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教育是向兒童進行美感教育的重要陣地”①。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主要特點是“通過音樂作品給人以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這樣一條音樂藝術途徑,來完成它的教育任務”②。幼兒園作為3-6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主要場所,幼兒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作為組織幼兒音樂活動的重要知識儲備,以此擔當起學前兒童音樂美感教育的重任。
【關鍵詞】音樂素養(yǎng);音樂教育;音樂欣賞;音樂鑒賞能力;核心經驗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兒童時代錯過的東西,到了少年時期就無法彌補,到了成年時期就更加無望了。這一規(guī)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是美育。”③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段話,揭示了兒童美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顯然,美感教育還是沒有被社會、學校及家庭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包括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在內的大部分高校學生,其音樂審美能力并沒有在兒童時期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更沒有從中獲取到音樂的審美價值?!耙魳方逃慕K極目標就是人格教育”④由此,可以推論出,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兒童時期應該通過審美的人格教育是缺失的,從而使其“認知、創(chuàng)造教育以及健康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教育”⑤受到巨大損失。俗話說“亡羊補牢,猶未為晚”,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兒時缺失的審美教育,需要盡量的彌補,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自身音樂教育不足的情況下,還要擔當起學前兒童音樂美感教育的重任,所以,提升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勢在必行。
音樂素養(yǎng)指的是音樂能力方面的修養(yǎng),包括音樂藝術理論和音樂技術理論兩方面內容。“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也是通過音樂認識世界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人們理解、感受、鑒賞、品評音樂藝術作品的過程”⑥。音樂鑒賞能力屬于音樂技術理論范疇,但也涉及音樂藝術理論方面的內容。音樂欣賞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重要載體,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之一。
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音樂欣賞基礎知識薄弱、音樂鑒賞能力不強的現(xiàn)狀,要通過音樂欣賞教學提升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是要從音樂最基礎、最本源、最核心的特性出發(fā),要將藝術欣賞的核心經驗以及音樂藝術的核心經驗,貫穿在音樂欣賞課教學過程始終。藝術欣賞的核心經驗是藝術門類、藝術語言、藝術工作。音樂藝術的核心經驗則是音的色彩、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音樂欣賞課程要緊緊圍繞它們進行設計與教學。例如音樂欣賞——《糖果仙女之舞》解析。
《糖果仙女之舞》這首作品,從第一印象上來說,它屬于童話題材的作品,表現(xiàn)的人物是靈動、活潑的“糖果仙女”,音樂又極富有童話色彩。從藝術門類上來說,它屬于器樂合奏曲。學生欣賞器樂合奏曲,可以感受到更加豐富的音響、和聲色彩;可以認知、了解多種樂器,感受不同樂器之間的音色對比;可以感受到音樂中更為豐富的音樂語言和音樂表現(xiàn)力。
從藝術語言方面來講,首先要考慮的是“旋律”和“音色”,因為旋律和音色是人們感知音樂的重要印象。這首作品最具特色的樂器是“鋼片琴”,所發(fā)出的清脆、動聽的奇妙音響,再加上抒情優(yōu)美的旋律,很好的表現(xiàn)出了“糖果仙女”靈動的人物形象、渲染了夢幻的童話色彩。
其次,音樂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也是重要的音樂藝術語言。比如說,這首作品的節(jié)奏,整體上整齊規(guī)律,但是鋼片琴與其它樂器的演奏又都有著各自比較特色的節(jié)奏型。音樂的速度是不太慢的行板,比較突出的是鋼片琴的“慢”與其它樂器的“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營造出“放松”與“緊張”的音樂氛圍。音樂力度整體來說比較平和、安靜,樂曲中有幾個重音的出現(xiàn),主要是為了增添音樂中熱烈的氣氛。這些快慢、強弱、長短的對比,都可以作為切入點進行展開教學。
再次,音樂結構與音樂表現(xiàn)力也是重要的音樂藝術語言。教師在設計活動的過程中,要運用曲式分析的基礎知識分析出樂曲的音樂結構,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這首作品的結構是帶再現(xiàn)的單三部曲式,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音樂發(fā)生的變化,并能初步感知到音樂歡快或抒情的風格。
欣賞活動的實踐內容是讓學生了解豐富的藝術工作,那么,可以從上述的各種豐富的藝術門類和藝術語言中擇取一個“點”來進行展開。選擇的“點”必須圍繞音樂藝術的核心經驗,即:音的色彩、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參照設計。
比如說從“音的色彩”角度來講,可以使用與鋼片琴音色相近的鋁片琴作為教具,展開體驗樂器音色、學習演奏方法等教學活動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作品中的主要樂器;也可以同鋼琴、八音盒等發(fā)出的音響進行色彩上的對比,進一步體驗鋼片琴的音色特點等等。從“音的高低”方面來講,可以讓學生跟隨音樂哼唱旋律、聆聽和聲音響效果;從“音的長短”方面來說,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樂器或通過聲勢來表現(xiàn)音樂中最常出現(xiàn)的節(jié)奏型。從“音的強弱”方面來說,則是通過強弱對比來感受音樂的變化,體會音樂的表現(xiàn)力。
