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聞松
摘 要:在幼兒教育教學當中,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是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本階段的德育教育最具優(yōu)勢,應把握好幼教德育工作的特點,不斷提升幼兒園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針對幼兒園德育工作的改進方法進行了研究及探索,以供幼教德育進行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 德育 有效性
引言
在素質教育推進的當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得到了有效認識。在幼兒的教育當中,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能夠對幼兒產生較大的影響,有效的德育應當符合幼兒的身心成長特點,以學生為中心,為幼兒設計專門的德育教育方式。下面就針對幼師的榜樣作用、德育生活化及家園共育三個方面為重點,對幼兒園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進行探討。[1]
一、利用榜樣作用,樹立幼兒楷模
幼兒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對其具有較多的影響,應積極發(fā)揮幼師所具有的榜樣作用,對幼兒的道德品質進行養(yǎng)成。首先,幼師應嚴格遵守園內的相關行為守則及制度規(guī)定,在衣著打扮、言行舉止、思想理念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采用科學的育兒知識以及對職業(yè)的熱愛,對幼兒進行積極影響。教師應當對幼兒充滿耐心與信心,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并尊重學生的思想及人格,不對幼兒進行任何形式的處罰,保護幼兒的心靈成長的健康性,并利用這種與人相處的模式,來引導幼兒,做好榜樣帶頭作用。幼兒園應當經常對幼師進行思想培育,保障幼師的思想積極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以及正確的行為表現,避免幼師存在潛意識的負面思想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兒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幼兒存在模仿行為或恐懼心理。此外,幼兒園當中的其他員工包括管理者、保育員等工作者,也應具有較佳的思想道德并能夠使用文明的言語及行為,在工作崗位當中敬業(yè)愛崗、善良友愛,共同為幼兒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并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讓幼兒能夠以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為學習目標,認識到正誤、真?zhèn)?、善惡等方面的分辨條件,形成健康的三觀。最后,應當樹立幼兒內部的標兵,利用在道德品質方面成長速度較快、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識以及行為表現的幼兒作為帶頭人,采用頒發(fā)各類小獎狀及相關獎品的方式,比如,尊敬長輩獎、愛家愛國獎、勤勞小蜜蜂獎、樂于助人獎、節(jié)約獎等等。在幼兒內部形成范圍性影響,讓越來越多的幼兒能夠找到正確的成長方向,使全體幼兒都能獲得相應的成長與收獲。
二、強化德育工作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
幼兒教師作為德育工作的主要踐行人,應當明確幼兒培養(yǎng)過程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把握各個契機進行模塊化的德育教育以及見縫插針的德育滲透。幼兒在幼兒園當中除了學習之外,還有很多生活化的活動,如交朋友、吃飯、睡覺、洗手、上廁所等等,教師應認識到這些生活化活動所具有的德育意義,并利用這些契機,有針對性地進行幼兒德育。而且,幼兒老師還可以在生活中講述一些故事來進行德育工作,如在吃飯時給學生講《憫農》,讓小朋友們明白食物是由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培養(yǎng)出來的,了解飯菜來之不易,同時與幼兒當前挑食、浪費食物的問題聯系到一起,用學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讓幼兒能夠改掉壞習慣,具備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教師可以在幼兒園中安置幾個小花盆,或圈定一小塊綠地,為學生提供種子,教給幼兒如何養(yǎng)活植物,讓學生親身體會呵護植物成長的過程,通過親身的體驗,真正理解珍惜勞動成果的意義,方能在明白怎么做的同時,也能明白為什么這樣做,達到提升道德自覺性及自律性的目的。這樣的方式進行德育工作不但可以讓幼兒充分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還可以讓幼兒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與平時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充分理解故事的含義和正面思想的滲透。[2]
三、家園共育的德育培養(yǎng)
家長是幼兒的啟蒙教師,對于幼兒的影響最大,且幼兒的很多思想及行為都源自學習家長,所以,想要做好幼兒的德育工作,還需家長的有效配合。所謂家園共育,就是家長和幼兒園共同承擔幼兒的培養(yǎng)及教育工作,而非將所有任務全部推給幼兒園,或全部歸于家長,利用幼兒園的系統(tǒng)性教育,進行兒童的思想及行為的科學養(yǎng)成,運用家庭教育的影響力,在訂正家長的思想及行為的同時,使其能夠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利用家長對于幼兒的了解,掌握幼兒現存的問題,家長與幼兒園能夠攜手解決這些問題。在當前社會主要抨擊的“熊孩子”當中,有很多幼兒之所以存在不文明的行為表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長的過度寵溺及縱容,在幼兒教育當中發(fā)揮著消極影響,導致幼兒失去管束,造成了不利的社會影響,并使幼兒在后續(xù)的學習及生活當中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應建立起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平臺,幼兒園方面應周期性地對家長進行教育及影響,利用一些幼兒的特殊行為表現,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改善家長的育兒思想,使其能夠更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此外,幼兒園也應將幼兒的日常行為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用正確的方式,與幼兒進行溝通,并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訂正,讓幼師在德育當中更具方向感,能夠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引導和幫助。[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階段,幼兒德育工作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應利用好各個德育的契機,做好榜樣及帶頭作用,利用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進行及時有效的教育及培養(yǎng),讓幼兒能夠在思想、道德、行為、品質等諸多方面獲得成長,承擔起祖國接班人的角色,為社會的發(fā)展和民族的進步做出更高的貢獻。[4]
參考文獻
[1]劉新華.淺談幼兒園開展德育活動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6,(43).
[2]劉芳潔.淺談如何有效地開展幼兒園德育教育[J].時代青年(教育),2015,(8):152.
[3]鄒月紅.淺談幼兒園教育中德育的滲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5).
[4]張文芳.幼兒園實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5,(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