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 王毓
【摘要】在鋼琴啟蒙教學中,啟蒙教材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鋼琴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如何在眾多的鋼琴教材中選擇適合初學者學習的教材,是鋼琴教學中值得探究的問題。鋼琴啟蒙教材的發(fā)展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這期間,各種類型的啟蒙教材層出不窮,每種教材都有其獨特的風格。文章以四套國內外的教材為研究對象,運用對比、教學理念、經驗和理論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分別對其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希望能對以后的鋼琴啟蒙教育事業(yè)發(fā)揮一些作用。
【關鍵詞】鋼琴啟蒙教學;教材對比;研究選擇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19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業(yè)余鋼琴教育的繁榮發(fā)展使幼兒鋼琴啟蒙教育在中國音樂教育的地位逐步提高,導致一大批鋼琴啟蒙教材如春筍般油然而生,如何從眾多的教材中挑選出使學生能更好學習鋼琴的教材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運用范圍較廣的、時間較久的、較常見的傳統鋼琴啟蒙教材有國外的《拜厄鋼琴基礎教程》《哈農》《湯普森鋼琴教程》等,中國的《兒童鋼琴初步教程》《鋼琴基礎教程》《幼兒鋼琴教程》等。通過對學生學習的效果反饋和教學總結,可以發(fā)現不同的教程在課程安排、技巧編排、進度安排、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是不相同的,這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影響課程的預期效果。
本文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鋼琴啟蒙教材發(fā)展的概述,并針對四套有代表性的鋼琴啟蒙教材進行介紹;第二部分主要是簡述鋼琴啟蒙教材的選擇依據;第三部分為對中國與國外的四套代表性的鋼琴啟蒙教材的對比,通過比較四種教材的入門方式、主要內容、曲目選擇和趣味性等方面,對四套教材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鋼琴啟蒙教材的發(fā)展歷程及簡介
(一)外國鋼琴啟蒙教材的發(fā)展歷程及簡介
1.外國鋼琴啟蒙教材的發(fā)展
德國人比較注重順其自然,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和發(fā)掘孩子的想象力,是德國鋼琴啟蒙教育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因此琴童在學習鋼琴時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德國鋼琴教學的教材選用比較廣泛,但多數以車爾尼、莫扎特和門德爾松等作曲家的作品為主,每個教師都會用不同時期、內容和形式的教材。
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音樂教育在美國得到了很大重視。全美鋼琴教師協會是美國最大的音樂教師集團,擔負著幾乎每一位美國兒童的早期音樂啟蒙教育。鋼琴初學者除了彈奏德奧鋼琴作品外,教師還會教授五大洲不同風格與特色的鋼琴作品,進一步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
俄羅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藝術和文化歷史的民族,也是世界上鋼琴音樂教育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在俄羅斯的鋼琴教材中,大量選用與彈奏的是本國作曲家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初級教材中,幾乎全是采用本國作曲家的作品,讓學生從小就對本國的音樂產生親切感。
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教育制度,世界上不同國家的鋼琴教學已經形成了各自規(guī)范的系統。了解不同國家的鋼琴教學以及掌握從事鋼琴教育工作所需的應用鋼琴的能力,有利于促進鋼琴教育的蓬勃發(fā)展。