在展開欣賞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對一些有價值的音樂欣賞知識進行教學滲透。比如說,可以從《胡桃夾子》的故事情節(jié)入手,認識和表演“糖果仙女”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從了解芭蕾舞表演的角度來欣賞音樂?;蛘?,讓學生了解作者“柴可夫斯基”的生平、故事等等。
通過上述案例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圍繞藝術欣賞的核心經驗來解析音樂欣賞的內容,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全面,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邏輯性。圍繞音樂藝術的核心經驗來設計藝術工作,可以使音樂欣賞教學實踐部分的設計變得更加清晰和透徹。但是這只是從“教”的角度出發(fā)感受到的變化,從“學”的角度來說,高職高專音樂欣賞課程的核心教學目標應該是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鑒賞能力主要包括音樂感受能力、音樂審美能力、聽覺注意能力、聽覺記憶能力以及音樂再創(chuàng)造能力幾個方面。
“音樂感受能力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活動,它關系著一個人從審美情感的角度和理性的角度去理解感受音樂的程度?!雹邔W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是注意傾聽、有情緒反應,還是無動于衷,就反映出了他們是否具備這種能力。音樂藝術欣賞的核心經驗中,藝術語言主要包括旋律、音色、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樂結構以及音樂表現(xiàn)力這七個方面。前六個方面主要是從“理性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最后一個方面,音樂表現(xiàn)力,則是從“審美情感的角度”幫助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產生聯(lián)想和想象,體驗音樂表達的情感。
“音樂審美能力是一個人所具有的與進行音樂審美活動相關的主觀條件和心理能力。音樂欣賞中的音樂審美能力就是對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音色、和聲等形成音樂藝術表現(xiàn)的諸因素在聽覺感官上的辨認識別和感受能力?!雹嘤纱丝梢钥闯觯魳穼徝滥芰Φ呐囵B(yǎng)同音樂感受能力一樣,與音樂藝術欣賞核心經驗中藝術語言方面息息相關。
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注意能力”要從藝術門類方面出發(fā)。每次要欣賞新的音樂作品的時候,教師要根據不同門類音樂作品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鑒賞能力水平,通過生動、活潑的講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作品上來。也就是說,在欣賞音樂之前,通過營造一種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產生情感共鳴,使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與音樂作品的內容情感相適應”⑨,從而促進學生“聽覺注意能力”的提升,并進一步促進了“音樂感受能力”的提升。
“聽覺記憶能力”與音樂藝術門類和藝術語言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不同音樂藝術門類的音樂作品記憶程度各不相同。比如說相比于器樂曲,學生會對聲樂曲記憶更加深刻;音樂作品中比較突出的音樂藝術語言,會使學生印象深刻。比如說一首器樂作品,樂器豐富的音色、音樂鮮明的節(jié)奏等,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的審美活動,應該是以自我愉悅身心為主要目的的主動投入實踐的活動?!雹庖魳沸蕾p作為一種審美活動,也應該延展出實踐活動的環(huán)節(jié)。音樂藝術欣賞的核心經驗中,藝術工作屬于實踐內容,通過藝術工作方面的設計與教學,主要側重學生“音樂再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音樂欣賞藝術工作的設計與開展,緊緊圍繞音樂藝術的核心經驗來進行,讓學生從音樂最本質、最核心的方面來認識音樂,進行音樂的“再創(chuàng)造”,進一步鞏固對音樂的基本認知,幫助學生促進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
提升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不是一句空話,它有著豐富的具體內容與實施辦法。音樂鑒賞能力是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藝術欣賞核心經驗與音樂核心經驗設計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作為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具體途徑,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了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注釋:
①李晉瑗.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7).
②李晉瑗.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6).
③唐其慈,畢淑芝,趙偉.[前蘇聯(lián)]B.A.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39.
④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
⑤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
⑥李晉瑗.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34.
⑦李晉瑗.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37.
⑧李晉瑗.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47.
⑨李晉瑗.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38.
⑩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
參考文獻
[1]唐其慈,畢淑芝,趙偉.[前蘇聯(lián)]B.A.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39.
[2]李晉瑗.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婁燦華,女,河南新鄉(xiāng),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教育與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