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橋仔 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教學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背景下的新型教學方式,有助于給學生提供更真實的實踐情境與問題語境,通過任務展開教學與學習,讓學生有能力主動構建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等一體化的學習體系,從而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實現(xiàn)對學生能力的提升和教學效率的增強。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對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深遠意義。
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通常來說學生的學習活動大多以教師的指導為主,缺乏教師引領的狀態(tài)下就會稍顯懈怠,造成學生的盲目練習或者能力水平的提升非常淺顯。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講究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主觀能動性,田徑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有助于將教學模式向探究式學習課堂轉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提高積極性和探究精神,從而在學習中對于田徑運動的專業(yè)知識掌握更有效率,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帶動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完善。
高職田徑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最大積極作用就是提高了田徑教學的質量。傳統(tǒng)田徑教學方式下,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學習大多趨于被動,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厭學或者排斥現(xiàn)象,造成專業(yè)技能的訓練與相關知識的學習出現(xiàn)瓶頸。任務驅動教學通過構建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的一體化學習體系,讓學生極大地提高了積極性和探究意識,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技能的訓練中體現(xiàn)出主觀能動性,從而充分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保障學生田徑運動水平的穩(wěn)定提升[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是教學任務,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第一前提就是確立教學任務,通過搭建合理的教學情境有利于促進教學任務的引導,保障任務驅動教學法有著良好的實施基礎。教學情境的搭建能夠讓學生放松心理狀態(tài),更好地融入教學活動中,從而與教學任務保持高度參與性和積極主動探索意識。比如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問題教學任務的引導去回憶和復習已知知識,并在解決不了問題任務的狀況下,借助小組合作實現(xiàn)團隊解決,這可以促進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的積極帶動作用。
通常來說,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教師都會利用課堂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知識教導,但是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就會影響教學質量,所以說在田徑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注意教學任務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引出教學任務后先帶領學生對任務進行簡單的分析,讓學生對任務的難易程度有基礎認知,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對任務的認識去嘗試解決和完成,從而加深其對不同困難程度的任務掌握,強化自身問題解決能力,以及促進自身技能與知識的綜合運用[2]。
學生明確教學任務之后,教師的引導和初步解決至關重要,這一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分組或者分層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個性化發(fā)展差異與綜合實力水平劃分小組,以促進任提高任務驅動教學對學生整體的帶動性,讓學生互相之間實現(xiàn)合作與共享,從而確保任務引導與探索的有效價值。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教師對任務的科學合理引導和探索指引,可有效避學生出現(xiàn)大的方向錯誤。
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教學任務探索結果呈現(xiàn)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的最后關節(jié),教師要選擇單獨的學生或者小組進行任務成果展示,并對此作出積極評價和有效反饋。一定的表揚與贊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而在田徑運動學習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保障教學質量的穩(wěn)定與效率的提升,進而確保任務驅動教學在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的價值。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要從學生根本出發(fā),充分結合學生群體的成長發(fā)展特性和個性化發(fā)展差異,才能確保教學計劃和教學設置與學生之間的高度融合,實現(xiàn)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任務驅動教學法相對而言比較注重學生的探索性和問題的學習與過程積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鉆研田徑內容與任務驅動教學法之間的結合,以保障教學與學習的相對統(tǒng)一,從而實質性地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