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峰
【摘 要】在面臨孩童身心健康的思想建設中,國家政府都是高度重視的,然而在這一群孩童中,部分孩童卻因為各種原因成為了折翼天使,亦或者成為惡魔。在陰暗的生活處境里,如沒有職工人員的教育指導,孤殘兒童的思想就會偏向幼兒化、行為傾向低齡化,極容易造成攻擊性行為的惡劣事件,而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就是幫助他們早日走出陰暗世界,重返光明,基于此,福利院工作人員的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加強。
【關鍵詞】孤殘兒童職工;思想建設;職工思想道德加強
一、十九大職工思想道德建設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薄皼]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耙獔猿种袊厣鐣髁x文化發(fā)展道路,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贬槍職垉和o理員的思想道德建設,應做到以下三點:
(1)增強企業(yè)文化信念;(2)繼承和發(fā)揚企業(yè)精神;(3)加強員工責任制的誠信度。
二、孤殘兒童護理員工作內(nèi)容
(1)為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殘疾類型的孤殘兒童提供全天制的照料服務;(2)根據(jù)每一個孤殘兒童的心理、病理等進行照顧和思想指導;
(3)幫助孤殘兒童進行心理輔導;(4)為孤殘兒童提供安全防護,避免意外傷害;(5)為確保孤殘兒童的身體健康,其照料的日常用具必須進行日常的清潔、消毒、隔離;(6)配合康復訓練師,共同完成幫助孤殘兒童康復治療相關措施的實施。
三、孤殘兒童心理陰影
職工護理中,屬孤殘兒童的心理健康為主要基礎,人的思想決定了人的行動,因此,職工護理員在加強自己的職工思想建設中,絕對少不了為孤殘兒童進行心理疏導的工作流程。護理人員在和孤殘兒童進行溫和交流時,能夠大致了解他們的心理因素,進而從中進行疏導,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同時還能多出一份愛心,好好對待孤殘兒童,從而進行高效的照料服務。
(1)孤單。福利院隸屬于福利機構,隨著救濟孤殘兒童的數(shù)量逐年增加,孤殘兒童在渴望被擁抱、關懷的需求方面,與未被收養(yǎng),且四肢健全的社會家庭的孩童比起來,得到的情感支持少之又少,父母的遺棄成了他們心口上的一道疤,害怕被拋棄的恐懼常常使他們的精神時刻緊繃著。另外,身體上的殘疾,讓他們失去了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熱情的缺失讓他們習慣于機械性的生活著,也習慣了一個人獨處,繼而普遍的認為防止他人的靠近就能減少被拋棄的傷害次數(shù),這樣的做法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孤獨。
(2)自卑心理。身體上的缺陷會讓孤殘兒童在面對其他比自己優(yōu)秀的同齡人時,產(chǎn)生自卑心理。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的孩童年齡大約在4歲左右,該階段是他們心智啟蒙的敏感期,反復的失敗和落后差距會加大他們的自卑心理。敏感、疑心重、對工作人員保持懷疑、和不愿意改變現(xiàn)狀發(fā)展等,都是孤殘兒童自卑心重的體現(xiàn),強烈的自卑心有時候甚至會讓他與同齡人發(fā)生沖突,從而產(chǎn)生膈應心態(tài)。
(3)安全感。父母的遺棄是他們傷口的疤,沒了家庭溫暖的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福利院的居住條件并沒有給足他們安全感。因為對自身能力缺乏信心的因素,尋恤滋事、歪曲他人意見、焦慮、恐懼、精神緊繃都是他們?nèi)狈Π踩械奶攸c。在工作人員或者其他伙伴在對其進行批評的時候,批評者大多會受到他們的人身攻擊等,此外,他們的逆反心理極強,報復心的手段程度更是瘋狂至極。
(4)自尊、虛榮。孤殘兒童如果在院里舉行的競爭活動中,出現(xiàn)多次落敗的現(xiàn)象,他們的自信心就會慢慢下降,在他們敏感的年齡階段里,孩童的話往往是最傷人的,落敗的刺激言語深深的打擊著落敗后孤殘兒童的自尊心,身體的殘缺+遺棄傷疤+孩童的刺激語言,讓天性敏感的落敗孤殘兒童十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為了逃避人生的挫折,他們進行自我欺騙行為,編制出一個美好的榮耀世界,造就虛榮心的形成。
(5)嫉妒。因為自身缺陷的不足,孤殘兒童對比自己有優(yōu)秀的同齡人會產(chǎn)生嫉妒心理。嫉妒的生活氛圍里,如果同齡人受到了院方或者護理工的點名夸贊,充滿嫉妒心的孤殘兒童就會對其進行學習工具上的惡意損壞。制造麻煩的過程中,看到同齡人苦悶的樣子,孤殘兒童惡作劇后的榮耀感會極大的滿足他們的嫉妒心。
