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商丘幼兒師范學校
中國古典舞有著濃郁的傳統(tǒng)藝術氣息,散發(fā)著我國傳統(tǒng)民族舞蹈藝術的獨特魅力,也表現了我國傳統(tǒng)民族的審美。古典舞汲取了我國戲曲的精華,結合現代審美的觀念,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特色舞蹈。身韻課在如今教學工作中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不僅傳承了我國古典舞的文化,同時也對我國舞蹈事業(yè)發(fā)展有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深刻體會身韻在舞蹈中的意義,掌握中國古典舞的精髓,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理解,了解到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古典舞,進而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舞蹈文化。
中國古典舞中最重要的組成元素就是身韻,它主要包括神和形,需要表演者外在與內在相結合。神是指在表演過程中用自己的感情表達出對舞蹈的理解,并將它自然地流露出來。形是指在表演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形體,惟妙惟肖地將動作表現出來。二者相互結合,就構成了身韻,身韻既是舞蹈體現的重要元素,同時也是藝術表達的最高形式,傳統(tǒng)戲曲中舞蹈的組成唱作等,都需要表演者通過身形對其進行表達。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藝術形式的多元化,身形是根據民族和風俗的不同,通過不同的舞蹈風格表現出來的,這樣更加貼近中華民族的特色,同時也需要表演者結合日常生活的寫照和經驗,在舞蹈藝術中更貼切地表達出人物的內心活動,讓觀眾更能夠感同身受。神是舞蹈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表演者需要明白舞蹈中所要表達的含義,通過自己的理解更好地表達出舞蹈的藝術形式,做到神形具備。神和形的相互結合,體現出了我國古典舞的身韻元素。
任何一種舞蹈都需要與之相對應的舞蹈訓練,也需要有相對應的訓練系統(tǒng)。在古典舞教學中,身韻課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古典舞講究神形兼具,而身韻課正能為中國古典舞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身韻課的學習過程中,提、移、含、靠等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學習內容,中國古典舞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體現形式之一,舞蹈動作和組成元素緊密聯(lián)系,才能夠體現出我國古典舞的藝術氣息,如燕子穿林青龍、探爪等都和身韻緊密聯(lián)系,身韻既是獨立的個體,同時也有著不同的訓練方法和表現形式,練習者要將多元化元素相互結合,才能夠將中國傳統(tǒng)古典舞表現得更加生動。因此,身韻課也成為舞蹈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
在身韻課的教學過程中,呼吸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舞蹈作品的好壞,同時也是表演者在進行表演過程中的動力來源。身韻課中的提沉是呼吸的主要表現形式,要求表演者將動作與呼吸進行配合,同時在表演過程中,不同的呼吸也代表著對舞蹈的理解和認識不同,聲韻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訓練舞蹈者動作和身韻的結合程度,培養(yǎng)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動作和舞姿的完美結合。這就對表演者的身體柔軟度有一定的要求,表演者肢體僵硬會影響舞蹈作品的整體呈現效果,會讓舞蹈作品失去它本來的韻味。因此,舞蹈者的素質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包括舞蹈者的韌帶柔韌性、肌肉能力等。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表演者肌肉的軟硬程度、耐力、柔韌性等,加強對其的素質訓練,以提高表演者對節(jié)奏的把握、動作的連接度和動作的處理等,進而提高舞蹈的表現力。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舞蹈者,并根據人體承受范圍和表演者身體素質的不同,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在保證表演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身韻課的素質訓練,讓舞蹈者體會到身韻在中國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身韻課的學習已經成為如今古典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它不僅體現了我國傳統(tǒng)古典舞的藝術價值,同時也促進了我國舞蹈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一名優(yōu)秀的舞蹈者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展現出我國古典舞的藝術美感。舞蹈者要深刻體會身韻在中國古典舞中的意義,體會我國傳統(tǒng)舞蹈文化的精髓,同時,將身韻和多元化元素進行相互結合,并且通過自身的不斷理解和努力,明確我國傳統(tǒng)古典舞的真正意義,把我國傳統(tǒng)舞蹈文化發(fā)揚光大,成為一名繼承我國傳統(tǒng)舞蹈文化的優(yōu)秀舞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