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永麗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階段,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與此同時,學生也喜歡觀察事物,這是由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所決定的。而學生觀察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那么,需要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呢?為此,本文論述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觀察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指導學生進行有重點和有目的性的觀察
一個物理實驗能夠為學生展示多個方面的物理現(xiàn)象,生活與生產(chǎn)當中的物理現(xiàn)象一般也是十分復雜的,因此應當進行有目的性地觀察,只有如此,才可以進行更加有效和深入地觀察。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的時候,務必要求學生以目的作為中心進行觀察,并且注重應用心理學中的注意規(guī)律,以使學生從無意識注意向有意識的注意轉化,明確觀察的目的。比如,在做晶體溶化這個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對下面的兩種情況進行觀察:一方面是溫度計表示數(shù)的改變;另一方面是海波狀態(tài)的改變。這樣,學生的觀察方向是非常明確的,在通過觀察之后對物態(tài)與溫度的改變情況進行記錄,從而明確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最終形成合理、科學的物理規(guī)律與概念。總之,由于做物理實驗之前,教師要求學生進行有重點和有目的性地觀察,因此能夠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最終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也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注重教學課堂中的演示性實驗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性的實驗具有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巨大優(yōu)勢,在演示性的實驗當中,學生能夠進行更加仔細的觀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借助演示性的實驗可以大大地減少教學的時間,把一系列的物理現(xiàn)象以及相對繁瑣的數(shù)量關系,形象、生動和直觀性地為學生呈現(xiàn),最終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為學生呈現(xiàn)小車從斜面上滑下的實驗,學生在對實驗進行觀察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探究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學生在分析小車從斜面上滑下之后速度的改變,就能夠清楚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
與此同時,物理演示性實驗的特點是生動形象和充滿趣味性,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物理情境,從而使學生獲得物理規(guī)律與形成物理概念,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物理學習興趣,加深學習的理解和印象。跟語言文字記憶效率相比較,人的動作記憶效率是非常高的,,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的做是十分關鍵的。實踐表明,初中學生對物理實驗過程與實驗現(xiàn)象的悟性是比較高的,這來自學生對生活實際的感性認知。為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在教學課堂中盡量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多姿多彩和有趣的物理教學情境,教師不但應當做好教材所要求的演示性實驗,而且還需要將一道道習題、一幅幅圖片進行演示。其中,演示具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像是個人演示、分組演示,以及教師指導學生演示等等。只有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教師在做關于壓強實驗的時候,將一枚雞蛋握在手中,盡管教師使勁全身的力氣也難以將雞蛋捏破,而當教師使用碗邊敲打雞蛋的時候,雞蛋卻很容易被打破了。這表明:當教師用手握住雞蛋的過程中,由于雞蛋的受力面積是比較大的,因此壓強比較小,當教師使用碗邊輕輕敲打的過程中,由于雞蛋的受力面積比較小,因此雞蛋的壓強卻是比較大的。由此,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跟壓力的大小相關,而且還跟受力面積相關。這樣,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演示,不但提高了自身的觀察能力,而且更加直觀地學習和掌握了有關的物理知識。
3引導學生多多觀察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非僅僅局限于課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和生產(chǎn)當中的一系列物理現(xiàn)象進行觀察,從而激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和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比如,教師能夠根據(jù)教學知識要求學生在課下或者是回家的時候觀察一系列的生活和自然現(xiàn)象,像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和發(fā)現(xiàn):為什么在茶壺蓋上要設計一個小孔,壺身的高度和壺嘴的高度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因為這一系列的觀察活動源自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且要求學生自己獨立來完成,所以這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觀察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綜合素質。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的前提、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合理的觀察方法、勤于思考、善于觀察,這有利于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此,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而言,應當結合物理教學知識的特點,實施有效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當然,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參考文獻
[1]何爭峰.德育藝術與物理教學有效融合之我見[J].基礎教育參考.2011(7).
[2]李家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7).
[3]馬為平.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