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教育的地位作用作出了“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全新判斷,新時代全面提升初級中學的育人水平,關系著基礎教育的興衰成敗?!傲⒌聵淙恕钡年P鍵在于提升學校的育人水平,在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級中學;育人水平;途徑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教育地位作用的全新判斷,把教育擺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沒有哪一項事業(yè)像教育這樣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在新時代,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提升初級中學的育人水平,關系著基礎教育的興衰成敗。筆者以就職的學校為例,探索提升初級中學育人水平的途徑。
學校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全校上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領會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和省委書記林鐸《開創(chuàng)欠發(fā)達地區(qū)教育發(fā)展新局面》署名文章,落實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以“《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為工作主線,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發(fā)揚“三苦兩樂”精神,依靠全體師生,堅持求真務實,明確發(fā)展目標,完善各類制度,落實精細管理,提升教學質量,加強軟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培植校園文化,開展各類活動,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學校的育人水平。
一、 抓教學,堅持質量育人
學校制定“一二三四”教學工作精要,即一個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兩種模式(“以學定教、雙向互動”教學模式、“3334”四率評價模式)、三個精心(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精心上好每一堂課,精心輔導好每一個學生)、四種風氣(校風正、教風純、學風濃、班風嚴)。通過貫徹落實“一二三四”工作精要,狠抓教學工作,注重質量育人。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中有升,社會的認可度逐漸提高,生源結構也在逐漸優(yōu)化。學校人人是導師,為學生演繹“出彩的人生夢想”;學校處處是服務,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氛圍”。
積極開展教學競賽活動。根據縣上“一師一優(yōu)課”的文件精神,舉行了“一師一優(yōu)課”優(yōu)質課競賽活動,各組教師積極參加,最后選送優(yōu)秀錄像課參加縣級比賽,并選拔優(yōu)秀教師參加市、縣級各科優(yōu)質課競賽。舉行教師“三筆一畫”比賽活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對優(yōu)秀者予以表彰獎勵。每周組織不同學科教師定期參加北京四中網校遠程教研活動。由教導處牽頭,語文教研組主編的《悅思》傳統文化校本教材出版。教導處、教研室組織以新教師過關課,骨干教師公開課、示范課,同學科教師同課異構課的形式開展全校公開教學教研活動,實施“青藍工程”,發(fā)揮骨干教師的核心作用,培養(yǎng)青年教師,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積極參加聯盟校教學教研活動,發(fā)揮支教老師的引領示范作用,提升教學教研水平。
加強業(yè)務培訓,提高業(yè)務能力。學校要求教師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并寫好業(yè)務學習筆記。教研室制訂教師培訓計劃,下達培訓任務,組織校內培訓,在開展好校本培訓的同時根據上級文件精神,還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業(yè)務培訓。全校教師參加“專技天下網”網絡培訓,全部合格結業(yè)。同時,要求出去培訓的老師利用“思源講堂”平臺交流分享培訓成果,通過培訓交流學習,使教師們拓展了思維,開闊了眼界,提高了業(yè)務能力。
二、 抓主題教育,堅持活動育人
學校時時有活動,為學生建立“完整的發(fā)展系統”。每年舉行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等“三節(jié)”,強化活動主題、明確活動目標、注重活動過程、豐富活動內涵,實現校園文化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目標性。舉辦以“飲水思源—放飛夢想”為主題的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期間舉行了手抄報比賽、手工制作比賽、“書香溢滿校園”讀書節(jié)、“誦讀中華經典·弘揚優(yōu)秀文化”詩歌散文朗誦會、第書畫展、開學典禮暨教師節(jié)表彰大會、體育節(jié)、冬季拔河比賽,舉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歌詠比賽、師生元旦晚會和“點燃夢想·青春誓言”為主題的新團員入團宣誓儀式。
三、 抓社團活動,堅持興趣育人
以“全員參與、彰顯個性、人人提高、全面發(fā)展”為指導思想,全面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社團活動。按照學生自愿的原則,以學生愛好為出發(fā)點,成立了器樂社團(葫蘆絲興趣小組、笛子興趣小組、電子琴興趣小組)、美術社團(軟筆書法興趣小組、硬筆書法興趣小組、國畫興趣小組、素描興趣小組、手工制作興趣小組)、體育社團(田徑隊、男女籃球隊、男女足球隊、乒乓球隊、羽毛球隊)、計算機協會、信息之星創(chuàng)意社、地理手工興趣小組、舞蹈社團、思源合唱團、英文電影賞析、歡樂喜劇社、夢之聲校園廣播站、閱讀興趣小組、寫作興趣小組、我是朗讀者興趣小組等24個社團或興趣小組。各種社團活動,對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開闊校園文化建設空間,搭建校園文化建設平臺有重要意義,對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開闊學生會知識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健康人格,形成正確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 抓國學教育,堅持文化育人
