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潔
(四川省彭州市升平鎮(zhèn)初級中學 四川 彭州 6119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人們越發(f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而所謂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究以及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同時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從而更好地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一般的語文課堂,就是語文教師的一言堂,教師講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跟著教師的步伐進行學習,缺乏自己對于學習的自覺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合學生的需求,這樣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習慣性地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缺乏主動思考,學習能力不高,學習成績也受到影響,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2.1 明確自主學習的意義。目前學校語文教學,教師發(fā)揮了最主要的作用,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座位上聽,學生只能接收教師講授的內容,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要想提高初中學生語文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向學生明確自主學習對于學生的意義。教師應該首先向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含義、自主學習的方法以及自主學習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意義。教師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其自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學生只有明白了自主學習的意義,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提高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習的效率。
2.2 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教師也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其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自覺,逐漸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特點和其學習語文過程中的具體需求,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語文學習的好奇心和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進步表現。學生應該通過大量的語文學習實踐,接觸一些更多的語文素材,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3 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也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其自主學習的場所,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為學生自由討論學習內容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如果能夠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和認識能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由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思考辯論中,教師要減少對學生的干擾,因勢利導,適當的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爭辯和思維碰撞中受到啟發(fā),激發(fā)更多的靈感。學生還可以與老師和同學一起探究學習的奧秘,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學質量自然提高。
2.4 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應該把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揮,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教師要學會放手,把更多的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上學習和課后復習的能力,一點點引導學生,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一些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下提前了解下節(jié)課的內容,然后在課上自由交流預習的結果,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加深其對于課本內容的了解,然后在課下布置復習任務,讓其加深知識的印象,鞏固學到的知識。通過一個階段的培養(yǎng),學生會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
教師正確、靈活地運用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教師教學有機結合,通過信息技術多方面展現語文的魅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將課本知識和互聯網有效結合,不僅可以為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線上平臺,還可以為教師節(jié)省更多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增加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主動吸收新知識與能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制定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