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鳳 楊永芳 葉愛蘭
(太原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山西 太原 030001)
尿路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臨床主要是采用抗生素為尿路感染患者實施治療,但是隨著抗生素被廣泛的應(yīng)用,使得其耐藥性呈逐漸升高的趨勢,這樣則加重了治療的難度[1]。因此,加強尿路感染常見細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的分析,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對尿路感染常見細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作觀察,如下:
以尿路感染患者500例(時間所選為2018年1月—2019年2月),為本研究對象,其均接受細菌培養(yǎng)以及藥敏試驗檢查,對其結(jié)果分析。500例患者中,其年齡均值(56.12±12.25)歲,男255例,女245例。
所有患者均實施清潔中段尿的培養(yǎng),若其培養(yǎng)結(jié)果為陽性,則實施抗生素敏感試驗,其試驗的抗生素主要為碳青霉烯類、氨基糖苷類、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青霉素類等。
500 例患者中,共計檢出致病菌105株,其中革蘭陰性菌主要為:大腸埃希菌52株(49.52%),肺炎克雷伯菌桿菌11株(10.48%),銅綠假單胞菌,其他菌株7株(6.67%);革蘭陽性菌主要為:屎腸球菌9株(8.57%),糞腸球菌6株(5.71%),其他6株(5.71%);真菌主要為:白假絲酵母菌6株(5.71%),光滑球擬假絲酵母菌2株(1.90%),熱帶假絲酵母菌2株(1.90%)。
表1 致病菌分布情況[n(%)]
大腸埃希菌,其耐藥性較高的為頭孢類、氨曲南,同時喹諾酮類的耐藥性也較高,耐藥較低的藥物,主要為阿米卡星、亞胺培南,其對于呋喃妥因的耐藥率,也比較的低,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藥率較高的為氨曲南、頭孢類,同時對喹諾酮類、呋喃妥因等,耐藥率也較高,耐藥率較低的藥物其主要為阿米卡星,其對妥布霉素的耐藥率也較低。銅綠假單胞均,其耐藥率較高的藥物為呋喃妥因,對喹諾酮類、頭孢類、氨基糖苔類有較高的敏感性。
表2 革蘭陰性菌耐藥情況
尿腸球菌,其耐藥率較高的藥物主要有喹諾酮類、青霉素類,敏感性較高的藥物有替加環(huán)素、萬古霉素,同時對于粒奈唑胺也有著較高的敏感性。糞腸桿菌敏感性高的藥物主要為青霉素類,替加環(huán)素、萬古霉素,同時對粒奈唑胺的敏感性也較高,以上藥物的敏感了均達到了100%,其耐藥性較高的粒奈唑胺,耐藥率達到了100%。
表3 革蘭陽性菌耐藥情況
尿路感染是感染性疾病的一種,其致病菌群是以大腸埃希菌為主,而其他致病菌的比例也呈逐漸升高的趨勢[2]。本文研究中,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腸球菌是患者出現(xiàn)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為尿路感染患者實施治療,主要是采用喹諾酮、頭孢類、青霉素類抗生素為患者實施治療,但是抗生素的廣泛應(yīng)用,會使得耐藥菌不斷的增加,研究顯示,大腸埃希菌,其對于復(fù)方磺胺甲惡唑、青霉素類等的抗菌藥物,耐藥率在80%以上,部分甚至會發(fā)生多重耐藥的情況[3]。耐藥機制主要為EBSLs產(chǎn)生為主,其高危因素為抗生素不合理應(yīng)用、住院時間長、高齡等。耐藥菌的出現(xiàn),會增加尿路感染的治療難度,其治療費用較高,因此,應(yīng)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從而控制耐藥菌的出現(xiàn)。臨床證實,為單純性下尿路感染患者,推遲使用或未使用抗生素治療,其疾病癥狀在1周內(nèi)均會出現(xiàn)好轉(zhuǎn)的情況,較少出現(xiàn)急性腎盂腎炎的情況[4]。臨床為尿路感染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應(yīng)根據(jù)其實驗室指標、臨床癥狀等因素,評估其是否需要實施抗生素治療,并參考耐藥情況、致病菌分布情況,合理實施抗生素治療[5]。
綜上所述,尿路感染的相關(guān)致病菌,主要為大腸埃希菌,其他相關(guān)革蘭陰性菌也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屎腸球菌、糞腸球菌是主要的革蘭陽性菌??股氐膹V泛使用,使得耐藥菌株在不斷的增加,臨床應(yīng)加強患者的尿液病原菌培養(yǎng),并實施藥敏試驗,從而為患者實施更加合理的抗菌藥物治療,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