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劍
(河南省新蔡縣第一高級中學 河南 駐馬店 463500)
隨著新課程的提出,要求教學必須學生為主,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就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來看,教師依然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機械式地向?qū)W生灌輸理論知識,不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使得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教學效果不佳。歷史知識人文性特征較強,要想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教師就必須重視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提升興趣,主動去學習歷史知識,進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
1.1 教學觀念陳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以老師為主,學生為輔,這種舊觀念已經(jīng)不適用,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就目前來看,高中歷史教學依然沒有擺脫這種舊觀念,歷史課堂上主要以教師為主,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熱情,進而影響到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
1.2 教學方法落后。長期以來,高中歷史教學采用的是“滿堂灌”這種教學方法,強制性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十分機械,難易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
1.3 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不高。高中階段學科多,學生學習任務(wù)重,且要面臨著各種考試,學生課余大量時間都用來做習題,記憶各學科知識點,忽略了對歷史教材的閱讀,以至于學生對歷史閱讀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另外,在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學生把歷史當作副科,認為數(shù)學、語文、英語才是主科,以至于不重視歷史知識的閱讀。
2.1 構(gòu)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新課改背景下,提出了學生教學主體的重要性,要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對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應(yīng)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構(gòu)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1]。如,在《鴉片戰(zhàn)爭》這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負責這一課知識的講解,先讓學生去閱讀教材,準備自己的課件,在學生準備好后讓學生站在講臺上進行演講。在這種課堂下,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去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知識,提升能力。
2.2 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資源豐富,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在局限于教材,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作為高中歷史教師,要認識到多媒體的重要性,善于借助多媒體來引導學生學習[2]。如,在《天平天國運動》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先讓學生觀看一段與該知識有關(guān)的視頻,結(jié)合視頻內(nèi)容,提出相關(guān)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查閱相關(guān)資料。多媒體所呈現(xiàn)出來的知識形象、直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促使學生愿意花時間去閱讀歷史資料,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能力。
2.3 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不適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高中歷史教育,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自主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思想上重視閱讀;其次,教師要多給學生自主閱讀時間,讓學生時間可以進行自主閱讀;再者,教師要交給學生一些閱讀方法,進而提高閱讀質(zhì)量[3]。如,“提綱式”閱讀法,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好閱讀提綱,理清知識點,從而為學生的閱讀指明方向,降低學習難度。
2.4 優(yōu)化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優(yōu)化教學的重要手段,科學的教學評價,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不足,方便教師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對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應(yīng)當做好教學評價工作。課堂上,教師在組織學生閱讀時,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系統(tǒng)評價,指出學生的不足,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表揚,激勵他們主動去學習。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讓學生就自己的表現(xiàn)以及其他人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進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4]。
綜上,高中歷史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至關(guān)重要。歷史學科人文性 特征明顯,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教學效果。作為教師,要革新觀念和方法,有策略地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歷史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完善自我,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