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琴
[摘要] 目的 探討個體化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響。 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3月在我院呼吸內科住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個體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的變化情況,觀察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和對護理的滿意度。 結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有針對性的個體化護理后試驗組患者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的改善更加明顯(P<0.01),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相較于對照組患者提高更加明顯(P<0.01),對護理的滿意度更高(P<0.05)。 結論 個體化護理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個體化護理;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28-015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ized car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individualized nursing on this basis.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and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FEV1/FVC)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mprovement in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e improvement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FEV1/FVC)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argete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 and th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P<0.05).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Pulmonary infectio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Nursing strateg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好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的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最常見的原因是肺部感染,常使患者出現(xiàn)肺功能進行性下降,呼吸困難加重,最終導致病死率的升高[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后,容易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3],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因此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進行規(guī)范化綜合性治療的同時,需進行個體化護理,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高效的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文對此進行深入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間在本院呼吸內科住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60例,并將入組的患者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30)和對照組(n=30),試驗組患者年齡47~69歲,平均(63.7±5.8)歲;男19例,女11例;吸煙者23例;COPD嚴重程度(Ⅲ級、Ⅳ級)1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7~71歲,平均(64.3±5.5)歲;男18例,女12例;吸煙者21例;COPD嚴重程度(Ⅲ級、Ⅳ級)17例。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卡方檢驗比較兩組一般資料,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表1)。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入組標準:(1)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的診斷標準[4];(2)合并肺部感染;(3)年齡18~70歲;(4)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癥、塵肺、肺結核、肺癌等其他結構性肺疾病;(2)存在其他嚴重的軀體疾病,無法正常完成本研究者;(3)共患其他惡性腫瘤者;(4)患有嚴重精神障礙的患者。剔除標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基礎護理,包括醫(yī)療護理:遵醫(yī)囑指導用藥,幫助使用呼吸機患者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病情變化等;生活護理:指導患者規(guī)律作息,注意飲食營養(yǎng)等;心理護理:觀察患者情緒變化,進行健康宣教。
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個體化護理干預。具體包括:首先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及合并癥的種類進行分組管理,建立個體化護理小組,并對參與的護理人員進行系統(tǒng)培訓指導,保障護理人員的知識儲備;其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可使用面談、健康宣傳手冊、微信公眾號推送健康知識文章等多種方式進行宣教,使宣教方式多樣化,宣教知識更加全面廣泛,加強對患者及家屬注意個人衛(wèi)生方面的宣教,減少甚至避免患者同患者、患者同家屬間的交叉感染;心理護理:鼓勵患者及家屬了解疾病知識,及時觀察患者病情波動情況,針對患者及家屬關心的問題及時解答和指導,安慰患者及家屬,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焦慮情緒,減少部分患者及家屬對于治療及護理的抵觸感,增強患者及家屬對治療和預后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針對患者排痰進行正確指導,使患者自己或在家屬協(xié)助下進行有效排痰,并結合患者的病情,幫助患者制定適量合理的運動計劃。指導患者正確進行呼吸功能康復鍛煉,如進行縮唇呼吸練習,指導患者取坐位或站位,胸部前傾,口唇內縮呈魚嘴狀,使氣體緩慢從口中呼出,持續(xù)時間約3~5 s,每日多次進行練習,提高患者肺活量。指導患者健康合理飲食,多食用優(yōu)質蛋白,補充營養(yǎng),對抗疾病消耗。
1.4 觀察指標
客觀指標: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及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的變化情況[4]。使用肺功能測定儀測定患者肺功能,每次測試前做常規(guī)定標,檢測時間設置為上午8:30~10:30。告知患者保持安靜狀態(tài),并掌握用力呼氣的標準動作,取端坐姿,夾住鼻夾,口含住,不能漏氣。每人重復測試3次,取最好的一次結果記錄。
主觀指標:使用本醫(y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在干預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調查,比較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從護理人員的服務技術、服務態(tài)度、服務質量三方面進行評價,總分為10分,≥8分為滿意,<8分、≥6分為較滿意,<6分為不滿意。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 version,WHOQOL-BREF)評估兩組患者在心理領域、生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huán)境領域4個方面的狀況,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被評估者的生存質量越高[5]。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收集完成后,采用SPSS20.0軟件包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配對t檢驗比較組內干預前后評分差異,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組間干預前后評分差異性,檢驗水準設為雙側 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肺功能比較
經干預后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況,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較前明顯改善,但試驗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相較于對照組患者改善更加明顯(P<0.01)。見表2。
2.2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經護理干預后,試驗組患者[(9.67±0.73)分]相較于對照組患者[(8.71±0.58)分]對護理滿意度更高,兩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640,P<0.01)。
2.3干預前后兩組患者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基線未見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經護理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明顯提高,兩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為患者、家屬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和經濟負擔。通過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探索出具有針對性的個體化護理干預方式,在關注患者病情的同時,結合患者及家屬的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個體化干預,關注患者和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進行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甚至消除患者及家屬對疾病恢復和預后的顧慮,提供適宜的康復鍛煉方式,可促進患者軀體疾病的恢復。
