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英
(浙江省溫嶺市大溪鎮(zhèn)方山小學,浙江溫嶺 317515)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而“多元學習單”正是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載體,它體現(xiàn)“以學定教”的原則,以問題為抓手,以思維為主線,以能力為核心,讓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有所思、有所悟,切實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
多元學習單是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具體、深入的指導,服務于學習的一種載體,為學生提供一份“自助式”的輔助工具,包括紅、黃、藍、綠四種顏色,每種顏色代表著一個主題,分為預學單、研學單、評學單、拓學單[1]。
多元學習單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可以收集調查,可以合作探究,可以動手整理,可以評價激勵,也可以拓展延伸,目的是使每位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學習任務中。本課題研究的多元學習單,既有顏色標識上的分類,更有教師引導學生不同任務的區(qū)別,包括紅、橙、黃、綠、藍等多種顏色,每種顏色代表著一個主題,分別為預學單、研學單、評學單、拓學單。不同的主題可以有不同類型的學習單,一個主題可以選用一張或幾張學習單。
預學單顧名思義是為預習而設計的,用于課前自學。預學單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要求目標明確,簡便易行,還要體現(xiàn)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執(zhí)教意圖。在檢測方式上不但要有書面的調查問卷,也可以通過畫一畫、答一答等方式進行形象化的思路檢測[2]。
例如,三年級《螞蟻》一課的預學單,可以設計“尋找一只螞蟻”“螞蟻知識知多少”“畫一只螞蟻”三部分內容。這些課前準備和調查設計都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基礎之上的,以便學生借助預學單來展開初學。尋找一只螞蟻,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極其感興趣的事情,及時記錄下找到螞蟻的地方,能幫助學生對螞蟻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分析,為課堂學習埋下伏筆?!拔浵伒姆止ぁ保A學單上直接給出了類型,降低了難度,讓學生去查閱相關資料,更能迅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xiàn)學習任務的有效驅動。
研學單是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顏色為藍色,根據(jù)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設計,以一個個練習、小建議的形式呈現(xiàn),引導學生一步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提煉,在生生、師生互助中構建知識體系。
1.記錄單
記錄單是學生在觀察、比較、實驗的過程中,用于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的學習單,通常包括觀察記錄單、實驗記錄單、資料卡等,以此為學習與研究提供證據(jù)(事實與數(shù)據(jù))的支撐。記錄單著重記錄事實與結果,通常在學生進行的證據(jù)收集活動中展開,從而作為整體探究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任務單上所記載的內容也就成為驗證假設的關鍵證據(jù)[3]。
2.自助單
學生通過在任務單的引導下,能完成各項實驗,經(jīng)歷完整的探究過程。在完成學習單上的活動任務后,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對所獲得的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并得出結論,學習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任務也得以實現(xiàn)。自助單的設計應包含各項任務,有明確的學習步驟,活動中思考與交流的要求也可以在學習單中呈現(xiàn)。
評學單的顏色為黃色,從情感態(tài)度、學習常規(guī)、探究合作、成果交流、我的收獲等方面展開評價,同時,通過自我展示、組員評價、全班核定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可以進行個人、小組評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評學單有兩個基本目的:一是引導學生學有目標,學能達成目標;二是為教師教學自我檢測提供即時信息,便于調整教學、個別輔導。
拓學單是課后使用的學習單,顏色為綠色,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探究,還能把這種探究的精神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在離開教師、離開課堂的情況下,也能利用所學知識主動探究,從而提高創(chuàng)造力。
拓學單可以延長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延伸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因此,教師在設計拓展時要注意幾點:第一,內容和難易度要依據(jù)課標、課本和學情,確定合適的內容,內容不能“一刀切”,可增設一項“挑戰(zhàn)題”,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拓展平臺;第二,拓學單的形式應該豐富多樣,有適當?shù)娜の缎?,如設計一些實踐性的題目,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
在研究多元學習單運用時機之前,我們先弄清楚一個疑問:“是否每天都要運用學習單?”筆者的理解是,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和設計,并不是每課、每個內容都需要多元學習單。如果要解決的問題難度大、耗時多,需要用到課上無法提供的物、人、空間時,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利用預學單在課前完成(如圖1)。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知識概念可以利用研學單把課堂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合理的分解,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4]。評學單可以一周或兩三天使用一次,當探究實驗完成后或者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后,教師可適當?shù)剡x用符合教學內容的評學單,并給予肯定和表揚。拓學單可以結合單元教學或主題教學,配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帶回家完成,可以有長探究,一個月一次或者一個學期一次的;也可以有短探究,一個星期一次的。
“鴛鴦繡取從君看,更把金針度與人?!备鞣N類型、不同功能的學習單,在科學教學中扮演著各自不同的角色。就其功用來說,學習單猶如學習的一根根“金針”,可用于收集調查、合作探究、評價激勵、拓展延伸等。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學習單,在今后的小學科學教學中,綻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