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君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開始重視身體健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對象,在小學階段進行體育教育是國民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期,體育教學課堂肩負著培養(yǎng)小學生體育健身意識、提升小學生身體健康的重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體育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深化體育課程的改革,應用分層次理念進行教學,從學生的身體、心理、體質等實際情況出發(fā),幫助學生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小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熱情,形成生動活潑的體育課堂氛圍,將體育課程的專業(yè)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提高體育教學的課堂效果,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本文對小學體育課程的分層次理念應用進行分析研究,并做出總結。
關鍵詞:小學體育? 分層次理念?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119-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教育部提倡素質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年紀尚小,有愛玩、愛鬧的天性,在小學生的體育課堂中引入素質教育能起到引領、啟發(fā)作用,而體育課堂正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塑造一個健康的身體。在小學階段,由于年紀不同、學生特征不同、身體素質也不同,掌握的體育技能的水平不一、存在個性化差異,需要學校在設計體育課程教學時,因材施教,優(yōu)化教學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對體育教學的目標、教學內容等合理分層,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體育課堂上來,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積極性,并且在體育課堂上都能有所得,幫助學生得到良好的素質訓練,促進 素質教育的推進,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對小學體育課程的分層次理念應用進行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分層教學理念
(1)分層教學是指根據(jù)所處階段的不同,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習速度、具備不同興趣愛好和生活體驗等,教師進行授課時,根據(jù)學生情況的不同,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理解授課內容,保證整體教學質量。
(2)教師應該堅持分層教學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做出專屬學生的教學計劃,要將大綱要求的課程內容進行完美的展示,把握整體教學的進度,控制在大綱的要求范圍內,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利用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升級課堂形式,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專屬于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使得學生得到良好的發(fā)展空間,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上來,做課堂的主人,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最終的意義。
(3)對體育課堂采用分層教學是要求授課老師將班級內的學生,根據(jù)心理、身體素質、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水平的高低分成好幾個層次,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教學計劃,安排合理的體育課程內容,制定合理的體育課程目標,并且要求教師在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授課時,采用不同的授課模式和授課方法,加強課堂教學,使得各個層次上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步,掌握體育知識,提高自身的體育素質。
2? 分層教學法在應用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2.1 不能走極端化
分層教學需要注意的是要堅持因材施教,但是不能過度重視好的一方面而放棄另一方面,體育教師通過制定不同的授課內容,按照不同的授課方式來對掌握不同體育技能的學生進行教學,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需要。有的學生體育基礎知識掌握較為薄弱,有的學生實際的體育技能水平低下,教師將學生分好層次,安排不同的授課內容,但是由于課程的時間是有限的,并且大綱要求的授課內容是固定的,教師要保證一節(jié)課的進度,既要做好復習內容,也要做好預習工作,讓學生的四肢得到舒展,同時還要提升運動的速度與力量,不能對優(yōu)等生格外重視、照顧,那樣會打擊另一部分學生的自信心,無法幫助他們進行更好的素質鍛煉,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要加大對他們的授課力度,避免出現(xiàn)極端化教學,違背教育的初心。
2.2 避免公開性
對于分層教學來說,將教學對象按照體育技能的運用情況以及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劃分,本身就是只有老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即可,自己掌握教學對象是適宜的,不必要在班級內進行公開。對一些優(yōu)等生,加大體育鍛煉難度,增加一些額外的體育內容,提高授課進度;對于一些中等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練習環(huán)節(jié)。不開放分組形式,避免班級內部出現(xiàn)驕傲對比心理,因為一旦公開,就會造成優(yōu)等生出現(xiàn)優(yōu)越感,沒有辦法自主上進,差等生將會產(chǎn)生落差與自卑心理,對體育學習喪失信心,產(chǎn)生失望心理,失去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嚴重的話將會出現(xiàn)恐懼課堂、害怕老師等心理,無法做到提高身心健康,培養(yǎng)全面健身的心理,也會阻礙學生今后的學習。
2.3 不能固定不變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教師需要分析學生的變化,定期對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進行考核和測試,然后根據(jù)學生在最新階段體育技能的高低以及變化的大小進行充分定位分層,因為事物總是在變化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大腦的認知都是有待開發(fā)的,學生的現(xiàn)有技術水平和變化幅度不能“固定”,而且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對教師更多的是依賴式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變現(xiàn)很大一部分與對教師的喜愛程度有關,學生的成績以及學習能力隨著師生關系的變化而變化,教師只有不斷調整層次,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生變化。
2.4 避免隨意化
分層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實驗的結果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很好地呈現(xiàn)出來,欲速則不達,需要經(jīng)過教師與學生共同、長時間的努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沉淀與積累,教師在這段過程中,需要對學生保持耐心與信心,鼓勵學生不管遇到何種困難都要堅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投身體育鍛煉,堅持不懈,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
3? 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 教學目標層次化
由于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掌握程度不同以及學生自身的體育素養(yǎng)不同,教師應該分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體育教學目標,例如,一些體育素質稍差的學生,授課老師應該對這部分學生制定較為簡單的體育目標;對于一些體育程度好的學生,教師應該對于他們的要求嚴格一些,嚴格按照體育教學的大綱以及教學目標,安排這類學生進行體育練習,達到既定目標。要做到兩頭兼顧,確保整個班級整體體育水平的提高,并且在設定不同層次體育環(huán)節(jié)時,要完全按照設定的目標進行教學。
3.2 教學內容層次化
在一個班級內,存在一些體育素質較強的學生,對于這類“層次”下的學生,綜合水平較高,教師應安排給這類學生超過大綱要求的體育內容,比如一些額外的體育訓練,激發(fā)學生的體育潛能,給予學生拓展的空間,得到更高水平的發(fā)展;對于一些低水平“層次”下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耐心,安排課程內容時要降低內容標準。
4? 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利于教師發(fā)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深入改革,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張春富.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應用效果分析[J].考試周刊,2018(8):123.
[2] 陶磊.分層次教學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7):158-159.
[3] 劉燦模.分層次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0,29(2):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