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玉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太平小學,福建莆田 351100)
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而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內心情感[1]。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是通過課內閱讀延伸至課外閱讀,在提升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促進其課內閱讀學習效率的提升,并開闊學生的視野。因此,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有效性,是小學語文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經典作品或經典文章節(jié)選,不僅有寓意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蘊含人生哲理以表達內心情感的文章,對于學生健康個性及思想情感的培養(yǎng)有促進作用,同時,這些課文中規(guī)范的語言、生動的描寫方法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2]。所以語文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挖掘課文內容,讓他們體驗和感悟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內心情感,進而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從而提升閱讀興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通讀課文,再引導他們挖掘課文蘊含的寓意。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喜鵲之所以從孤單變得快樂,是因為喜鵲有了很多的朋友,而且與朋友之間的相互幫助也使喜鵲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然后,教師根據課文進行教學內容的深入拓展,如可以為學生講一講“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并講明故事中為牛郎和織女搭橋的就是喜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課文的深度挖掘,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程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信心,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閱讀能力向他們推薦優(yōu)秀的課外閱讀內容。由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弱,并且缺乏閱讀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和指導,從而提升他們的課內外閱讀質量和效率。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例,這篇課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敘述了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及每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特點,教師在講解課文時,不僅可以與學生討論交流在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經歷和趣事,還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故事和傳說,如與端午節(jié)有關的屈原的傳說,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傳說故事作為課后閱讀內容,如與春節(jié)有關的“年”的傳說;與中秋節(jié)有關的嫦娥的傳說。通過課內閱讀拓展到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把學生對課內閱讀的興趣延伸到課外閱讀中,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還能提高課外閱讀對課內閱讀教學的互補和促進作用。同時,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拓展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內容,如低年級學生比較適合推薦一些童話故事或神話傳說,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高年級學生可側重于推薦課文內容的拓展文章及經典名著,提高學生的閱讀范圍,促進學生的文學素材積累和寫作能力的提升[3]。
語文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課內外的閱讀活動,提升學生對閱讀樂趣的體驗和感悟。比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感受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進行分享,而且要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進行引導和點評。這種課內閱讀分享有助于學生間取長補短,能提高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語文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或假期組織一些課外閱讀交流活動,將活動地點定在公園等較為放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準備一些自己喜歡或閱讀后有所感悟的故事和文章作為交流內容。這種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課后閱讀交流的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心態(tài)得到放松,從而提升他們的閱讀體驗和感悟,而且能夠拉近師生、生生間的距離,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和閱讀能力,從而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完善。
有些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而且缺乏有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很容易影響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因此,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和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4]。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核心段落并教給他們精讀的方法,同時要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進行自主閱讀。關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喜歡的文章段落抄錄下來與其他同學分享,也可以對不理解的詞句進行記錄和匯總,先通過工具書自行分析、理解,最后將自己解決不了的疑問與同學或老師交流探討。這種課內外閱讀指導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也有助于學生積累文學素材。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有效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通過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質。這一過程較為漫長,語文教師需要有足夠的細心與耐心,要根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創(chuàng)新和改善教學方法,從而保證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性,使語文閱讀真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