開設“思源講堂”,給老師提供講臺,讓學生聆聽智者聲音,感悟教育真諦;給學生提供舞臺,讓學生盡情展示才藝,努力張揚個性。開展經典誦讀、傳承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每個年級每周確定經典誦讀篇目,每周在上語文課前10分鐘進行經典誦讀;舉行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比賽活動,依托思源文學社開展我是朗讀者活動。每天下午第一節(jié)課前十分鐘,做到班班有歌聲。通過各種活動和校園文化硬件及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形成了凈化、美化、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展示了豐富的德育內涵和濃厚的書香氣息,體現學校辦學的特色和理念。
五、 抓感恩教育,堅持精神育人
根據感恩教育的內容特點和年級教育規(guī)律,統籌規(guī)劃全校的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把感恩教育作為一條重要的主線貫穿于學校德育教育始終。貼近學生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開展感恩教育,借助各種公益捐贈活動,教育受助學生懂得感恩,努力學習,回報社會;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著手,善于挖掘學生們身邊的感恩典型事跡。將感恩教育融入傳統慶典活動中,開展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為班級、學校做一件好事,舉辦專題手抄報,黑板報比賽,利用廣播、校報、??刃问秸共バ⒌鹿适隆⒏卸魇论E,學唱感恩歌曲等開展感恩教育,讓感恩成為全體學生共同的、自覺的道德追求。
六、 抓體育衛(wèi)生,堅持健康育人
認真抓好體育衛(wèi)生工作,按國家標準配備專職體育教師,定期進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確保學生身體發(fā)育、體質、體態(tài)機能狀況良好。開展常見病傳染病防治效果工作,定期消毒預防。認真開展“三操一活動”(即早操、課間操、眼保健操、課外活動)、體育社團或興趣小組等活動,舉行春季球類運動會、體育節(jié)暨田徑運動會、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提升體育運動水平。認真貫徹執(zhí)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建設心理輔導室,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按規(guī)定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并跟蹤管理。
七、 抓家校溝通,堅持合作育人
學校通過家長會、家訪、校迅通、QQ群、班級微信群等多種形式進行家校聯系和溝通。每學期開學初學校將新學期開學典禮和家長會合并舉行,讓家長及早了解學校,融入學校管理,同時也增加了家長的主人翁意識。每學期期中考試后,采取集中和以班為單位相結合的形式召開家長會,向家長通報學校辦學及學生在校情況。建立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鼓勵家長向學校建言獻策,參與學校管理,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和諧發(fā)展。學校制定家訪制度,對特殊學生不定期進行家訪。
八、 抓評優(yōu)選先,堅持評價育人
學校事事都表彰,為學生養(yǎng)育“看得見的全面成長”。政教處、值周組每周對各班學生操行進行記錄,并將考評結果納入周評比活動中和班主任工作考核中,每學期評選優(yōu)秀學生干部、表彰考試成績優(yōu)異者、社團先進工作者、評選校園之星和班級之星,形成了多種形式學生品德行為綜合評價制度。每學期召開優(yōu)秀學生表彰大會和期中考試表彰大會,對手抄報、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等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表彰獎勵。
九、 抓道德教育,堅持道德育人
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設置要求,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充分發(fā)揮德育課程對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強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時,利用校園廣播站、主題班會、學習園地、宣傳欄、校報、??煜卵葜v、報告會等多種形式進行法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教育。班主任通過《中學生文明禮儀與行為習慣教育手冊》《成長沒煩惱》等校本校本教材加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十、 抓日常防備,堅持安全育人
安全無小事,事事都重要。學校充分利用校訊通、告家長書、主題班會、值周總結等開展防溺水、防火、防地震、交通安全等安全教育,進行安全應急疏散演練。安裝校園監(jiān)控,配備安防設備,加強防范能力。實行值周組不定期巡查制度,尤其是廁所、樓梯等一些盲區(qū),每天上下學安排至少三個教師在校門口護送學生安全過馬路,加強管理,消除隱患。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格門衛(wèi)管理制度,注重管理過程中的監(jiān)督和考核。堅持每月一次的校園安全大排查和每學期兩次的班級管制刀具和學生矛盾大檢查。學校還舉行了禁毒知識競賽活動、禁毒主題板報、設立交通安全勸導員,舉行交通安全進校園暨法制教育大會,舉行“檢察院拒絕校園暴力法治報告會”進校園活動。通過多種措施,使安全防患于未然,提高了師生的安全意識。
新時代我們應當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黨和政府新要求,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適應教育發(fā)展新形勢。堅持質量育人、活動育人、興趣育人、文化育人、精神育人、健康育人、合作育人、評價育人、道德育人、安全育人,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緊緊圍繞打造一流教育理念、一流校園環(huán)境、一流教育裝備、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學質量等六個“一流”的辦學目標,提升學校育人水平,辦好新時代初級中學教育,以優(yōu)異成績贏得廣大群眾的肯定支持,回報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愛。
參考文獻:
[1]楊志威.探索新時期德育的有效途徑[J].教育藝術,2015(3):20.
[2]張子輝.探索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徑——山東省濟南西藏中學推行素質教育的成功實踐[J].中國民族教育,2011(9):20-22.
作者簡介:
茍克勇,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