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運書
摘要:如何才能讓高中學生擁有寫作能力呢?筆者認為,一遍遍的寫,發(fā)揮的效能其實不大。真正能夠產生效果的其實是讓學生擁有足夠的見識,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進而模仿、復制成熟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讓學生積極地閱讀,進而擁有更多的人生閱歷,能夠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人生百態(tài),了解情感、思想。當然,我們還需要讓學生親身參與寫作活動,進而讓學生學會組織語言,學會搜集材料,能夠通過應用個性化的方法,圍繞主題,寫出真情實感。本文中筆者就對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學生;擁有;寫作能力
如何才能讓高中學生擁有寫作能力呢?筆者認為,不斷地寫,其實是一種最低效的方法。畢竟為了寫而寫,學生很少投入情感、思想,這樣的寫只會給學生的寫增加負擔。筆者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育者,認為,在引領學生參與寫作活動時,我們需要為學生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從多個點入手,進而生成寫的體驗,擁有的能力。如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課文講解讓學生先“模仿”、“復制”,從學習經典、品味經典入手,生成寫出優(yōu)秀作品的能力。如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促使高中學生擁有豐富的學習體驗,促使高中學生有閱歷來組織素材資源。再有,我們需要引領學生親身參與寫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獲得“真知”。筆者認為,從“學”到“用”,高中學生才能真真正正的成熟起來。本文中筆者就對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分析。
一、借助“模仿”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在落實寫作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是不足,他們還需要“模仿”。因為“模仿”,他們雖然還寫不出經典,但是卻可以發(fā)現(xiàn)經典的魅力所在。對于學生今后完成寫作活動發(fā)揮出極大的價值。在這一方面,筆者認為,“模仿”可以產生兩個方面的作用,一個是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促使自己寫出“美文”、“好文”,另一個是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想象力,進而參與“續(xù)寫”或者說是“再創(chuàng)作”。對于高中學生而言,這是提升他們寫作能力的基礎方法之一。如要讓學生恰當引用。比如可以引用一些名詩、名句,來襯托文章的抒情性。因為在文章中適當添加引用一些詩詞名句,可以讓作文更具詩意。比如,在開頭或者結尾部分,均可以巧妙地穿插一些名言,真正將語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如要讓學生發(fā)揮自身想象力。筆者在這里簡單舉個例子。想象力實際上是興趣培養(yǎng)的一個最大特性,現(xiàn)階段我們的學生在平時的語文作文寫作、模擬考試中,作文不好好寫,認為無所謂。實際上到了真正的考場,急得焦頭爛額,盡管大家憑借著臨場發(fā)揮,也都完成了作文寫作。然而,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質量上來看,均比較差?!芭R場發(fā)揮”實際上就是想象力煥發(fā)的那一刻,這一點證明了我們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具備超強的想象力,只是沒有在恰當?shù)臅r間、地點、環(huán)境下加以培養(yǎng)豐富。所以我們也就看到了,絕大部分作文都是就事論事、聯(lián)想不佳,相應的作文的味道也就變了,如同一篇干巴巴的新聞報道。
二、借助“閱讀”拓展學生的資源庫
“以讀促寫”在筆者看來也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好方法之一。作為一線的高中語文教育者,為什么我們能夠比學生“站的高、看得遠”?其實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看得多”。在我們發(fā)揮出主導價值的過程中,我們要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讓學生構建自己的資源庫,進而生成“見識”,進而也能夠組織語言說出有分享價值的想法。在這一方面筆者提出的建議是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實踐證明,閱讀是寫作基礎的第一步,通過閱讀達到吸引強化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落實第二步,也就是寫作。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與“閱讀吸收”這一階段是不可分離的。直觀一點來講,積累寫作素材,準確把握住“閱讀吸收”與“寫作傾吐”的內質聯(lián)系,才能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思維上行云流水,筆下炯炯有神。對此,建議同學們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多多留意課堂外、校園外的新鮮事物,因為我們現(xiàn)在讀書,本身就是為將來走向社會提前做好準備。
三、借助“構思”增加作品的深度
其實,寫一篇流水賬容易,就是小學生也能湊夠字數(shù)。但是,要想寫出一篇有思想、有情感可以引發(fā)共鳴的作品并不容易。在面對高中學生開展寫作教學時,我們提出的要求自然不是寫一篇“流水賬”,我們需要學生能夠寫出有可讀性的作品。在這一方面筆者給出的建議是,我們可以引領學生先積極地進行“構思”。例如,在寫作中,要根據(jù)作文寫作要求給自己擬一個恰當?shù)闹黝}。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同樣的道理,對于語文作文也一樣,我們不只是寫,更是創(chuàng)。在擬題立意的過程中,也就是我們磨刀思考的過程中。只有這樣,首要保證我們寫的作文不會跑題、偏題,其次有利于之后整個作文內容結構、題材的構思。比如,我們在擬題立意的時候,整個作文怎樣寫就基本確立下來了,在寫的過程中就省去許多時間,而多余出來的時間、精力,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間讓我們巧妙構思、豐富內容、增添藝術色彩。此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體裁的運用,不求新、只求妙。還有文章的開篇以及結尾部分,正如老師所強調的,“鳳頭、豬肚、豹尾”這一基本要求。
四、借助“生活”豐富寫作的素材
在前面筆者已經說過,我們需要以讀促寫,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擁有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但是,筆者認為,最適合的素材資源其實不是來源于“閱讀”而是來源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畢竟學生不能只是“模仿”,他們需要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寫作學習歷來都是語文學習中的半壁河山。換言之,如何打造好這半壁河山,成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心愿。正如上述所言,在課堂學習中,不僅要虛心聽取老師的指導和點撥,同時也要注重平時對生活的觀察、素材的積累,多花費一些課余時間關注課堂外的現(xiàn)象,關注我們自身生活中的事物,也許會有很大的意外收獲。
綜上所述,在引領高中學生參與寫作活動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高中學生可以書寫出字數(shù)夠、立意健康的文章,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寫出有分享價值、有可讀性的文章。也就是說,高中學生能夠完成寫作任務,但是卻不具備寫的能力?;诖?,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時,我們還需要進行專業(yè)化的引領,進而促使高中學生能夠應用寫作這種信息的輸出方式,完成表達需求。
參考文獻:
[1]趙學良.高中語文作文寫作技巧淺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8):405-405.
[2]韓麗萍. 提高高中語文作文方法總結[J].文理導航,2010(3):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