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晗
還記得參加高考的那一年,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忍過這個夏天,等上了大學就解放了。”等真正上了大學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人是真的解放了,但那顆心卻收不回來了。
大學是一個自由的平臺,學習也好,參加社團活動也罷,你可以按自己的興趣主動去發(fā)現(xiàn)和探索。大學就像是半個社會,將有各種絢爛的誘惑撩撥你的內心深處,如果心里的自律崩潰,那么離放縱也就不遠了。而我,就在那接近頹靡與略顯喪氣的氛圍中,失了守。
填報高考志愿時,父母一致認為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很有前途,便讓我將其作為填報對象,無奈之下,我只能應允。但作為一個偏文藝的女生,讓我每天夜以繼日地敲代碼,只是單純地想象一下我都覺得是一場災難。
大學時的我并不喜歡自己所學習的專業(yè),出于對課程的排斥,我一直都沒有把精力放到學習上,隔三岔五請假,或是跟著舍友曠課,社團活動參加了很多,然而我從未想過要去爭取些什么。雖然最后也成功得到了畢業(yè)證和學位證,但大學的四年時光就這么被我草草地結束掉了。直到邁出學校的大門,步入社會的時候,我才后知后覺地發(fā)現(xiàn),我拿得出手的東西,根本上不了大臺面。那時的我,才悔不當初。
我曾問過自己,如果大學期間我耐住了寂寞,沒有隨波逐流,沒有太過放飛自我,沒有跟著舍友一起曠課,當下的我會不會又是另一番光景?很明顯,答案是肯定的,畢竟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我有位高中同學,跟我一樣報了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yè)。但她并沒有浪費大學那四年的時光,反而在浮躁中耐住了寂寞。她利用大學里廣泛的途徑,學到了更多東西,讓自己的大學變得充實而富有意義。畢業(yè)的時候,她不但擁有了雙學位,還拿到了會計證等各種證書,還擁有社團頒發(fā)的各種獎項,并選擇繼續(xù)讀研深造。如今她在上海一所外企實習,工資雖然不是很高,但她的前景一片光明,也將會擁有屬于她的那片繁華。
盡管后來的我再怎么努力,想要學習,想要考證,想要深造,我也已經比同齡人少了四年的積累——不是四天,也不是四個月!這也意味著我失去了許多可能和機會。那白白浪費掉的四年時光,遺留在了我生命中最荒涼的地方,每每觸碰,都滿目蕭索。
學習無疑是寂寞的,就看自己是否能真正把心沉下來,是否能耐得住寂寞?,F(xiàn)在的我不再為那些誘惑所停留,也不再浪費一點時間,哪怕每天工作10個小時,我也會在休息的時候擠出時間來學習和提升自己。我走過的城市越來越多,手邊的書籍也堆得越來越多,而我空虛的靈魂也逐漸被填滿。直到我收到好幾家上市公司的offer,直到我可以自信滿滿地跟部門老大談條件,可以跟各公司的HR談條件,我依然沒有停止去學習。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用知識和見識去提升和充實自己是如此重要,生活會因此而不再單調,每一天都可以過得有意義。慢慢地,你會發(fā)現(xiàn),只有耐得住內心的寂寞,才能守住那份屬于自己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