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職業(yè)教育的特點,論述了職業(yè)院校信息素質教育網絡教育平臺設計的指導思想,建立了職業(yè)院校信息素質網絡教育平臺的平面功能結構。
【關鍵詞】信息素質;網絡教育;結構設計
【中圖分類號】G254.9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教育技術也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網絡教育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以其獨特的科學性、高效性、先進性得到了快速發(fā)展。高等學校積極建設大批網絡精品課程、構建網絡教育教學平臺。職業(yè)院校圖書館積極參與其中,紛紛構建信息素質教育網絡教學體系。
一、職業(yè)教育的特點
職業(yè)教育的辦學目標是培養(yǎng)應用型、技能型的技術人才,就是要培養(yǎng)各行各業(yè)的操作工、檢測員等技術人員。對這些技術人員的培養(yǎng),要求課程內容不需要組織高深的理論知識,主要是突出應用和實踐教學內容。
高職生同本科生在知識基礎、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目的等方面存在差異。高職學生知識基礎普遍薄弱,對深奧理論、抽象化知識的學習缺乏持久性和信心,但對淺顯易懂的理論、具象化知識以及實踐性動手操作的學習具有較高的熱情和較濃的興趣。
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學習周期較短。高職學生學制為三年,但真正在校的學習時間只有兩年,有些專業(yè)甚至更短,實習、實訓周期較長。
因此,職業(yè)院校的信息素質教育,必須從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出發(fā),逐步構建職教特色的信息素質教育網絡教學體系。
二、職業(yè)院校信息素質網絡教育平臺設計指導思想
(一)網絡平臺結構的設計思想
從職業(yè)教育的實際出發(fā),改變傳統課堂式教學模式,不占用正常教學課時、學時,學生利用空余時間在線實時學習關于信息素質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檢索技能。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學生能根據學分要求在線實時考試,獲取所規(guī)定的學分。同時,為全校教職員工信息素質提供網絡學習空間。
(二)網絡平臺結構的設計理念
教育對象。該網絡平臺的教育對象為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
教育層次。面向學生的教育,分為新生、高年級等兩個層次。
教學管理。任課教師在平臺上發(fā)布教學視頻、教學課件、教學輔助資源,還要完成批改作業(yè)、成績評定、在線答疑等教學任務。
在線學習。教育對象,能實時在線學習各種信息素質教育方面的知識。
教學資源庫。主要包括基本資源和拓展資源?;举Y源指能反映課程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核心資源;拓展資源是指反映課程特點,應用于各教學與學習環(huán)節(jié),支持課程教學和學習過程,較為成熟的多樣性、交互性輔助資源。
在線完成作業(yè)。教育對象按需在線完成練習題、實習題,并在線提交已完成的作業(yè)。
互動式交流。教師和學生,能在線進行實時交流。
考核與成績評價。平臺中要設計兩種層次的考試試卷:一種是針對全校學生,稱為“信息素質教育試卷”;另一種是針對專業(yè)選修的學生,稱為“專業(yè)選修試卷”。
三、網絡平臺結構的模塊設計
教學管理模塊。任課教師完成全部教學任務的板塊,包括各類型教學資源、批改作業(yè)、成績評定、在線咨詢與交流。
教學資源模塊。包括基本資源和拓展資源。
教職工學習模塊。可分為借閱制度、電子資源使用、檢索實例演示、問題解答等各種功能板塊。
學生學習模塊。該模塊有兩種組成結構:一種是由新生、二年級、三年級等三部分組成;另一種是由新生、高年級兩部分組成。
練習作業(yè)模塊。包括練習題和實習題。
考核評價模塊。包括信息素質教育考核試卷和專業(yè)選修考核試卷。
在線交流模塊。任課教師和教育對象之間在線答疑與溝通。
四、網絡平臺結構圖設計
(一)平臺首頁導航圖
信息素質網絡教育平臺分為三個二級平臺:信息素質基礎知識、信息檢索與利用、教工信息素質教育。平臺首頁導航圖如下。
(二)信息素質基礎知識平臺結構圖
信息素質基礎知識平臺,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品質、信息道德等方面的信息基本素質。主要學習對象為一年級學生。其功能結構圖如下。
課程設置:主要包括課程介紹、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日歷等。
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材教參等。
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教學錄像視頻、教學課件、教案、新生圖書館知識與利用講座等。
拓展資源:主要包括同課程教學相關的各種視頻、圖片、案例等。
作業(yè)庫:主要是指與信息素質基礎知識有關的練習題、實訓題。
考試及評價系統:包括信息素質基礎知識試卷庫、學生在線考試、教師評定成績等。
在線交流系統:是指教師和學生進行實時交流與溝通。
讀者手冊:是指圖書館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
常見問題:是指讀者利用圖書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等。
(三)信息檢索與利用平臺結構圖
信息檢索與利用子系統,以《文獻檢索》課程的教學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文獻檢索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檢索技能。主要學習對象為二、三年級學生。
課程設置:《文獻檢索》課程介紹、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日歷等。
課程資源:《文獻檢索》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材教參等。
教學資源:《文獻檢索》課程全程錄像視頻、教學課件等。
檢索系統導航:為學生提供與學習有關的各種大型、綜合性檢索系統的導航。
檢索專題講座:各種檢索系統使用方法與技能的講座錄像視頻。
拓展資源:同《文獻檢索》課程學習相關的視頻、圖片等資源。
檢索案例演示:選取有代表性的檢索實例,進行全程檢索演示。
實習題庫:各種檢索系統的實訓、實習題。
考試及評價系統:包括《文獻檢索》試卷庫、學生在線考試、教師評定成績等。學生通過考核后,獲取《文獻檢索》課程的“選修學分”。
(四)教工信息素質教育平臺結構圖
教工信息素質教育子系統,為全校教職員工提高信息素質能力而提供的網絡學習空間。
理論基礎知識:信息素養(yǎng)方面的基礎知識、文獻檢索基礎知識等。
文獻檢索技術及策略:幾種主要的文獻檢索技術;文獻檢索策略。
檢索系統介紹:大型、綜合性、專業(yè)性檢索系統使用方法的介紹。
檢索系統導航:各種檢索系統的導航鏈接。
檢索專題講座:各種購買的檢索系統的專題講座視頻。
拓展資源:其他同檢索相關的視頻和圖片資料。
檢索示例演示:選取有代表性的檢索題目,將全部檢索過程進行演示。
在線答疑:在線回答教職員工提出的問題。
常見問題:以問答的方式,列舉出教職員工在實際檢索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教職員工需要遵循的規(guī)章制度。
參考文獻:
[1]陳曉瑜.利用Blackboard構建“信息檢索課”遠程教學平臺開展在線信息素質教育的實踐與體會[J].圖書與情報,2007(5).
[2]郭華.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思考[J].圖書館學刊,2008(2):63-65.
作者簡介:李其港(1966-),男,湖北鄂州人,1991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圖書館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圖書編目、文獻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