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敏
《祝?!肥侨私贪娓咭幌聝越滩谋匦奕谝粏卧诙n,它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思想內(nèi)涵深沉博大、藝術(shù)形式已臻完美的傳世名作。無論是情節(jié),人物還是環(huán)境,在這篇文章中都有非常形象生動的描寫。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能學會分析小說三要素,品味語言,提高小說的鑒賞能力。在實施語文主題學習時,可以增加老舍的《月牙兒》,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為拓展閱讀篇目,在“女性悲歌”的主題引領(lǐng)下,圍繞“舊時代的女性成為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對象,是因為她們是天生的弱者嗎?造成女性悲劇的元兇是誰?”的人文主線,教學重點設(shè)定為鑒賞人物形象,把握主題,教學難點設(shè)定為把握時代特征,提高對“女性解放”的認識。
在《祝?!分?,魯迅先生為我們塑造了一位被蹂躪、被踐踏、被損害的藝術(shù)形象——祥林嫂。有人說,她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在春天死了丈夫,在春天被迫改嫁,在春天死了兒子,最后在春天即將到來時悲慘死去。今天,讓我們再認識幾位沒有春天的女人,看看到底是什么奪走了她們?nèi)松拇禾臁?/p>
為了更加集中深入地探究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題,老師需要創(chuàng)設(shè)特定的教學情境。
首先讓學生了解一下舊時代女性地位。在舊中國,“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在封建思想的“四重”(政權(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神權(quán))壓迫之下,女性沒有社會地位,她們只能做任人宰割的羔羊,這是女性悲歌”的根本原因。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思想,制約了女性的發(fā)展,束縛了女性的解放,使得她們失去了和男性公平競爭的文化基礎(chǔ),進而失去了“男女平等”的經(jīng)濟基礎(chǔ)。舊時代的女性始終處于社會底層,無從支配自己的命運,她們大多成為社會和家庭的犧牲品。
其次讓學生了解《為奴隸的母親》涉及到的“典妻”風俗。
以上的教學鋪墊非常充分,為學生閱讀和鑒賞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chǔ)。接下來讓學生簡練的概括兩篇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月牙兒》——逼良為娼,扭曲的輪回!《為奴隸的母親》—— 典妻,靈與肉的淪喪!
接下來讀分析兩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讓學生通過具體情節(jié)來概括分析,老師最后總結(jié)歸納——
《月牙兒》中的“我”:
①天真單純且自尊。爸爸死時,“我”沒有悲傷,也沒有痛哭,還怪大人們不理“我”;沒有當出去銀簪,坐在門墩上小聲的哭;當媽媽做了暗娼之后,不明白她為何不落淚,反而好笑;當嫖客調(diào)戲我時,我的臉紅的冒出火來,把頭低的無可再低;我要抱住她,央告她不要再作那個事;“我”還開始疑心她,并開始省錢,一旦她叫“我”做那樣的事時,“我”就可以逃跑;當嫖客垂涎“我” 時,“我”指導我得保護自己;“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后,“我”就開始恨我的媽媽;拒絕吃媽媽給我的飯菜……
②善良仁慈。當"我"失去父親后,"我"老想幫助媽媽;"我"可憐她,知道她喜歡花,就有機會折一倆朵給她戴;雖然她做了暗娼,使"我"抬不起頭來,但"我"愛媽媽,因為她得顧我們倆的嘴;在"我"被校長的侄兒騙以后,遇到小瓷人——他的妻子,我可憐她,便答應離開了那個騙自己的男人……
《月牙兒》中的“母親”:
①勤勞善良,命運多舛。喪夫時,守孝慟哭;上墳時我走不動便背我一程;媽媽整天地給人家洗衣裳,她的手是洗粗了的;為了讓女兒活命,不得已再嫁;鄭重其事的讓我念書;再次改嫁,清貧度日;得知女兒染病,悲痛欲絕。
②忍辱負重,喪失尊嚴。她瘦,被臭襪子熏的常不吃飯;新爸失蹤,淪為暗娼;媽媽的屋里常有男人來了,她不再躲避著我;媽媽的眼沒有淚,早就干了;媽媽想照應我,可是她得聽著看著人家蹂躪我;她有時候劈手就搶客人的皮夾,有時候留下人家的帽子或值錢一點的手套與手杖。有時候,客人喝醉了,她便把他架出去,找個僻靜地方叫他坐下,連他的鞋都拿回來……
《為奴隸的母親》中的“春寶娘”――深信著“夫為婦綱”的奴隸。勤勞樸實、善良可親妥協(xié)忍讓、逆來順受。春寶妹妹――“男尊女卑”的犧牲品。剛出生就被親生父親“虐殺”,連生存的權(quán)利都沒有!秀才大妻――色厲內(nèi)荏變態(tài)的奴隸。自私冷酷,可恨可憐。
分析人物形象后,來賞析作品的藝術(shù)手法。圍繞“這兩篇小說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都運用了哪些手法”的問題,鑒賞作品中肖像、語言、動作、心理刻畫等正面描寫;環(huán)境烘托、對比襯托等側(cè)面描寫。同時提出“月有陰晴圓缺,可在《月牙兒》中,為什么月亮總是殘缺的月牙兒”的問題,讓學生合作探究,分析“月牙兒”在文中的作用。老師總結(jié):敘事線索,串聯(lián)起故事情節(jié),每一次出現(xiàn),都是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抒情意象,營造悲涼氣氛,烘托人物情感,使小說的抒情色彩更濃;情感寄托,主人公情感的慰藉,心靈的伙伴;主人公的化身;深化主題,沒有圓滿,只有殘缺!
最后是主題把握。幾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女性沉痛的悲歌!主人公的悲劇,既是個人悲劇,更是社會悲劇?!对卵纼骸吠ㄟ^母女二人淪落暗娼的悲慘經(jīng)歷,控訴社會黑暗、批判男性霸權(quán)?!稙榕`的母親》通過對舊社會慘無人道的“典妻”現(xiàn)象的描寫,控訴了封建社會殘酷的經(jīng)濟剝削、階級壓迫以及對勞動人民的精神奴役和摧殘,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虛偽和墮落。
讓學生探究“女人如何才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提高對婦女解放的認識。
本節(jié)課的語文主題學習,把握了幾個悲情女性的藝術(shù)形象,分析了造成女性悲劇的社會根源,進一步掌握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了對“女性解放”的認識。
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突破了單篇教學的單調(diào)和淺顯,在主題學習的統(tǒng)領(lǐng)下組織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到了群文閱讀的厚重和豐富,反三歸一,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打造了高效語文課堂。
(本文是河北省“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普通高中課堂內(nèi)語文主題學習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190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