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富
[關(guān)鍵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育教學
引 言
我國十分重視教育,當前正處于教育改革階段,高職體育院校也應該加入教學改革的大部隊中,積極響應教學改革的號召,結(jié)合高職院校的發(fā)展現(xiàn)狀,確定切實可行的改革項目、改革目標和達到的預期效果。需要改革的地方也正是高職體育院校當前的問題所在,希望能夠通過改革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一、制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效果的因素
(一)基礎設施落后
體育教學中體育器材的好壞和體育場館的大小以及其他基礎設施會嚴重影響到教學的效果。然而在高職院校中,基礎設施較差,并且缺乏先進的教學器材,用于教學的體育場館也不能滿足當前教學的需求,致使很多高職院校無法進行正常的體育課程教學,并且,學校對于該方面的資金預算有限,運動器材等硬件無法得到及時更新,并且,運動器材的數(shù)量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得到相應的鍛煉,這也是導致課堂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這種情況,學生很難提高對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二)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開設的內(nèi)容也十分重要,教學內(nèi)容需要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提前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zhì),以及未來就業(yè)方向等,避免出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和實際脫軌,無法將教學中的內(nèi)容應用到實際中,這也就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無法提起興致,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并且從教學形式上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教學不一定局限在課堂上,還可以開展一定的室外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當前我國的體育教學提倡的是終身運動的理念,在課程教學中也應該得到一定的體現(xiàn),但是由于學校、教師和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認識不足,缺乏教學理念,這一理念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在課程設置中,由于設置的不合理,使課堂內(nèi)容基礎知識欠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和實際的課程教學不完全對應,對于學生而言,感興趣的或者對自己未來從業(yè)有幫助的課程課時不足,無法得到系統(tǒng)性的學習,而自己不感興趣,對自己未來發(fā)展也沒有實質(zhì)性幫助的課程被安排在課程內(nèi)容之中使,學生不愿意參與到課程之中。
(三)缺乏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
由于當前許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缺乏相應的教學評價機制,對學生的考量和評價,按照傳統(tǒng)的量化指標來評價,這種評價機制已經(jīng)不適用于當前的體育教學,存在著諸多不合理之處,例如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所學習到的技能和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不能夠通過量化的指標得以體現(xiàn),并且每個學生的學習力和接受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對于那些不擅長指標性學習的學生存在著一定的不公平性,并且,努力學習課程在非指標性能力上獲得了很大提升,但是指標性成績不理想,可能會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從而對體育課程喪失信心和興趣,不利于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發(fā)展。
二、提高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效果的措施
(一)加強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
學校是開展體育教學的主體,而學生是接受體育教學的主體,學校加強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對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學習效果的提升起到很大的影響。學??梢约哟髮τ隗w育教學的投入力度,增添更多的體育器械、對體育場所進行擴建和完善相應的功能。與此同時,對于體育場所和體育器械的保護也至關(guān)重要,因為體育器械屬于循環(huán)使用的教學物件,體育器械的損壞會影響很多同學的使用,使體育課程開展的活動無法順利進行。
(二)合理調(diào)控和不斷優(yōu)化課程結(jié)構(gòu)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盡量給學生開設一些簡單易于操作,并且對他們未來就業(yè)有幫助的課程和活動,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增強體能,還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意志力、耐力以及其他優(yōu)秀素質(zhì),在選擇課程內(nèi)容時,需要對學生的真實需求 教學項目的實用性和價值,以及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多方面進行考量。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協(xié)助學生開展小組學習,完成小組任務,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他人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該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三)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體育課程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互相學習的過程,只有雙方的積極性都很高的時候才能達到課堂的最大效率,而課程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那么也就需要教師通過提高自己的積極性和熱情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更多的學生緊跟老師的課堂節(jié)奏,參與到課程教學之中。教師也應該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其中不應該僅僅包括對于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考量,還應該加入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出勤率等的考評。
結(jié) 語
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和其他課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體育課程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需要其它課程作為輔助教學,很多學校很容易忽視體育教學,但是體育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好處卻在方方面面體現(xiàn)出來,因此,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和就業(yè)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又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職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龔迎春.基于專業(yè)崗位的高職體育教學設計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05.
[2] 尹鎖春.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推行俱樂部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0).
[3]王曉飛. 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 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