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良子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已經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目標及主要任務。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引導并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價值觀與世界觀對其后期持續(xù)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并且對于其適應社會也有一定的重要現(xiàn)實意義。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采用以下兩種模式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提高其綜合素質及人文素養(yǎng):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模式安排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多元化的競賽活動,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與他人進行良好合作,正確認識集體主義,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互助友愛精神,從真正意義上了解乒乓球運動的價值。這兩種教學模式是當前最常見的教學形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突出成效。根據相關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歷以上教學活動之后,很多學生會感謝其他同學對自身的幫助,并且對乒乓球運動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尤其是對于一些公共事業(yè)、管理運動人體專業(yè)等等專業(yè),其本身基礎能力較差,就會利用部分業(yè)余時間積極參與到運動過程中,甚至參與到一些體育乒乓球運動俱樂部中,這些大都是普修課學習的學生。
體育院校還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引導其學以致用,將自身所學的乒乓球知識與專業(yè)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加強自身對乒乓球的切身體驗,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則應當仔細觀察,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正確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和技能的理解和認知,同時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學生對于實際運動更有興趣,實踐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樹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多數(shù)教師在開展乒乓球運動時通常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進行基礎訓練,而在后期對學生進行技術講解時,則是在原有基礎上將觀看及講解技術也共同傳授給學生,在課堂實踐學習過程中,則是由教師進行動作的示范,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行為、技術動作等等,在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上再對示范動作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補充完善,同時糾正學生的一些錯誤觀點、錯誤理念、錯誤行為,總結歸納學習要領。在此之后,再由學生組織學生進行實踐練習,結合專業(yè)特征,開展小組實踐活動,例如,基本動作分析、案例教學等等。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其自學能力、自覺意識、主動意識都應當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因此在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對基礎戰(zhàn)術理論、乒乓球發(fā)展史等等相關內容在圖書館、教材、網絡平臺等等渠道中自主查閱,并且設置導學案,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的作業(yè)習題,考核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則重點傳授乒乓球運動中的競賽規(guī)則、編排模式等等,這些知識點相對而言較為晦澀難懂,但在就業(yè)后利用率較高。在進行技術知識的傳授時,教師只需要講解部分基礎的知識,其他的多元化的技術能力則由學生自學。通過這樣的方式減少理論教學時間,使學生留出足夠充分的時間進行實踐學習,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其后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提供可靠的支持。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本科體育院校仍然采用的是乒乓球通用教材,而這樣的教材不管是教學內容、教學側重點還是教學目標、大綱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需求及乒乓球項目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必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另外,有的院校采用的是乒乓球教學與訓練、乒乓球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教材等等教材,這些教材具有極強的專業(yè)性,涉及的知識面較少。而有的院校則是采用自編教材。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大多數(shù)院校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基于實用性及實踐性,整體內容較少,但十分豐富,突出專業(yè)特征,易于學生理解。
乒乓球運動的基礎教學不僅僅應當具備一定的知識性、娛樂性,還應當易于理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便捷操作,整體學習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因此,在實踐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脑黾右恍嵱眯灾R內容,例如,教學教案、乒乓球訓練模式、教學步驟,科技完善、教學進度等等。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時不需要深入探究,但應當涉及廣泛,豐富學生的視野及認知。例如,開展看球、裁判、訓練、交球、比賽設計管理等等課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和空間,從而幫助學生制定符合自身發(fā)展需求的目標任務。
在進行乒乓球技術戰(zhàn)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由淺入深,逐級遞進。首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基礎性的知識點,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特征,搭建健全的教學結構,為后期學生自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戰(zhàn)術學習應當與理論學習進行有效的融合,必要時可以采用多媒體等等教學手段加強學生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