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杰
問題導向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這是因為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如果單純依靠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主動性不高,依托問題設置,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但是,問題導向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防止出現(xiàn)為了設置問題和提問情況的發(fā)生,要圍繞著數(shù)學教學開展問題設置,提升問題設置的有效性。
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問題導學必須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分析問題,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自主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問題導向要激發(fā)小學生好奇心理,由好奇心理轉化為主動學習,提升教學質量。
如《分米和毫米》學習過程中,部分教師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數(shù)量的關系,喜歡設置很多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問題設置主要是以情境為主,如直尺上1厘米中間每一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數(shù)一數(shù)1厘米有多少毫米。這些內容看似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是選擇了學生比較喜歡的方式進行,因此教師會預留很多的問題,如選擇橡皮、直尺、工具盒、書本等內容讓學生測量,給出專業(yè)的數(shù)值,認為通過這種問題引導方式就會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實際上,這種問題導向的方式無法激發(fā)當代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其在幼兒階段已經(jīng)接觸過類似的內容,動手實踐的興趣不高。因此,小學生問題導向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出發(fā)點,真正了解當代小學生學習的特點,當代小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和內容已經(jīng)非常的熟悉,簡單的問題導向是無法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的。因此,我在《分米和毫米》教學中,沒有簡單的以直尺、橡皮、書本厚度為例,而是讓學生思考我們見過的螞蟻有多長,是用分米還是毫米計算更方便?窗外投進教室的樹影,是用分米還是毫米計算更方便?這些內容都很容易激發(fā)其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小學生對螞蟻等動物本身就存在天然的好奇感,以螞蟻為代入感很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想象和思考,引發(fā)學生討論;而窗外投入教室的樹影,以分米和毫米計算有很強的代入感,學生第一反應是樹影很長,肯定是用分米來算,但在實際測量和討論中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樹影的提問是一個陷阱,因為樹影很長,以分米算很麻煩,應該用米來進行計算,這樣學生對于分米、毫米的理解更加深入,自主學習和探究意識明顯增強。
問題導向必須要堅持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出發(fā)點,問題要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要調整好問題設置的難度,要了解當代小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數(shù)學學習問題導向工作,提升教學質量。
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基于素質教育等理念,部分學生在問題導向方面出現(xiàn)了過于注重問題忽視教學目標的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問題設置數(shù)量多且雜亂,沒有針對教材重難點內容進行單獨的設計,導致學生課堂學習不知道學習重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此外,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問題導向質量不高,對教材重難點沒有很好的把握,導致學生學習內容和理解比較困難,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和壓力。
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空降想象能力和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側重點應是幫助學生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式和公式的變形,但實際上,部分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課堂上,在學習面積公式時,設置了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如學生的課桌面多大、鉛筆盒的面積有多大,而且這些問題集中在課堂的前半部分,作為導學拓展的一部分引入課堂學習中,占用了一節(jié)課的大部分時間,對公式的介紹和試題計算只用了10-15分鐘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課后習題的計算。這種模式下,我認為難度較小的問題包括導學問題事實上占用了學生過多的時間,課堂教學的重點沒有得到根本的體現(xiàn),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學習以后,對內容不理解和不熟悉,對公式的運用和變式不能很好的應對,加重了學生課下的學習負擔壓力。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問題設置主要集中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計算方面,結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輔導書中的試題幫助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熟悉和了解內容,加深對公式的印象,對導學問題設置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在課堂7分鐘后必須要進入重點和難點的分析,最快限度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做好重難點的教學工作,在課程的后半部分,設置一些具有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可以通過一些難度較大的試題來進行分析,拓展學生學習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教材重難點的分析,結合教材重難點進行問題的設置,所有問題的導向都是基于學生更快地融入學習內容和環(huán)境,學習重難點的內容為目標,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合理安排教材難度和課堂學習計劃,結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進行問題設置,提升問題導向的效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