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立勇 新沂市邵店中學
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涵蓋面廣,有奔跑類、平衡類、投擲類、跳躍類和益智類等活動內容,現在許多的體育運動項目都是通過民間體育游戲演變而來的,是集競技、娛樂、游戲等為一體的一種運動表現形式。將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科學合理地引入到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是對現在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一個很好的補充,能夠使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得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有效的延伸了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空間,不僅在體育課上,即便是在課外課余時間,學生都可以利用有限的場地和簡單的器材進行體育活動,既愉悅了身心又鍛煉了身體,更好的激發(fā)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養(yǎng)成終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現在農村孩子大多嬌生慣養(yǎng),留守兒童較多,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養(yǎng)成了懶惰散漫壞習慣,怕苦怕累,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導致有些學生不愿意上體育課,經常上課請假,沒病裝病。民間體育游戲活動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競爭與合作,有利于學生形成勇敢頑強、艱苦奮斗優(yōu)良品質和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個性。另外體育教師和學生還可以在民間體育游戲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新和實踐研發(fā)出另外一種或者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體育課上引入民間體育游戲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改變那些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又苦又累又無趣錯誤認識,轉變思想,變被動為主動,由我不上到我要上。讓學生體驗了運動的樂趣,忘記了身體的疲勞,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以及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一堂有意義的體育課莫過于學生們“流著汗的笑”。
現在的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大,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相對較少,缺乏體育鍛煉興趣,導致學生的體能體質下降。民間體育游戲可以創(chuàng)設寬松、愉快、充滿活力的活動氛圍,能夠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并在活動中充分的發(fā)現自我展示自我。為了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在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活動中,體育教師要充分的利用體育器材并能做到一物多用,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開動腦筋創(chuàng)新多種玩法,比如一根簡單的跳繩,可以用來做跳繩,也可以用來練習跳高練習跳遠,還可以用來跳皮筋或做綁腿游戲等,這樣既增強了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樹立鍛煉的自信心,提高體育活動的參與度。民間體育游戲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鍛煉性強,具有一定的運動強度,另外民間體育游戲活動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經常在室外開展活動,可以讓學生享受到明媚的陽光,呼吸清新的戶外空氣,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組織學生玩一些民間體育游戲時,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游戲形式,或是為游戲設計一些情節(jié),或為學生創(chuàng)設競爭的氛圍,讓運動器材都能夠充分“活起來”。例如“滾鐵環(huán)”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民間體育游戲,可以訓練學生平衡與協(xié)調控制能力,但學生經常玩就顯得枯燥無趣。那么如何再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激情進行“滾鐵環(huán)”活動呢?首先我們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勇敢者之路”這個游戲情境,利用場地和器材設置各種各樣的障礙,可以采用個人表演或者小組接力等比賽手段,提高活動的難度和強度,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另外學生可以根據個體差異,自主選擇適度的難度進行練習,使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轉彎、繞過障礙物等動作技巧,讓學生在活動中不自覺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民間體育游戲的規(guī)則簡單易學,能夠更好的被學生接受和運用,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動的起來笑的出來,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身心。
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期,好奇心強好動并且喜歡冒險,體育課基本上都在室外開展,活動場地大,上課的學生和班級較多,存在的安全隱患也較多,另外民間體育游戲的在組織和形式上大都不夠科學嚴謹,組織開展的不好極容易引發(fā)安全事故,所以體育課上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有些活動要堅決做到令行禁止。體育教師在安排民間體育游戲的教學內容時要對該內容有全面的認識,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提前預判,避免課堂上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同時教師還要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對活動的場地和使用的器材要嚴格把關,比如在一些投擲類游戲中,要采用沙包、報紙團等代替投擲物;在玩奔跑類的游戲活動時,應選擇質地松軟的草坪場地或塑膠場地,以避免摔傷擦傷等。
在農村中學體育課上引入民間體育游戲活動,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和課程資源,還能傳承與弘揚我國的優(yōu)秀民間傳統(tǒng)文化,改變了農村中學體育軟硬件設施缺乏的現象,既營造活潑開發(fā)教育教學氛圍,又促進中學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這是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的重要轉變,也是現代體育教育教學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