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摘要] 目的 探討預防性護理在降低ICU腦出血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的效果。 方法 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腦出血患者中抽取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50例入組患者分為對照組(n=25)與研究組(n=25),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加用預防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肺部感染情況、住院時間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結果 研究組患者肺部感染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真菌以及厭氧菌感染發(fā)生率(8.0%、4.0%、4.0%、4.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32.0%、28.0%、24.0%、24.0%),且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0%)顯著低于對照組(28.0%),差異顯著(P<0.05)。 結論 給予ICU腦出血患者預防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預防性護理;ICU;腦出血;肺部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73.74?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28-014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ventive nursing care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n ICU.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50 enroll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25) and study group(n=25).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study group was further given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lung infections, length of stay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ung infection rate, mortality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am-positive bacteria, fungi and anaerobic infections(8.0%, 4.0%, 4.0%, 4.0%)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32.0%, 28.0%, 24.0%, 24.0%).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nursing care(4.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28.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n ICU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adverse events, and promote their early recovery, which have a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Preventive nursing care; ICU; Cerebral hemorrhage; Pulmonary infection
腦出血屬于ICU較為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具有病情兇險、致死率高等特點。腦出血一般發(fā)病較急,常出現(xiàn)惡心、嘔吐、眩暈,并伴有肢體、語言功能障礙等,且后遺癥、并發(fā)癥較多[1]。ICU是集中治療危重患者的地方,要求護士及時準確地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從而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ICU腦出血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較高,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給予其積極有效的護理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提高治療效果[2]。鑒于此,本研究選取所在醫(yī)院收治的ICU腦出血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預防性護理在降低ICU腦出血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腦出血患者入院時間中抽取5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入組標準:①患者或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②符合腦出血相關診斷標準;③腎臟功能完好。排除存在精神疾病或無法配合本次研究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50例入組患者分為對照組(n=25)與研究組(n=25),其中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20~76歲,平均(53.82±5.22)歲,高血壓性腦出血15例,外傷性腦出血6例;因其他原因出血4例,其中23例為腦實質出血,2例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研究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21~76歲,平均(54.08±5.86)歲,高血壓性腦出血16例,外傷性腦出血7例;因其他原因出血2例,其中21例為腦實質出血,4例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及時更換消毒護理用具,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等內容。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預防性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①嚴密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定時由護士對ICU病房進行巡視,詳細觀察并記錄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動態(tài)對患者血壓、心率、體溫、意識狀態(tài)以及肢體活動狀態(tài)等情況進行檢測,評估患者是否出現(xiàn)腦出血再發(fā)以及腦疝等情況,并針對異常情況及時同責任醫(yī)師進行針對性處理。②抗生素治療:根據(jù)患者病情與藥物特性、半衰期等選擇合適的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并嚴格觀察患者應用抗生素后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并及時進行處理,對于體溫高于38℃以上患者,采集菌群培養(yǎng)標本,確定感染菌種進行用藥,注意控制藥物劑量以及用藥療程[3]。③呼吸道排痰護理:對于排痰困難患者進行排痰護理,排痰時佩戴口罩與帽子,動作輕柔地應用吸痰管、無菌鑷鉗夾等吸痰工具對患者進行正確排痰,規(guī)律拍背促進痰液排出,對于痰液黏稠患者可應用霧化吸入排痰。④口腔護理:用與口腔pH值相近的碳酸氫鈉溶液或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對患者口腔進行定期清潔,預防細菌滋生。⑤飲食護理干預。在患者進食前需確?;颊吆粑劳〞?,對其進行吸痰處理,并采用半臥姿勢對患者進行鼻飼,患者飲食需現(xiàn)用現(xiàn)配,溫度控制在40℃左右,管道選擇需適合,同時對滴速進行控制,飲食需加強維生素與蛋白質供給,以提高患者免疫力。⑥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主動溝通,語言要親切熱情,消除其負面情緒,使其保持良好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⑦無菌操作護理:護理人員需嚴格按照ICU管理標準進行全身消毒,并保持個人衛(wèi)生,在對患者進行口腔清理、痰液排除時需保持無菌操作,防止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定期對ICU病房進行消毒,對呼吸設備進行清潔及消毒,對患者分泌物嘔吐物及時進行清理消毒。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肺部感染情況,采集樣本進行細菌學培養(yǎng)確定患者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真菌以及厭氧菌等病菌感染情況,記錄患者住院時間及死亡情況。同時記錄護理期間患者發(fā)生傷口感染、皮下氣腫、導管脫管、堵塞等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肺部感染標準:參照《醫(yī)院獲得性肺部感染診斷和治療指南》,聽診可聞肺部濕啰音,X線胸片發(fā)現(xiàn)肺部有新的陰影或出現(xiàn)浸潤陰影,且呼吸道內存在膿性分泌物,體溫高于37.5℃,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4×109/L或>10×109/L,支氣管分泌物檢出病原菌[4]。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期間患者肺部感染及住院時間、病死率情況比較
