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玲
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閱讀對于這一時期的學生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提高學生閱讀素養(yǎng)、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有效方法。要發(fā)揮閱讀的價值,僅僅依靠教材文本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面與閱讀量。從當前的小學課外閱讀現狀來看,情況還不夠樂觀,不少語文教師僅關注學生的課堂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則不夠重視,不少小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很少閱讀書籍,這對于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不利的。如何在小學這一閱讀的黃金階段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呢?
要想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教師不僅需要重視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同時也需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當前小學生的課外讀物品種繁多,但其中也是良莠不齊的,若選擇不當,反而會造成負面的影響,由此語文教師需要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讀物供學生閱讀。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材文本,選擇相關的課外讀物,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課堂文本閱讀教學得到延伸,深化學生對教材文本的理解與認識。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裝滿昆蟲的口袋》時,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之情,開拓學生的視野,教師推薦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少兒版的《昆蟲記》。為提高閱讀的效率,發(fā)揮閱讀的價值,教師讓學生們采用批注式閱讀的方式,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閱讀時也有自己的想法與認識,比較適合批注式閱讀。通過批注式閱讀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去思考,教師也會創(chuàng)設一些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進行批注閱讀,學生們批注的結果,教師會定期收回,在班級進行展示與交流,以提高閱讀的成效。要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語文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與認知特征,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讀物推薦學生閱讀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別是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讀物,可以起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要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愿意主動去讀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與開展豐富多樣的讀書活動,以在整個班級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有愿意讀書的意識。讀書活動的開展不拘形式,關鍵是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去閱讀,教師可以不定期開展讀書沙龍,讓學生們有交流與討論閱讀的平臺,分享自己讀書的感悟,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等,以創(chuàng)設讀書的氛圍與情境,帶動全班學生都參與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成效。
為在班級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教師會經常組織與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例如在定期舉行的班級讀書會活動中,教師會讓學生們輪流推薦與分享自己最近讀過的感覺不錯的課外讀物,學生們可以講一講自己閱讀的感悟與感受,也可以選擇書籍中自己認為寫得出色的片段進行朗讀,還可以展示自己批注閱讀的成果,最后由教師對讀書會的情況進行點評與總結,對表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還會給予表揚與獎勵,以鼓勵學生們更好地投入閱讀。讀書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在整個班級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讀書氛圍,學生們受氛圍的影響,會主動投入閱讀,這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大有裨益的。
課外閱讀是學生在課余進行的活動,多是在家里完成的,要讓學生更好地投入閱讀,僅僅依靠教師的引導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家長的配合與支持。當前有不少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多閱讀,多看書,但在親子閱讀方面做得還不夠好,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宣傳親子閱讀的好處,讓家長愿意參與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同時可以引導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督促與檢查,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效。例如,為讓家長能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教師會通過家長會、班級微信群等途徑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給家長們宣傳親子閱讀的益處,同時給家長們傳授一些親子閱讀的方法,如可以讓學生給家長讀一讀,或者家長與學生一起讀,也可以讓學生給家長講一講自己閱讀的感受等,讓家長能參與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為切實讓家長督促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教師還制作了學生課外閱讀家庭情況表,由家長每天填寫學生閱讀的書籍名稱,閱讀時間,閱讀形式等,以督促學生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
家校共育是當前教育界的共識,也非常適用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開展中,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不僅拉近了家庭成員的關系,也能在整個家庭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受到家長的影響,更加喜歡讀書與閱讀。
總的來說,課外閱讀對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素養(yǎng),開拓學生的閱讀面,加深學生的思維方面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進行情況,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當然,如何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還需要廣大語文教師與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才能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