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徐蓉 彭笑菊 龔甜 劉菊凝 吳倩嵐 王菁
[摘要] 目的 分析近幾年蘇州市孕產婦保健和健康狀況及其變化,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 采用蘇州2014—2017年間孕產婦保健和健康情況年報表數(shù)據(jù)。結果 2014—2017年蘇州市剖宮產率及各項保健服務指標均呈下降趨勢(P<0.01);孕產婦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由2014年的0.66‰。上升至2017年的1.71‰。(P<0.01),產婦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由2014年的4.26%下降至2017年的3.13%(P<0.01)。孕產期貧血患病率包括重度貧血患病率均有上升趨勢。結論 仍需加強對孕產婦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及防護措施宣傳,有利于阻斷母嬰傳播;進一步重視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服務以提高孕產期保健服務質量。
[關鍵詞] 孕產期保健;艾滋病;梅毒;乙肝表面抗原;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8(c)-0180-03
WHO資料顯示在2015年,全球仍有303 000名妊娠期婦女因懷孕或其相關并發(fā)癥而死亡,孕產婦死亡率已成為世界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孕產婦系統(tǒng)保健是指從早孕期開始到產后42 d,對孕產婦進行科學的監(jiān)護、保健指導和處理。妊娠的早期診斷、專業(yè)隨訪及系統(tǒng)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孕產婦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2]。該文客觀分析近幾年蘇州市孕產婦保健和健康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新時期的新問題,以提高蘇州市孕產期保健服務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2017年期間孕產婦保健和健康情況年報表數(shù)據(jù)。
1.2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不同年份的產前檢查率、產后訪視率、系統(tǒng)管理率、孕產婦艾滋病、梅毒、乙肝及貧血患病率等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014—2017年蘇州市孕產婦保健管理情況
2014—2017年蘇州市活產數(shù)持續(xù)增加,特別是2017年大幅度增加,活產數(shù)較2016年增加11 978例,而其中第一活產率、剖宮產率分別由2014年的59.28%、41.92%下降至2017年的45.07%、39.79%。在蘇州市,孕產婦保健水平如產前檢查率、產后訪視率及系統(tǒng)管理率均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呈逐年下降趨勢,2017年的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率下降至95.00%以下。見表1。
2.2 ?2014—2017年蘇州市孕產婦艾滋病、梅毒、乙肝檢測及感染情況
2014—2017年蘇州市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檢測率維持在較高水平,近3年檢測率均達100.00%,近幾年艾滋病、梅毒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呈下降趨勢,其中艾滋病、乙肝感染率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3 ?2014—2017年蘇州市孕產婦貧血檢測及患病情況
2014—2017年間孕產婦貧血檢測率均較高,孕產婦貧血患病率由2014年的4.45%上升至2017年的10.01%,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中重度貧血率總體也呈上升趨勢,尤其是2016年達1.01%。見表3。
2.4 ?2017年蘇州市孕產婦保健指標達標情況
對照國家《兩綱》相關孕產婦保健指標,2017年蘇州市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率、艾滋病、梅毒檢測率均已達標。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率尚未到省級“十三五”規(guī)劃及市級“十三五”規(guī)劃目標。見表4。
3 ?討論
3.1 ?蘇州市孕產期保健服務現(xiàn)狀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出生人口數(shù)量逐步增加,其中第一產活產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生育二孩的孕產婦存在高齡、高危、高風險等問題,做好孕期的保健工作,可有效保障孕產婦和胎兒的健康[2]。蘇州市通過嚴格把控剖宮產指證、孕婦課堂對產婦的針對性宣教、無痛分娩的推廣,剖宮產率得到有效控制并逐年下降,但距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的剖宮產率(15%)仍然有較大的差距[3]。與全國相關婦幼保健指標比較:2017年全國孕產婦產前檢查率為96.5%,產后訪視率為94.0%,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率為89.6%,蘇州市孕產婦保健指標居于較高水平,但呈逐年下降趨勢,2017年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率低于省、市“十三五”規(guī)劃目標??赡艿脑蛑灰亟陙?,流動人口常以家庭化遷移的形式大量涌入,流動孕產婦由于低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孕產期保健意識相對薄弱[4],在今后的工作中需加強對流動孕產婦的管理及孕期宣教,滿足不同層次孕產婦保健需求。
