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徐丹 鄭宏 張忱 于晶 張愛軍
【摘要】 目的 研究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T-3DE)評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室收縮功能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1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取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受檢者進行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查, 比較兩組受檢者右室舒張末期容積(RVEDV)、右室收縮末期容積 (RVESV)、右室每搏量(RVSV)及峰值充盈率(PFR)。結(jié)果 觀察組RVEDV為(94.31±11.45)ml、RVESV為(38.78±4.01)ml、RVSV為(45.11±1.27)ml以及PFR為(1.73±1.07)ml/s, 對照組分別為(59.11±12.37)ml、
(20.11±6.45)ml、(49.15±2.01)ml、(2.92±1.57)ml/s;兩組RVEDV、RVESV、RVSV以及PF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具有顯著的應(yīng)用價值, 能反映人體右室收縮功能情況, 從而為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預后提供支持, 值得進一步推廣和大力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 三維超聲心動圖;急性肺栓塞;右室收縮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11
醫(yī)學研究顯示, 部分急性肺栓塞患者無顯著癥狀, 隨著自身心肌缺血心電圖改變, 易導致病情被忽視, 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心力衰竭近年來發(fā)病率不斷增加, 而早期對患者實施一項有效的檢查方式十分重要, 能早期明確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 改善患者預后[1, 2]。本文分別選取急性肺栓塞患者和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 研究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對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收縮功能的臨床價值, 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1日~2017年2月11日本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00例作為觀察組, 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1~50歲, 平均年齡均(35.21±5.15)歲;女50例, 男50例。對照組年齡22~51歲, 平均年齡(36.45±5.08)歲;女49例, 男51例。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受檢者均進行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查,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選擇X5-1探頭, 頻率設(shè)置為2~5 MHz,?配有QLAB分析軟件。受檢者選擇左側(cè)臥位, 同步連接心電圖。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測:顯示清晰的心尖四腔觀, 啟動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程序, 點擊模式獲得全容積圖像并儲存。應(yīng)用QLAB分析軟件, 分別在舒張末期和收縮末期選定5個右室心內(nèi)膜取樣點, 儀器會自動顯示右室輪廓, 并進行序列分析, 獲得右室整體容積一時間曲線(RV-VTC), 同時得出RVEDV、RVESV、RVSV。計算PFR。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RVEDV、RVESV、RVSV以及PFR。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觀察組RVEDV為 (94.31±11.45)ml、RVESV為(38.78±4.01)ml、RVSV為(45.11±1.27)ml以及PFR為(1.73±1.07)ml/s,?對照組分別為(59.11±12.37)ml、(20.11±6.45)ml、(49.15±2.01)ml、(2.92±1.57)ml/s;兩組RVEDV、RVESV、RVSV以及PF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肺栓塞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其發(fā)病率逐年遞增。目前認為大面積和次大面積急性肺栓塞若無禁忌證應(yīng)立即行溶栓治療, 早期溶栓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首選方法, 溶栓后行規(guī)律抗凝治療, 可以預防血栓再形成[3]。急性肺栓塞患者心臟功能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右心系統(tǒng), 而超聲心動圖作為右心功能的首選輔助檢查方法, 對于其治療方案選擇和溶栓效果評價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右室?guī)缀涡螒B(tài)復雜, 肌小梁豐富, 而二維超聲心動圖是基于假設(shè)的幾何形態(tài)來測量不規(guī)則右室有一定局限性[4, 5]。近年來超聲技術(shù)評價在臨床廣泛應(yīng)用, 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具有多項研究, 因此, 本院對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收縮功能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 探討三維超聲心動圖效果。
近年來對于右室收縮不同步具有多種評價方式, 例如三維超聲、組織多普勒、M型超聲等, 而通過應(yīng)用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取得顯著效果, 三維超聲參數(shù)能整體評價患者右室不同步情況, 對人體心臟立體解剖結(jié)構(gòu)進行顯示, 對同步性進行定量評價[6]。通過對急性肺栓塞患者實施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后, 其有較高的檢出率, 能早期發(fā)現(xiàn)潛在風險, 能預防危險情況發(fā)生, 還能監(jiān)測患者心肌缺血不同的時間段, 能對右室重構(gòu)與收縮同步性進行預測, 檢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較高, 其與常規(guī)心電圖檢測相比, 有便捷、檢出率高、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 能彌補常規(guī)心電圖檢測中的不足[7-9]。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RVEDV為(94.31±11.45)ml、RVESV為(38.78±4.01)ml、RVSV為(45.11±1.27)ml以及PFR為(1.73±1.07)ml/s, 對照組分別為(59.11±12.37)ml、(20.11±6.45)ml、(49.15±2.01)ml、(2.92±1.57)ml/s;兩組RVEDV、RVESV、RVSV以及PF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具有顯著的應(yīng)用價值, 能反映人體右室收縮功能, 從而為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預后提供支持, 值得進一步推廣和大力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 周兢, 孫劍平, 徐琳琳, 等. 超聲心動圖和心電圖聯(lián)合檢查在急性肺栓塞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4, 16(10):701-703.
[2] 孫劍萍, 趙新國, 潘健, 等. 心電圖與超聲心動圖診斷急性肺栓塞. 臨床心電學雜志, 2014, 23(2):114-117.
[3] 何梅, 吐爾遜納依, 唐慶, 等. 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與急性肺栓塞患者預后的相關(guān)性分析.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16, 36(10):935-939.
[4] 汪家坤, 吳艷, 惠復新, 等. 超聲心動圖評價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功能與結(jié)構(gòu)的變化.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23):6820-6821.
[5] 周奕, 楊京華, 劉雙, 等. 6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4, 33(6):820-824.
[6] 王海峰. 超聲心動圖測量肺動脈高壓對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險分層及預后的應(yīng)用價值. 臨床肺科雜志, 2017, 22(3):476-478.
[7] 徐慧, 李媛媛, 毛毅敏, 等. N-末端腦鈉肽前體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對急性肺栓塞患者預后的評估.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7, 27(25):115-118.
[8] 郝美芳, 陳武, 許建萍, 等.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收縮功能的臨床研究.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4, 30(8):709-712.
[9] 范亞娟, 褚雯, 梁雅君, 等.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臨床研究.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 11(26):
60-61.
[收稿日期: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