研究組肺部感染患者3例,占12.0%,無一例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時間為(8.31±2.25)d;對照組肺部感染患者11例,占44.0%,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占20.0%,平均住院時間為(12.27±3.17)d。研究組患者肺部感染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病菌感染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真菌以及厭氧菌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8.0%、4.0%、4.0%、4.0%;對照組患者感染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真菌以及厭氧菌發(fā)生率分別為32.0%、28.0%、24.0%、24.0%,研究組各菌種感染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3兩組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護理期間僅1例患者出現(xiàn)傷口感染情況,未見導管脫管、堵塞以及皮下氣腫等情況;發(fā)生率為4.0%;對照組護理期間發(fā)生皮下氣腫、導管脫管患者各1例,3例患者發(fā)生傷口感染,2例患者發(fā)生導管堵塞,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達28.0%。研究組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0%)顯著低于對照組(28.0%),差異顯著(P<0.05)。見表4。
3討論
腦出血主要是因腦血管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導致腦功能出現(xiàn)局部或全面缺損的綜合征,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臨床通常采用血腫穿刺引流血腫、內科保守治療及開顱手術等作為治療腦出血的常用方法,并且大多數(shù)腦出血患者需在ICU接受監(jiān)護與治療[5]。然而在對患者進行ICU強化治療過程中,受患者機體癥狀、環(huán)境因素及手術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給患者疾病的康復與預后帶來較大影響[6]。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給予ICU腦出血患者預見性護理干預,通過給予對患者心理、飲食及無菌操作等護理支持能夠有效降低其肺部感染發(fā)生情況[7]。林曉敏[8]在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肺部感染方面作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給予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提高臨床整體護理水平。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肺部感染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真菌以及厭氧菌感染發(fā)生率(8.0%、4.0%、4.0%、4.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32.0%、28.0%、24.0%、24.0%),且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0%)顯著低于對照組(28.0%),差異顯著(P<0.05)。證實給予ICU腦出血患者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風險,利于患者病情恢復,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有效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同時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筆者分析取得上述研究結果的原因在于預見性護理干預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通過預見性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個性化的營養(yǎng)支持,針對患者的自身需求,為其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支持,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②ICU患者多存在肺部功能障礙而出現(xiàn)排痰困難,導致分泌物及痰液聚集于氣道內,導致大量細菌滋生而出現(xiàn)肺部感染,或因意識不清無法進食而予以鼻飼,鼻飼插管極易出現(xiàn)誤吸情況,增加肺感染概率,做好吸痰護理可有效預防誤吸情況發(fā)生[9,10]。因而,本文研究組加強對患者吸痰護理,及時清理氣道或肺內分泌物、痰液等物質可以有效抑制細菌滋生,降低肺感染率。③通過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嚴格加強無菌操作,對ICU病房及患者所接觸的醫(yī)療器械進行及時消毒、滅菌,對ICU病房環(huán)境定期進行消毒滅菌處理以及護理人員進入ICU室的清潔消毒工作與患者清潔衛(wèi)生護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菌滋生以及交叉感染的發(fā)生,從而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11]。④口腔內往往殘留大量分泌物易滋生大量病菌,病菌沿氣管進入肺部,大大提升肺部感染風險,因而,加強對患者口腔清潔護理工作是降低肺部感染風險的重要措施[12,13]。本文通過應用生理鹽水、硼酸溶液等與口腔pH值相近的溶液對患者口腔進行清潔有效避免口腔內細菌滋生,降低肺部感染風險。⑤抗生素的濫用可能會增加患者神經系統(tǒng)以及肝腎等系統(tǒng)損傷,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能會增加二重感染風險,增加耐藥菌形成,增加臨床治療難度[14,15]。本文研究組患者在應用預見性護理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病情與藥物特性、半衰期等選擇合適的抗生素藥物,嚴格控制藥物劑量以及用藥療程,必要時確定菌種給予針對性抗生素藥物治療,避免發(fā)生抗生素濫用情況,有效抑制細菌滋生。⑥嚴格的體征監(jiān)測以及定時ICU病房巡視等可以幫助護理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異常情況以及誤吸、導管脫管等不良情況,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給予ICU腦出血患者預防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麗. 預見性護理干預減少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效果探討[J]. 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8):129-130.
[2] 葉愛章,劉小娟,趙倩霞,等. 預見性護理干預對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預防價值[J].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8,25(11):1547-1548.
[3] 湯麗麗,王艷艷,冼昌艷. 護理干預對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 當代醫(yī)學,2017,23(22):167-168.
[4] 張靜靜. 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術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19,28(2):378-379.
[5] 湯麗麗,楊文梓,孫亮. 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重癥監(jiān)護患者相關護理結局的影響研究[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7(4):445-447,456.
[6] 梅義菊.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4):21-23.
[7] 宋娜. 探索預見性護理干預對于降低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的作用[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 10(16):260-261.
[8] 林曉敏. 預見性護理對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的影響[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18):140-142.
[9] 王偉娜. 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監(jiān)護病房行氣管切開術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 38(4):564-566.
[10] 鄭宋華,楊妙紅. 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與治療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11):12-14.
[11] 鞠春芳,步立強,王哲海,等.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護理研究[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 25(6):1318-1319,1325.
[12] 孫玉寶,劉懷興. 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3):74-76.
[13] 車琳,王曉慶. 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7,11(24):39.
[14] 陳孝英,莫泉,黎記弟,等. 集束化干預策略降低高血壓腦出血開顱術后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7,23(15):2466-2469.
[15] 孟齊. 針對性護理干預預防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8,56(8):147-149.
(收稿日期: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