2.外國兩本具有代表性的教材簡介
(1)湯普森,《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
在鋼琴學習的初級階段,可以選擇應用的中外教材有很多,《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師非常受教師和學生喜愛的一套教材。這套教材在第一課學習時,要求學生先用一只手彈奏,這對于初學者是非常有必要的,做好課后練習題的樂理作業(yè),可以讓學生在彈奏之前預習新的課程內容。里面還有教師彈奏的伴奏,結合起來演奏能使這些樂曲聽起來更加好聽完整,而且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節(jié)奏感,甚至對促進學生有感情地彈奏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作者是約翰·湯普森,美國鋼琴教育家,這套教材是湯普森的代表作品,是世界認可和具有權威性的鋼琴啟蒙教材,對孩子學習節(jié)奏、聽辨旋律聲部、訓練手指觸鍵、理解曲子的風格都提供了大量的練習教材。
(2)拜厄,《拜厄鋼琴基礎教程》
《拜厄鋼琴基礎教程》的鋼琴教學是啟蒙教學,為此我們要注意由淺至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培養(yǎng)學生彈奏能力。作為學習鋼琴常用的簡易入門教科書,內容有樂理知識、音階練習、四手聯彈和雙音練習等曲目,是鋼琴初學者者必修的課本。作者拜厄為德國作曲家、鋼琴家,1803年生于德國奎爾福特,一生都在邁恩斯的索特公司工作。
(二)中國鋼琴啟蒙教材的發(fā)展歷程及簡介
1.中國鋼琴啟蒙教材的發(fā)展
我國的第一所高等音樂學院“上海國立音樂院”是中國第一所開設鋼琴課程的學校,教學體系參考了德國門德爾松音樂學院,嚴格的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我國第一批鋼琴家大多數是從這里培養(yǎng)出來的,從此我國的鋼琴教學跟上了專業(yè)化的腳步,也提到了更高的水平。學校辦學初期,使用的主要有《車爾尼599》《哈農》等訓練學生手指靈活的啟蒙教材。
1949年這不僅僅是新中國成立的一年,更是中國鋼琴教育事業(yè)發(fā)生巨大改變的一年。中外鋼琴家來到我國新建立的音樂學院參加各大的鋼琴比賽、學術交流等活動的開展,拓展了國人們的視野,引進了大量的外國鋼琴文獻資料和鋼琴教材作品,使得當時的鋼琴教育得到了飛躍的發(fā)展。
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條件的富裕、以及思想的解放,為鋼琴啟蒙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礎。這個時期我國引進了大量的外國鋼琴教材,從巴洛克時期到古典主義時期,再到浪漫主義時期的教材,也有涉及19世紀和20世紀以后的教材。由于專業(yè)院對業(yè)余鋼琴教育的影響,鋼琴藝術被社會大多數人所接受,因此業(yè)余學習鋼琴在當時的社會掀起了一股熱潮。
3.中國兩本具有代表性的教材簡介
1983年由我國鋼琴家李斐蘭、董剛銳編著的《幼兒鋼琴教程》受到廣大師生的追捧,隨后又出版了周文英等人編著的《兒童鋼琴初步教程》系列書籍。這兩套教材是我國鋼琴啟蒙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教材。
(1)《兒童鋼琴初步教程》
以科學性、趣味性、實用性的標準來衡量,《兒童鋼琴初步教程》系列教材從最簡單的單手彈奏到兩手輪流彈奏,漸漸過渡到兩手同時彈奏,使兒童可以體會到不同的彈奏方式帶來的不一樣的感覺。書中大部分都是兒童熟悉的曲目,可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自身的學習條件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
(2)《幼兒鋼琴教程》
在20世紀90年代前后,國內鋼琴啟蒙教學的首選教材為《幼兒鋼琴教程》。這套教材選材符合幼兒特點,具有民族性,使學生學起來感到十分親切,全面系統的技術訓練和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以及高質量的排版、附圖和生動的師生聯彈使其經受了數十年的時間考驗,成為同類教材中的上乘之作。
二、鋼琴啟蒙教材的選擇依據
(一)鋼琴啟蒙教材的選擇原則
鋼琴啟蒙教材的選擇,關系到鋼琴授課的方向,又會因為教師對鋼琴掌握的程度受到影響和局限,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要先做好教材的選擇和準備工作,另外鋼琴啟蒙教育者應根據四項基本原則來選擇教材.
