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萍 董暉 宣化科技職業(yè)學院
田徑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的基礎科目,其對學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其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強勇敢、堅忍不拔的意志。為了更好的展現(xiàn)田徑教學的作用價值,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下面,筆者將對快樂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分析和論述,希望能夠更好的發(fā)揮該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提升田徑教學質量。
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一直以來都存在有注重運動技術傳授的特點,技術的傳授固然是田徑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是如果教師過分關注“傳技”,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術,通過各種各樣的考核,可能就會使得原本的體育教學“育人”本質被迫讓位,學生的個人學習需求難以在課堂上得到有效滿足,學生難以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育學習變得比較功利化,如許多學生就是為了在考試中不掛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大幅度下降。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模式都比較單一陳舊,由于師資力量有限,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同時給多個班級上體育課,教師的教學壓力比較大,為了避免出現(xiàn)差錯,保證順利完成教學大綱所布置的任務,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習慣性的墨守成規(guī),所應用的教學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灌輸式”為主,教師一招一式的教,學生則一招一式的學,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極為有限,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往往是通過一系列測試數(shù)據(jù)獲取的,學生究竟獲得了那些技能,體育課堂上有哪些收獲,教師實際上知之甚少。
田徑教學有別于籃球、足球以及羽毛球等體育項目的學習,其本身就比較沉悶,缺乏游戲性與趣味性,學生在參與各項田徑活動時,會有一種比較明顯的體力流失感,難以產生愉悅的心情。而且田徑項目對于技術規(guī)范程度的要求比較高,學習難度大,這也使得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了畏難情緒,學習的積極性差,部分學生甚至對田徑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這些實際上對于教學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
在應用快樂教學法,實施田徑教學改革時,教師首先需要明確田徑教學的目的是什么,其是否只是為了讓學生通過體育考試,獲取高分。顯然高校實施田徑教學,完成體育考核只是極為微小的一部分教學動機,體育教學的根本動機就是為了使得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目標,使得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所以說,在應用快樂教學法,教師要及時的修正學習動機,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了解他們在學習田徑知識時有那些需求,而不能一味的以教師為尊,課堂上各類技術的傳授固然重要,但是技術的傳授也應當建立在學生的需求之上,如果其超出學生認知,那么相關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必然不是十分理想,也只有堅持這一理念,才能更好的貫徹快樂學習法。
教學內容是各項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依據(jù)所在。而科學、實效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運用,則能夠保證各項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在高校田徑教學中許多教師由于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學中過分注重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導致各項教學工作的實施并不是十分的順暢。同時,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教師也過分的關注考試內容的傳授,比如說教學大綱規(guī)定要考試的內容,教師往往會重點傳授,但是不要求考試的內容教師則往往會略過,這種教學內容的選取實際上存在有不夠科學合理的地方,教師的主觀意志凌駕于學生的需求之上,如部分并非是考點的學習內容學生也十分喜歡,但是教師在課堂上對于這部分內容卻并沒有深入講解,并適當延伸,這樣可能就會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欲望和快樂。所以時候,在高校田徑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還應當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內容,積極對教學予以改革,一系列教學的活動實施應當建立在適應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之上實施,展現(xiàn)田徑教學的實效性、適應性與科學性。
快樂教學法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田徑學習的興趣,該教學方法應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田徑知識??鞓方虒W法應用的一大原則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當然,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不能片面的“求樂”,并因此而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快樂教學并非是片面的對快樂的追求,而是要通過教師對良好的教學情境的有機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田徑運動習慣。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他們喜歡的是那種類型的教學方法,喜歡那些田徑運動,尤其是男生和女生,他們在體能、體質上差異巨大,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追求也可謂是差異巨大,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需求了解認識不夠充分,那么教學質量可能就難以達到預期目標,這樣教學的快樂也將會成為空談。比如說,女生的體能只能參加800 米的長跑運動,但是教師強制要求學生完成1500米的長跑,那么學生可能就會喪失學生的欲望,其學習積極性越降越低,甚至對田徑知識的學習感到厭煩。所以說,教師就應當始終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他們喜歡那種學習模式,然后有針對性的對教學予以調整,提升教學質量,促使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總之,不論應用何種教學方法,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價值,而實踐證明快樂教學法的應用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田徑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其可以更好的促進田徑教學的發(fā)展與壯大,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靈活運用該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