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怡秋
【摘要】教師通過良好的教學導入,使學生處于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環(huán)境,不知不覺融入快樂學習氛圍中去。本文將在分析、借鑒眾多學者的基礎上,通過調查,從導入的內容、方式方法、師生互動這些方面綜合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導入;課堂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快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快速進入課堂良好狀態(tài)。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是指小學語文教師采用多種手段,比如視頻、圖片、詩詞、音樂等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教師教學之門,也是學生學習之門。
一、豐富導入內容,與實際相聯(lián)系
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準備最新穎最合適的導入;教師必須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解讀文本的基礎上,能夠因材施教,使導入內容符合實際,符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必須發(fā)揮語文老師的語言能力,想象空間,導入為始,先發(fā)制人,組織學生進入語文的藝術境界,熏陶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靈活地采用多種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方式
(一)從課文出發(fā)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法。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情境導入法,本質上是利用生動的語言、精細的設備、適宜的環(huán)境、有意義的活動、美妙的音樂、精美的繪畫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造一個低年級課堂氛圍所需要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誘發(fā)頭腦思維,讓學生時刻保持課堂的注意力。情境式導入,在低年級課堂中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它能調動學生積極進行思考,促進學生情感的流露與熏陶,也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的培養(yǎng),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發(fā)展這個年齡段的智慧潛能?!案腥菊呦仁芨腥尽?,在情境式導入中激情導入,作為教師首先必須具有極高的語文素養(yǎng),擁有社會美、人格美、人情美、自然美的內在審美情操,以此對具體課文做出精彩描述,使學生在教師想象生動,優(yōu)美迷人語言中想象,并達到身臨其境的特點,切身得到感染熏陶。
2.質疑提問導入法。質疑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特質,對學生參與課堂有著十足的誘惑力,探索發(fā)現(xiàn)是孩童的天性,質疑可以由此激起學生這一天性方面的濃厚興趣。小學生對大世界有著天然強烈的好奇心,在學習新課文時對故事中的人物及動物,自然中的花花草草,社會里的象征性事物有著半懂不懂的疑惑,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導入新課,那么課文會變得生動,教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更開心,課堂氛圍激情四射。
3.介紹背景導入法。在某些課文的理解過程中,背景知識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需要學生去了解的知識。這可能是一件事物或一個人的背景,也可能是一個故事一個場景的背景,學生對整體事件或事物人物等很生疏的情況下,需要教師去科普,這時,把這項內容合理地運用到導入中是十分有效益的。
4.課后作業(yè)導入法。課后作業(yè)是課堂教學設計很重要的一個步驟,這對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導入是十分重要的,課后作業(yè)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結合低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他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導入形式主要是口頭為主,書面為輔,另外可以通過家長的幫助,根據(jù)第二課時教學內容和目標,布置少量的作業(y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生活中感受新課,引起學生自身的重視,使學生作必要的知識鞏固與啟發(fā)。
(二)從趣味出發(fā)
1.品味音樂導入法。音樂課堂導入是采用優(yōu)美經(jīng)典,具有音律美、情感美、人文美的音樂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的好奇心隨著音樂抒發(fā),讓同學們在音樂中感受文字的意境,在內心得到領悟理解與升華,以感為美,以樂為樂,在此基礎上得到教育教學的良好開端,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文的欲望,促進學生更快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有意義地學習新課。
2.學生猜謎導入法。猜謎語是學生時代十分大眾化的游戲,被廣大小學生所喜愛,教師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閱,根據(jù)具體課文內容線索設計有趣的謎語,是一種非常精彩的導入方式。低年級教材中有許多寓言故事。例如《青蛙看?!芬徽n,教師引導學生猜出課文最重要的描述對象青蛙時設計謎語(打一動物)。這樣的導入能使學生把具體思維運用到學習中,答對謎底的滿意度直接影響對課文主題內容的學習。
3.聆聽故事導入法。采用故事導入第一點就引人入勝,自然而然吸引學生注意力,第二點可以給予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多面,更加廣闊,這種導入方式,能夠以低年級身心發(fā)展為基礎,達到扣人心弦,令人身臨其境、回味無窮的境界。對低年級學生來說,父母常常在幼年時便讀故事書給幼兒聽,慢慢發(fā)展到孩子自己讀故事書的地步,孩子對故事聆聽并不陌生,并且從幼兒時期積累的習慣十分熟悉且喜愛,故事展現(xiàn)著許許多多的小世界,這樣的導入能使低年級學生快速進入新課,把自己寓于課堂中去,低年級小學生愛聽各種各樣的故事,那么成語、寓言故事、名人事跡的故事、俗語、傳說故事,都可以作為導入的素材,甚至教師可以運用自己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根據(jù)課文教材編撰或改編一些符合吸引低年級小學生注意力的故事導入新課。這樣,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迸發(fā)了,課文教學目標也能達成了。
4.簡筆畫導入法。簡筆畫是指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所畫的物體更加平面簡練地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繪畫。小學生在幼兒園中,簡筆畫作為一項重要課堂,時時刻刻陪伴著他們,進入小學后,用簡筆畫導入,能夠給學生以熟悉感,使課文線索物體更加直觀醒目,生動有趣,能充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抓住學生的視線。通過圖像或者手繪簡筆畫的方式導入新課,教學效果會很好。如教授《一去二三里》這一首古詩時,教師展現(xiàn)了煙村、亭臺、花這些簡筆畫組成的場景,學生被這一直觀形象所吸引,會變得更加興奮,格外引發(fā)自己的有意注意,使自己才思泉涌,靈感迸發(fā)。
5.名人名言導入法。名人名言是世界文化的瑰寶,對低年級小學生有著啟發(fā)作用,教師備課時整理與本課知識相關的名人名言導入到新課中,熏陶學生的語文情操。這種導入具有及時性和延時性,不僅能夠使學生當下感受課文的整體氛圍,而且能夠對學生未來的志向理想、為人品質做出優(yōu)秀的引導。
三、加強語文教學導入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反饋
(一)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固有觀念,感受語文魅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必須從自身的理解出發(fā),把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重視起來,特別是課堂教學導入必須利用好,把固有的文字教學,變成自己鉆研的興趣,教師就教得快樂,學生就學得快活。學生在上課中必須集中注意力,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那么導入才能發(fā)揮自己應有的效益,學生從接受導入的“導”,變成主動導入的“入”,需要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樣,語文的魅力就自然而然地散發(fā)出來了。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互動,求同存異
師生互動是一種師生良好關系的體現(xiàn),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有著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引導的關系,高效的師生互動能最大程度上激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行為,使低年級課堂教學導入有來有往、有始有終。我們觀察一些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導入,當出現(xiàn)互動不充足或者無效互動時,課堂氛圍會變得松散無趣,教師在一開始掌握不了課堂節(jié)奏,會阻礙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影響學生整節(jié)課的學習,低年級小學生在認知上更得不到發(fā)展。在低年級課堂教學導入過程中,只有發(fā)揮新型的師生關系作用,才能取得理想中的教學效果。
(三)不斷調節(jié)課堂氛圍,反饋評價,調節(jié)引導
課堂教學是一種雙向活動。在教師方面,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學目標要求,進行課文課時教學。教師在施展自己教學能力的同時,直接效果也能從學生的反饋中得以體現(xiàn),教師再由此調整。課堂學習是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通過語言動作等進行表達,教師觀察小學生的反饋知道自己教學導入方式的效果。在當今社會,課堂教學反饋能夠實現(xiàn)教學統(tǒng)一原則,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導入時注意觀察學生,那么學生的反饋才是有效的,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那么才能保證教師的教學導入才是以低年級學生為主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