針對性的個體化護理是從基于現(xiàn)代醫(yī)學“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提出的護理干預策略,以“人”為本,根據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綜合情況,為不同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護理干預方案。針對軀體疾病較重的患者,加強各項生理指標的監(jiān)測,并制定適宜的康復鍛煉計劃;針對心理負擔較重的患者,需要重點關注其抑郁、焦慮等情緒,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鼓勵患者,為患者樹立疾病康復信心。有研究者報告通過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綜合、個體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患者進行肺康復,可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對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質量和焦慮、抑郁情緒,減輕患者的疾病心理負擔等均有顯著療效[6,7]。精細化的護理干預模式,相較于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血氣pH值、血氧含量等指標,并能夠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通過密切觀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變化,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肺康復護理、適宜的呼吸道護理,并結合健康宣教等方式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等個性化護理措施,能夠明顯提高COPD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8]。細節(jié)化護理可以從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多個方面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9]。綜合的、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不僅能夠使患者病情保持平穩(wěn),減少病情波動,同時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治療期間的生活環(huán)境舒適度,使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識,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10],對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有良好的效果[11-15]。另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通過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綜合、全面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情緒、睡眠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能夠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16-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面對的主要挑戰(zhàn)是如何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對疾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少癥狀的影響,并改善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慢性疾病病例的管理是慢病治療和康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個體化的護理干預策略可以使護理工作人員更加關注患者的背景和需求,根據患者的個體背景和需求制定干預策略,提高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及康復的信心,幫助患者及家屬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提高其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19-22],預防和減少一些癥狀的發(fā)生,減輕部分癥狀對患者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質量。
本研究存在幾點局限。首先,樣本量較小,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大的樣本對本研究結果進行驗證,提高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其次,本研究僅對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進行檢測和比較,未來的研究可以增加血氣、血氧含量等客觀指標的檢測,使研究結果更加豐富全面;另外,本研究缺乏認知功能方面的評估,未來的研究可以對患者認知功能進行相關評定,觀察個體化的護理干預策略對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護理干預策略,能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提高患者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在臨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另外,目前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仍需進一步研究,制定出一套更加完善、全面的結構化、個性化的干預策略,為臨床工作提供有利工具。
[參考文獻]
[1] Kawamoto K,Miyoshi H,Suzuki T,et al. A distinct subtype of Epstein Barr virus positive T/NK-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tive Epstein Barr virus infection-like features[J]. Haematologica,2018,103(6):1018-1028.
[2] Stolz D,Hirsch HH,Schilter D,et al. Intensified Therapy with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and Long-Acting β2-Agonists at the Onse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o Prev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acerbations. 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8,197(9):1136-1146.
[3] 王艷紅,虞意華. 精細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9,17(2):321-324.
[4]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5] 熊明洲,黎明,王曉華,等. 麻風病患者抑郁狀態(tài)與生存質量關系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8,22(7),700-702,707.
[6] 李海燕.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34):153.
[7] 陳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護理對策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8,37(28),133-135.
[8] 高云秀,崔景晶,杜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合并呼吸衰竭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 7(27):160-161.
[9] 唐杰,金立娟,于璐. 細節(jié)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8,26(4):59-60.
[10] 徐慧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3):228-229.
[11] 汪海燕.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5, 21:49-50.
[12] 董玉環(huán). 優(yōu)化護理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滿意度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8,40(20): 3189-3191.
[13] 劉滿英,陳慧麗,廖婷婷,等. 康復綜合護理對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9:60-63.
[14] 丁麗萍. 綜合護理干預在慢阻肺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10):27-29.
[15] 王新,雷婷,曾俠.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24(8):21-22.
[16] 許紅簧,王綠花,王梅華,等. 護理干預對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慢阻肺患者睡眠呼吸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8,5(6):703-705.
[17] 王月英,夏朝云.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質量、生存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7, 55(32):157-160.
[18] 趙梁燕,陳華良.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13):90-92.
[19] Saskia WM,Weldam,Jan-Willem J Lammers,et al. Nurses' perspectives of a new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are intervention for COPD patients in primary care settings:A mixed method study[J].Applied Nursing Research,2016,(33):85-92.
[20] 林海容,鄒鋒琴,高愛養(yǎng),等.優(yōu)質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8(22):169-171.
[21] 黃茶花,李娜.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8, 56(31):137-139.
[22] 鄭虹.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護理效果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30):104-105.
(收稿日期: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