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團玉
(福建省福安市賽岐小學 福建 福安 355001)
閱讀學習是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決定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教師需要針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分析,并探索出有效的創(chuàng)新策略,促進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高,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提供重要幫助。
1.1 教學的理念和方式滯后。在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加上教師閱讀教學的方式單一,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受到了打擊。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還會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抵觸情緒,最終導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不足。
1.2 閱讀教學材料較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主要還是選取教材中的課文開展教學活動,但由于教材內容的局限性,無法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使得學生對閱讀教學缺乏足夠的興趣,最終造成閱讀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同時,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只是運用教材的素材開展教學,使無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3 閱讀教學中缺少互動?;邮歉咝дn堂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交流,拓展自身的視野,也有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中存在的不足,幫助他們糾正和解決閱讀上的錯誤。然而,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很少互動,過分關注教學任務和教學進度的完成,使得閱讀教學的質量不是很理想。
2.1 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豐富閱讀教學方式。隨著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不斷成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已經是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夠讓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該重視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二年級部編版《曹沖稱象》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曹沖稱象的動畫視頻,以此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然后在引領學生有效閱讀本篇文章,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教學視頻,極大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2.2 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材料。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只依靠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是很難快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讓學生對閱讀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閱讀教學時穿插一些課外閱讀素材,既能拓展學生的視野,也有助于提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在教學小學語文二年級部編版《朱德的扁擔》時,就可以提前搜集一些關于朱德的背景故事和圖片,在本節(jié)課時的教學中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了解朱德,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2.3 注重閱讀教學的互動。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強調課堂的有效互動。這樣不僅可以活躍閱讀課堂教學的氣氛,也能夠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對閱讀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二年級部編版《狐假虎威》時,就可以在基本教學內容完成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組織學生交流閱讀后的感受,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4 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實踐活動。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積極性。例如,舉辦班級的閱讀比賽,選擇一篇課文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去閱讀,并說出自己的讀后感,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物質獎勵,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周閱讀一篇課外文章,并摘抄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可以深入分析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來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對此進行優(yōu)化,從而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進而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