3.2 ?蘇州市孕產婦健康狀況
孕產婦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可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已有證據(jù)顯示90%兒童感染艾滋病的途徑是經母嬰傳播,常規(guī)的性病篩查是預防艾滋病、梅毒母嬰傳播最有效的方法[5]。國內外的研究均表明通過孕產期疾病篩查、盡早的診斷及綜合干預措施有利于防止艾滋病、梅毒的母嬰傳播[6-7]。近幾年蘇州市積極開展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母嬰傳播項目,3年來檢測率達100.00%,其中艾滋病,梅毒的感染率呈上升趨勢,可能原因:①流動人口的增加,可能有既往感染者入蘇州分娩;②擴大了篩查面,使更多的孕婦可獲得產前檢查的機會;③原始患病率的累加。而隨著計劃免疫工作逐步提高及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孕產婦乙肝表明抗原陽性率逐年降低。
貧血是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孕產婦對鐵的需要量明顯增加,所以更容易罹患貧血,孕期缺鐵性貧血會導致流產、死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先天性畸形和圍產兒死亡等。孕期貧血的及時診斷并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對妊娠期婦女及圍產兒的健康極為重要[8]。2014—2017年孕產婦貧血患病率有上升趨勢,其中中重度貧血患病率也逐年增加,需加強孕期貧血檢測并給予干預措施,確保母嬰安全。
“十三五”期間,蘇州市提前實現(xiàn)國家《兩綱》婦女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目標,維持著較高的孕產婦艾梅乙及貧血檢測率,但系統(tǒng)管理率尚有可上升空間,面對二孩政策及流動人口的遷入,仍需提升對不同層次孕產婦的保健服務,運用多種形式擴大健康教育的覆蓋人群,為孕產婦、圍產兒的安全做出積極努力。
[參考文獻]
[1] ?Alkema L,Chou D,Hogan D,et al.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and trends in maternal mortality between 1990 and 2015, with scenario-based projections to 2030: a systematic analysis by the UN Maternal Mortality Estimation Inter-Agency Group[J].Lancet,2016,387(10017):462-74.
[2] ?Fekadu A,Yitayal M,Alemayehu GA,et al.Frequent Antenatal Care Visits Increase Institutional Delivery at Dabat Health and Demographic Surveillance System Site, Northwest Ethiopia[J].J Pregnancy,2019, 2019:1690986.
[3] ?McCourt C,Weaver J,Statham H,et al.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Birth,2007,34(1):65-79.
[4] ?Su L,Sun L,Xu L.Review on the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during 1990-2016[J].Glob Health Res Policy,2018,23(3):24.
[5] ?Mutabazi JC,Zarowsky C,Trottier H.The impact of programs for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 on health care services and systems in sub-Saharan Africa - A review[J].Public Health Rev,2017(38):28.
[6] ?Blencowe H,Cousens S,Kamb M,et al.Lives Saved Tool supplement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syphilis in pregnancy to reduce syphilis related stillbirths and neonatal mortality[J]. BMC Public Health,2011,11 Suppl 3:S9.
[7] ?Gong T,Wang H,He X,et al.Investigation of 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HIV transmission program from 2011 to 2017 in Suzhou, China[J].Sci Rep,2018,8(1):18071.
[8] ?Demis A,Geda B,Alemayehu T,et al.Iron and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adherence among pregnant women attending antenatal care in North Wollo Zone northern Ethiopia: institution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Res Notes,2019,12(1):107.
(收稿日期: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