣肆老辣、筆觸獷健、個性突出獨特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