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容
(貴州省湄潭縣茶城中學 貴州 湄潭 5641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英語在生活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英語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教師對英語教學要形成正確、清晰的認識。在新形勢之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應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用新的教學形式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雖然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噬待解決。下面,筆者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談談自己的看法。
1.1 教學方式陳舊。雖然新課改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但是受到考試的影響,許多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仍然沒有做出傳統(tǒng)教學的誤區(q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時,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灌輸?shù)娜萜?,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個性發(fā)展受到了禁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和新課改的理念相違背的,對英語課堂教學有著阻礙作用。
由于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多是死知識,學生只是做題的機器,在實際生活中卻不知如何去運用。
1.2 不注重運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學習最需要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我國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缺乏,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和同學,生活的主要空間就是學校,這種情況更加導致他們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缺乏。許多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清楚的掌握英語知識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漢語進行課堂教學,更加減少了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在英語教學中,應該以英語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讓學生多接觸英語,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1.3 英語教學脫離實際。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技能。在英語課堂教學時,有些教師只是單純的進行英語教學,沒有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把是否講完所準備的內容作為評定教學效果優(yōu)劣的標準,而忽視了學生的發(fā)展。這種照本宣科的教學形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不能做到教學和學生實際的相結合,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
英語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需要引起每一位英語教師的重視,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現(xiàn)狀,尋找英語教學的新出路。
2.1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教師不能通過教學方法的運用讓學生產(chǎn)生振奮的情緒,而只讓學生進行腦力勞動,必然會讓學生感到疲憊。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的參與性,讓學生始終能夠保持英語學習的熱情。只有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學生才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新鮮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夠集中注意力,才會產(chǎn)生英語學習的欲望。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把英語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初中生形象思維較強,在教學中通過把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會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通過把英語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會讓學生感到英語學習非常有趣,在感染之下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例如:在學習反身代詞時,教師可以把反身代詞的學習和學生的行為習慣相結合。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師時還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等。只有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的教學方法就是有效的教學方法。只要教師能夠更加實際情況和了選擇教學方法,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2 英語教學為主,并以漢語教學為輔助。由于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難免會受到漢語思維習慣的影響。由于缺乏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上會遇到許多困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堅持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在剛開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簡單的英語語句進行教學,在遇到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漢語進行解釋和點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熏陶和適應,學生們會對英語教學更加習慣,逐漸適應運用英語教學的方式。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但是,面對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要形成正確的認識,通過分析和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只要教師肯下功夫,就能夠克服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也要和教師緊密配合,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只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一定會使英語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