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英
(廣東省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學 廣東 惠州 516005)
教師高尚的師德和淵博的知識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健康的成長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教師有信仰、有學問、有品行、懂得愛,既能春風化雨,又能潤物無聲。我認為這就是對習總書記所倡導的“四有”好教師,做好學生引路人所做最好的闡述。以下是我在努力踐行“四有”好教師做好學生引路人的點滴體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承載著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因此,自覺做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是踐行“四有”好老師,做好學生引路人的人格基石。所以說,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學生的夢想和理想要教師去點燃,去喚醒。一個忠于教育事業(yè)抱有堅定理想信念的人民教師,才有可能在孩子們純潔的心靈里播下夢想的種子,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就孩子們的中國夢。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忠于黨、忠于教育事業(yè)的理想信念去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美好向往,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教育學生,以完美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教師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學生的心田,在春風化雨中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教師的榜樣力量必不可少,教師的言行會成為學生的一面鏡子,為此,我特別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yǎng),言行舉止,平時注意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來熏陶學生,教導學生從生活點滴開始,做一個明理有愛的人。平時,無論是發(fā)試卷還是作業(yè)本,以示禮貌,我都會用雙手遞給學生;只要有學生在課余時間來找我求知解惑,我總是面帶微笑,不厭其煩地給他講解;偶爾有家長來辦公室找我了解學生在校情況的時候,我都會停下手上的工作,給家長讓座端茶,然后耐心地傾聽,與家長交流;即使有時自己在課堂上不小心碰掉了學生的學習用品,我也會連忙道歉:“對不起”……正是這些細微之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養(yǎng)成了明理懂儀的良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光榮使命,要做好這一點,教師一定要有扎實的學識。正如習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講話中所言,“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chǔ)。如果教師知識不扎實、學術(shù)不精湛,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捉襟見肘,更何談游刃有余。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指的是教師應該在學識和道德修養(yǎng)上高人一籌,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古訓,也闡明了擁有博大精深的學識是做一名好教師的必備素質(zhì)之一。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面對新的歷史時期,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科技日新月異,社會信息日益多元化、各種新知識不斷涌現(xiàn),要做好一名“四有”好教師以及做好學生引路人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努力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這樣才能滿足學生信息時代下日益增長的求知欲,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和自身專業(y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為業(yè)務精湛、學生喜愛的“四有”好教師及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當代教師都能恪守陶行知先生的教誨默默耕耘在教育戰(zhàn)線的最前沿,因為我們都能深刻地意識到教師擁有仁愛之心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乃當務之急。正如現(xiàn)代教育學家夏丐尊說過:“教師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不能沒有水?!焙美蠋熞脨叟嘤龕?、激發(fā)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如有一次我班的學習小組在匯報學習成果時,同學們情緒高漲,各抒己見。當輪到一名成績欠佳、平時沉默寡言的同學發(fā)言時,由于他缺乏自信心,怕說錯了同學們會訕笑他,所以不敢站起來發(fā)言。這時我面帶微笑地對他說:“不要緊張,我們相信你,你一定行!”……終于他在我們的鼓勵下用吞吞吐吐的語氣向同學們匯報著學習成果,此時,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使他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最后,他的匯報說得聲情并茂。在他發(fā)言后,我又帶領(lǐng)同學們再次熱烈鼓掌。這樣也使更多的學生在分享成功喜悅的同時受到感化,為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奠定基礎(chǔ)。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應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這樣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才會更加光彩。
綜上所述,我們教師應該切記習總書記的囑托:“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做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教師和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