(6)獨立能力的喪失。通常情況下,福利院的職工人員在出于對孤殘兒童的憐愛心理和對工作便于管理的效率心理下,會對部分孩童的行動空間進行限制,盡心盡職的照料工作讓他們對護理工產(chǎn)生了依賴心理,認為工作人員是拿了工資才照顧他們的,所以他們對叫喚護理工的照料行為感到理所當然,忘記了感恩的道德思想觀念時,還相繼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
(7)厭學。福利院的孤殘兒童救助對象中,大多數(shù)的孤殘兒童都攜帶著智力缺陷,學習能力較為低下,在這樣大家都有智力缺陷的自我安慰下,他們會進行自我安慰,寬慰自己不是異類,只是其中的一員,這樣的想法讓他們在自身缺陷的情況下,還能想到福利院的救助機構,清楚自己不會被拋棄。因此,在保證了溫飽的情況下,孤殘兒童們普遍認為,學習已經(jīng)不再重要了。
(8)偏執(zhí)。親身父母的遺棄,讓他們沒了避風的港灣,面對福利院的恃強凌弱行徑,被欺凌過的孤殘兒童只能盡全力保護自己,要么變得更強,要么加入組織,欺負其他弱勢群體。因此,孩童勢力逐漸壯大,惡性事件接連發(fā)生,弱勢孩童處在擔驚受怕的火深火熱之中。
(9)適應能力差。由于孤殘兒童行動不便的原因,福利院大部分基礎設施、衣食住行、語言溝通都是以孤殘兒童為參考對象的,因此,他們已經(jīng)在福利院的喂養(yǎng)下,早已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性和溝通語言,在他們剛適應了福利院的環(huán)境后,福利院就盲目的給他們尋找新家庭領養(yǎng),只會讓他們再一次感受到被拋棄的恐慌。接受新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于孤殘兒童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心理上的不適應,讓他們在新家庭里,變得無所適從,強烈的不適感,更是造成孤殘兒童躁動不安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他們?nèi)谌胄录彝サ碾y度。
四、福利院職工思想建設加強:針對孤殘兒童進行疏導工作
(1)思想教育。孤殘兒童的心智年齡大多不成熟,獨立自主發(fā)展意識的不明確性,嚴重導致了他們盲目的攻擊行為,所以,職工人員除了日常照料的工作職責外,還要與其建立感情,繼而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工作。
(2)體育訓練。幫助孤殘孩童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使其機動性變的敏捷起來,有效緩解不良情緒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此外體育訓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現(xiàn)。
(3)社會培訓。對其進行社會化思想教育,讓他們清楚品德思想和社會道德觀的重要性,從而為日后踏入社會打下有利基礎。
(4)家庭寄養(yǎng)。新家庭領養(yǎng)前,工作人員可以給孤殘兒童和領養(yǎng)者制造充足的獨處時間,讓孩童逐漸熟悉領養(yǎng)者的存在,達成領養(yǎng)的最終目標。
(5)組織群體活動。組織孩童春、秋游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改變他們陰沉的心緒,實現(xiàn)社會公德、理想信念、誠信意識的思想建設。
(6)開展小組活動。成立小組活動,讓孩童們在娛樂嬉戲的過程中,建立友誼,實現(xiàn)小組合作的團隊價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各方面的惡劣因素,身在孤殘兒童大多存在一定的心里問題,嚴重的還會導致惡劣犯罪事件的發(fā)生,針對這一現(xiàn)象工作人員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讓缺愛的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從而在完成自己工作責任制度的同時,加深孤殘兒童和福利院員工攜手共進的深厚情誼。
【參考文獻】
[1]夏多月.兒童福利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與出路探析[J].中外企業(yè)家,2015(32):236-237.
[2]賈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視域下我國孤殘兒童福利保障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7.
[3]劉春麗.社會工作視野下孤殘兒童的教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