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靜雯
摘 ? ?要: 紅色文化能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他們抵御錯誤思潮的影響,提高政治覺悟、樹立人生目標和培養(yǎng)道德品質。本文研究紅色文化對青年學生政治價值觀、人生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的影響,分析當前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的教育形式單一、內涵挖掘不夠、追求經濟效益等問題,提出要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拓寬宣傳途徑及構建“四位一體”育人模式等引導策略,為青年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 紅色文化 ? ?青年學生 ? ?價值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進入新時代,青年一代對紅色基因的傳承,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命運,關系到中國夢的實現。紅色文化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是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在革命歷史發(fā)展中不斷融入紅色基因而形成的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是革命精神、價值追求和歷史文化的象征,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青年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資源。價值觀是人們對價值問題的根本看法,在認定事物、辯定是非時出現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在新時代背景下,新思想、新文化不斷出現,青年學生面臨的是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他們思想活躍、接受力強,此時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十分必要。紅色文化,以生動的、直觀的方式,將蘊含的無私奉獻、敢于犧牲及艱苦奮斗的精神傳遞給青年學生,不斷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對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教育意義。
在社會思潮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紅色文化對青年學生政治價值觀、人生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的影響,并通過分析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紅色文化出現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引導建議,對青年學生價值觀教育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紅色文化對青年學生價值觀的引領
1.政治價值觀——堅定和提高青年學生的政治覺悟。
青年學生的政治價值觀主要指他們對政治活動和政治現象的評價和判斷標準。政治價值觀直接影響青年學生堅信真理、培養(yǎng)愛國情感及增強價值認同感。受多重思潮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大部分青年學生的政治態(tài)度端正,政治認知明確,但因其生理和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當前少數學生政治價值觀可能會產生偏差。紅色文化教育通過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紀念館或者紅色影片等生動、直觀的體驗形式,以相關革命歷史知識、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在無形中影響青年學生的政治價值觀,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堅定和提高政治覺悟,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主義情感。
2.人生價值觀——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確立人生目標。
部分青年學生由于缺乏社會閱歷和社會經驗,價值觀尚未定型,思想認識方面較偏激和片面,不能清晰地認知自我,不能明確人生目標和人生意義。當前高校學生主體已從“90”后逐步過渡到“00”后,他們更加注重個性化的價值追求,思維更加活躍,但自我管理能力較弱,抗壓能力也較弱。紅色文化教育通過革命先輩的戰(zhàn)斗足跡及他們真實的人生故事感染學生,讓青年學子感受到他們的智慧與堅毅、求真與務實,從而獲得價值認同感,從先輩們的人生價值觀中得到啟發(fā),形成獨特的人生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引導青年學生確立更崇高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
3.道德價值觀——培養(yǎng)青年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
青年時期正處于道德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常來說,道德價值觀支配、調節(jié)和控制著個體的道德追求、道德規(guī)范及道德行為等,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可以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培養(yǎng)孝心和愛心。紅色文化是從革命時期開始產生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蘊含著豐富的正能量,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紅色文化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不僅可以在校內開展紅色文化講座、紅歌大賽等活動,而且可以走出校門,探訪校外的紅色教育基地,體驗不同地區(qū)的紅色情感教育,從而有效彌補書本的不足,讓青年學生切實感受到紅色文化中所蘊含的崇高道德理念,以此培養(yǎng)青年學生健康的道德價值觀,增強責任感,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強化集體主義觀念。
二、青年學生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形式單一,實施效果不佳。
隨著國內先進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國家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紅色文化因含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教育意義,已逐步被列入高校必修課程。然而,部分高校的紅色教育課程僅僅停留在理論傳播基礎上,內容比較舊,不易滿足思想新銳多變,追求創(chuàng)新的新青年學子對于知識的追求。同時,一些高校的紅色實踐活動形式新意不足,大多是去各地烈士陵園、紅色展覽館、名人故居或文化遺址等教育基地參觀,形式比較單一。
2.內涵挖掘不夠紅色氛圍不足。
紅色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革命文化,范圍廣泛、內涵豐富,包括物質、行為、精神等多種形式的文化資源。經調查走訪發(fā)現,部分高校對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不足,對知識的傳播流于形式,對青年學生的紅色教育不夠深刻。某些高校只是在入黨或特殊紀念日等時期才開展活動,沒有將紅色文化實踐融入學生日?;顒又?,學生接觸紅色實踐機會少。一些高校對于紅色文化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實踐活動通常走形式,沒有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實質作用上。有些學校紅色主題教育活動沒有常態(tài)化,只在上級教育管理部門提要求時才開展活動。
3.過于追逐經濟效益,價值認同弱化。
