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艷
(江蘇省沭陽縣新河中心小學 江蘇 沭陽 223600)
繪本作為小學生十分喜愛的讀物知識,有效利用圖畫與文字的結合共同敘述完整的故事。將繪本應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投入到美術教學中,同時有效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真正使學生感受美術教學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精神,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素質發(fā)展,同時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水平。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繪本,可以真正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美術的熱情,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使教師與學生可以在教學中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生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單純依靠美術教材,學生很難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學習注意力難以保持高度集中[1]。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利用繪本,使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小學美術教學中,真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同時促進小學美術課堂靈活性得到有效提高,真正在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的基礎上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果。
2.1 利用繪本開展課堂導入。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小學美術教學質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手段,可以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最飽滿的熱情融入到教學中,從而真正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繪本以其圖文并茂的特點,為學生展示完整的故事,不僅滿足小學生喜歡看圖片的特點,同時還滿足小學生喜愛故事的需求[2]。通過講繪本作為開展小學美術教學課堂導入的載體,有效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最好的狀態(tài)投身到小學美術教學中,真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從而促進小學美術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2.2 通過繪本培養(yǎng)學生繪畫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繪本往往都是具有合理的頁面布局,同時具有十分深刻的寓意的,真正為學生帶來良好的體驗的。由于繪本本身具有多樣化表現形式,并且內容十分豐富,導致繪本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同時具備極高的魅力,將其應用在美術教學中,成為美術教學的良好資源。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通過繪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繪畫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繪本中的繪畫技巧進行分析討論與總結,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通過讓學生開展分析討論與總結的活動,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對于學生進行繪畫起到一定的啟發(fā)與幫助作用。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適當的模仿,使學生在自我體驗中感受美術的魅力與精神。例如,在學習《十四只老鼠賞月》時,教師引導學生對繪本中運用的顏色以及內容等進行分析,使學生感受學習美術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真正提高學生繪畫能力,有效促進美術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3]。
2.3 拓展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滲透。繪本內容十分豐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具有中國特色的繪本,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繪畫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繪本其主要內容主要是神話故事、民間故事以及成語典故,其中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應重視繪本的應用,利用繪本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滲透教育。例如,在學習繪本《蘿卜的故事》時,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繪本其中的美術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學生通過故事,理解其中的情感知識,進而掌握其中的情感,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
2.4 閱讀繪本,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興趣。繪本內容十分豐富,同時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講述小故事,學生通過閱讀可以融入在繪本中,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感,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繪本中包含的繪畫技巧種類繁多,學生通過與優(yōu)秀的繪本進行有效的接觸,學生可以真正與繪本進行“對話”,理解掌握繪本所運用的藝術構圖形式、線條以及色彩的應用方式、作畫的方式,真正使學生融入到繪本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以及創(chuàng)作興趣。學生會積極表達自身的想法,通過學生自身的繪畫能力將其展示出來。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應用繪本,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使學生真正感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繪本,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給學生自主參與美術教學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真正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實現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