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英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1~2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漢字。為了使學生完成識字教學的目標,必須對識字教學的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采用多種識字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在多年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幾點小結: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
1.利用課文的插圖,創(chuàng)設情境識字。新教材是一套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圖畫書”,每一課都配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能夠極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插圖,讓學生先觀察插圖,然后去說,再隨機出示孩子敘述當中出現的一些字詞,引導識記。
2.隨文聽讀識字。結合課文認識漢字是新教材識字的重要途徑。在課堂上,首先,初讀課文,找出生字詞及所在的句子讀準音;其次,誦讀課文,圈畫出生字,除朗讀指導外,還提醒學生注意生字的認讀,達到強化的目的;最后,在課文結束之前把生字詞提出來再次進行鞏固復習,也可以讓生字出現在與之相關的句子、課外知識或小故事中,進行拓展識字,既拓寬了識字渠道,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利用各種游戲,增加學生識字的樂趣
1.“猜謎語,編謎語,編順口溜”識字。
在教學中,利用生字的組成特點,可以采用編謎語巧記字形。這樣,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增加識字的樂趣,又能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識字的最佳效果。
2.“摘果子”游戲。
在教學完一課的生字后,設計摘果子的游戲。畫一棵蘋果樹,把本課的生字寫在蘋果上,指名學生認字,學生認對一個,蘋果就摘回家;認錯了,蘋果就不會掉下來。這樣,既鞏固了生字,又增加了樂趣。
3.“開火車”游戲。
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huán)節(jié),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這個游戲操作簡單,卻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4.“找朋友”游戲。
這種游戲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靈活識字的能力。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7》中,在鞏固階段,我出示了“蟲”和“知、馬、義、朱、青、廷、胡”,讓學生和同桌進行“找朋友”的游戲,把部件組成新的漢字。借助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漢字重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樂趣,提高識記效果。
三、結合生活實際,增加學生識字的平臺
要鼓勵學生留意身邊的字,通過積累收集來提高識字量,當然要讓學生進行交流、展示、并給予表揚肯定。識字的場所無處不在,可以引導學生在校園中識字、在家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
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已有經驗,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采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孩子識字的能力,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