紅色文化教育離不開紅色文化資源,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fā)展,以及紅色文化的思想價值不斷被人們所重視,一些高校、企業(yè)和社會團體將紅色教育基地等作為黨員活動、實踐活動等的首選去處,因此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隨之增大。當前,不少地方深入開發(fā)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旅游精品項目,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經濟功能。然而,過度開發(fā)紅色文化資源,將過多商業(yè)化元素注入紅色文化中,改變了紅色教育基地的初心。例如有的紅色基地在硬件設施上不斷改造,加入很多高科技元素,但不注重文化內涵建設,教育內容不吸引人;有的紅色基地為迎合市場而破壞文化遺址的改造、紅色旅游區(qū)淪為大量周邊產品商鋪一條街,原本的紅色教育內容卻少之又少。長此以往,雖然獲得經濟效益,但紅色文化教育大打折扣,導致青年學生對主流價值觀產生認同危機,不利于價值觀培育目標的實現。同時,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青年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沖擊,使其出現價值觀扭曲、道德誠信缺失等問題,影響價值觀教育目標的實現。
三、紅色文化融入青年學生價值觀引導的建議
1.創(chuàng)新教育新模式,讓紅色文化融入學生“第二課堂”。
高?!暗诙n堂”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由高校自主開展的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以實踐為主的新型的綜合性教育教學模式,目前已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紅色基因引入高校第二課堂,可以形成價值觀教育的“課上課下”網格式教育新模式?!罢n上課下”是指可以在當前高校對青年學生開展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涵蓋面廣的課下紅色文化實踐活動,如紅色經典誦讀比賽、紅色文化書法大賽、紅歌會、革命遺址社會實踐、聽老黨員說故事等活動,讓課上理論知識和課下實踐活動完美結合,構建教育過程全覆蓋的紅色文化網格式育人體系。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將紅色精神傳遞給學生,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浸入式地感受、體悟紅色精神內涵和精髓,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單一的、內容乏味的注入式課堂教學模式,讓理論和實踐有效銜接,輔助青年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了解歷史,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提高政治覺悟,明確人生方向。
2.大力挖掘紅色文化,不斷拓寬宣傳教育途徑。
紅色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積累了豐富的精神價值和歷史文化內涵,高校首先應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精髓,形成“校內校外、線上線下”交叉融合式育人模式?!靶刃M狻笔侵竿ㄟ^主題教育活動、團日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紅色講座等形式,收集、整合當地紅色文化資源,建立和完善校內外紅色教育基地,以重溫歷史、追憶名人、感恩社會、愛心傳遞等形式,將紅色基因注入青年一代身體中,充分培養(yǎng)他們艱苦奮斗、自立自強、努力進取的精神品質。其次,高校應高度重視拓寬紅色精神宣傳渠道,從“線上線下”雙線出發(fā),以高校的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群、官方微博為核心,實踐“互聯網+”育人模式,策劃推出紅色教育系列品牌活動,樹立紅色榜樣,營造良好的校園紅色氛圍。比如,學??梢詫數馗锩鼩v史文化、革命英雄人物等身邊故事編撰成系列文集或寫成劇本、拍攝出系列微電影等,用紅色經典“接地氣”地感染青年學生,用身邊榜樣的力量引領青年學生,讓他們在價值觀上產生共鳴。還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在等平臺上建立紅色文化宣傳專欄,定期發(fā)布紅色教育活動相關信息,向學生和教師征集對紅色文化認知的相關稿件,鼓勵師生共同在平臺上分享紅色心得等,形成縱向溝通、橫向交流、情感共享的紅色文化氛圍,點撥引導紅色教育常態(tài)化,不斷傳遞校園正能量。
3.構建“四位一體”育人模式,讓經濟效益與價值觀教育融合發(fā)展。
紅色文化融入青年學生價值觀教育離不開政府、高校、家庭和個人四個層面的共同努力,從全局角度出發(fā),四方聯合構建“四位一體”的全方位育人模式,不斷發(fā)揮紅色文化的思想價值,提高其經濟效益。政府層面,要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和保護,對于過度開發(fā)、商業(yè)氣息濃郁的紅色文化資源要積極整改,加大紅色教育基地宣傳保護力度,加強紅色產業(yè)化建設,讓紅色文化資源恢復本身的教育目的的同時,提升經濟價值。高校層面要不斷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活動之中,營造良好的紅色氛圍,有效影響青年學生價值觀建設,同時利用專業(yè)知識幫助紅色教育基地的經濟發(fā)展出謀劃策。家庭層面,要強化紅色家風建設,發(fā)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加入紅色革命氣息,經常組織紅色文化旅游,在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同時,帶動紅色消費,提升經濟效益。個人層面,青年學生要注重自我教育引導。自覺學習先進的紅色文化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各類紅色主題教育,組織紅色基地志愿服務,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只有政府、高校、家庭和青年個人四方共同努力,才能讓青年學子不斷地接受正確思想的洗禮,讓價值觀教育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結語
青年學子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政府、高校、家庭和個人必須高度重視,做好青年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引導工作。紅色文化蘊涵了豐富的精神價值、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對青年學生的價值觀影響是多方面的,是價值觀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文化資源。高校應當積極加強“第二課堂”建設,讓科學的理論與深度的實踐相結合,將賦有深刻革命精神的紅色文化融入其中,不斷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和精髓,建立和完善校內外紅色教育基地,同時結合互聯網平臺,多渠道多途徑地進行紅色宣傳教育;政府應做好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和保護,讓紅色文化恢復該有的面貌,呈現該有的價值;家長要強化紅色家風建設,讓家里充滿濃厚的紅色氣息;學生要經常反思,注重自我教育,主動投入良好的、具有正能量的紅色文化氛圍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政治覺悟,堅定理想信念,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王丹.大學思政教育中紅色教育資源的運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A5):46.
[2]田永靜,顏吾佴.以紅色精神教育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02):134-137.
[3]馮光帆.紅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8(03):44-45.
[4]李克龍.紅色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6):94-98.
[5]黃蓉生,石海君.論紅色文化增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之內在邏輯[J].高校輔導員,2018(06):8-14.
[6]王筠榕.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7(07):91-93.
[7]魯靜.價值觀教育的日?;嫛髮W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14(5):7-12.
基金:2019年度南京工程學院社科聯黨建與思政教育研究一般課題:紅色文化資源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作用和實踐,項目編號:SKLB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