1.循序漸進原則。要求教師按照鋼琴演奏的知識、技能的系統性,由簡單到復雜地進行選擇。
2.因材施教原則。針對學生的特點來制定鋼琴教材的選擇非常重要。使程度深的學生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力,程度淺的學生能增強信心,提高彈奏水平。
3.鞏固性原則。選擇同類型的教材或曲目進行鞏固學習,讓學生目的明確的訓練和復習。引導學生在理解和熟練的基礎上鞏固掌握的知識,做到舉一反三。
4.發(fā)展性原則。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隨著知識的更新加快,音樂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選材問題上,教師如果能考慮到每個學生不同情況,做到有針對性,則會在選擇教材時效果更好。在這里,列舉了最常見和最常用的教材,主要是給讀者提供選擇、搭配并合理利用教材的思路,使教材真正成為學生進步的階梯。
(二)鋼琴啟蒙教材的內容選擇
鋼琴教學啟蒙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需要繼續(xù)鞏固手型、手掌的支撐,完善非連音、連音和跳音三種奏法的綜合運用。這一階段著重訓練手指的獨立和靈活,目的是使每個手指都能均勻有力地彈奏;能初步掌握音樂表現的手段,逐步加快速度,進行完整、流暢的彈奏。
教材組織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但常常又要圍繞一個重要的技巧,對同類的曲目和技巧進行反復訓練,從而充實和鞏固對樂曲的了解和掌握。對一般技巧,則應該避免多次重復教材內容。但是對于五歲以下的兒童,教材內容應該量少,而重復多。五歲以上八歲以下孩子的鋼琴教材內容和技巧要適量,重復曲目不可過多,但技巧內容要較多重復,并且要讓兒童多背譜。八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的兒童是屬于小學學齡,功課與鋼琴課程同時并舉,鋼琴的作業(yè)量和內容要與功課相協調,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曲目應該豐富多彩,技巧要嚴格要求,教材選擇要精細。
除了必要的基本練習,如音階,琶音,和弦等之外,教材還應該由練習曲,中外樂曲這兩部分組成,教師可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靈活科學的安排。不管任何一套教材的使用,首先是要讓孩子們掌握盡可能系統的,全面的演奏技巧,其次是要引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熱愛音樂、熱愛鋼琴,愿意學下去。學琴時還需要注意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暗無目的的學習,也不一定非要從頭學到尾或過快;教師應該結合每本教材的優(yōu)點,有針對性地選用適合學生的練習曲目。
三、我國啟蒙教材與外國啟蒙教材之比較
(一)外國啟蒙教材特點
自16世紀以來,鋼琴文獻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于鋼琴演奏技術的專論以及練習演奏技術的樂曲選集。以中央C入門法編寫的鋼琴教材通過一些出版社的引進,已經開始在國內傳播流行。下面以《湯普森鋼琴教程》和《拜厄鋼琴基礎教程》為例。
1.《拜厄鋼琴基礎教程》的內容與特點
(1)入門特點。采用高音譜表入門法,前部分雙手均是在高音譜表上彈奏。在教材的第一部分中,首先使兒童認識五線譜,間,線,加線的關系并能區(qū)別這四種東西的不同;其次就是在識譜方面會把音符的音名和唱名標記出來,讓孩子能邊彈邊唱。在時值方面,依次列出長音符和短音符,使兒童能明確分別音符時值的長短,能為提高孩子的節(jié)奏感打基礎。從單手觸鍵到雙手觸鍵聯系,要求反復多次地彈奏,書中的四手聯彈增加了曲子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2)技巧內容。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用左手彈奏分解和弦伴奏,右手連奏主旋律,可以培養(yǎng)雙手的獨立性,以第21條為例(譜例1-1);固定手位彈奏,例如第9條(譜例1-2),學生必須做到身體、手臂、手與手指始終保持正確的、協調的姿勢。
譜例1-1
譜例1-2
2.《湯普森鋼琴教程》的內容與特點
(1)內容方面:
雙手平衡訓練。例如第一冊的第一條和第二條,一首是用左手彈奏,另外一首用右手彈奏,這樣的課程設計能使學生加深對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的認識,感受左手和右手觸鍵、發(fā)聲的不同。
涉及的曲目體裁、作曲家、曲式結構等方面非常豐富。如小步舞曲、圓舞曲、前奏曲、波蘭舞曲、詼諧曲、搖籃曲等結構。作曲家有貝多芬、莫扎特、海頓、車爾尼、肖邦、舒伯特、李斯特、舒曼等。
踏板的使用。例如使用了切分踏板的《愛之夢》,直踏板的《夢幻》,正確合理運用踏板是鋼琴教學的難點。
(2)教材的特點:
運用和聲內容明顯。主要對Ⅰ級、Ⅳ級、Ⅴ級和弦概念的鞏固,屬七和弦讓作品色彩更加多彩。
技巧訓練的多樣化。練習等,給初學者學習鋼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