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蘇燕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9-085-01
摘 要 在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小組的過程中,國開江蘇分部教學團隊探索出思政課程學習小組的建設策略是:不斷激發(fā)成員思考力,鼓勵小組應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解決問題,讓學習動力源源不斷;重視小組培育的方法和過程,引導學員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實現成長,提升個人素質。
關鍵詞 思政課程 學習小組 思維優(yōu)勢 心智 學員培育
國開江蘇分部思政課程教學團隊在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學中,按照組內異質原則,將各個教學點的部分選課學員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由承擔教學任務的思政教師作為教學點學習小組的指導教師,通過建立和諧關系、交流學習體會、互幫互助、相互評價等方式,激發(fā)小組學員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終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提升了學員素質。小組指導過程中,教學團隊試圖總結出思政課程學習小組的建設策略。
一、不斷激發(fā)小組學員思考力,讓學習動力源源不斷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須把它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結合起來,融匯貫通地學習。為此,小組導師應不斷激發(fā)小組學員的心智,讓學習動力源源不斷。
導師應善于識別學員的學習狀態(tài),根據學員狀態(tài)進行指導,即根據要影響的邏輯層次適當調整指導風格和方法,以便能夠充分發(fā)揮影響力,促成學習任務所需要的變化:
影響行為層次(什么):為了使學習行為發(fā)生明確變化,導師制定清晰的權變獎勵體系,對學員行為進行正強化或負強化,這就是權變獎勵,即導師提出獎勵機制,承諾將努力做到相應獎勵,同時向學員明確應做什么、如何做,給予學習出色的人特殊贊揚等。
影響能力層次(如何):導師提供更清楚的目標,并鼓勵學員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自我,這就是目標管理和智力刺激。目標管理是指,導師明確地向學員傳達預期目標,鼓勵學員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和充分使用學習資源。智力刺激是指,鼓勵學員挑戰(zhàn)自我,勇于創(chuàng)新,包括向學員灌輸新觀念,鼓勵學員積極發(fā)表新見解,提倡使用新手段和新方法來解決實際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影響信念和價值層次(為什么):導師充分關注學員個體的動機和價值,并不斷激勵他們,這就是個性化關懷和鼓舞性激勵。個性化關懷是指,導師關心每一個成員,重視每個人的需求,了解每個人的能力和愿望。同時,重視溝通交流,根據每一個學員的不同情況,區(qū)別性地加以培養(yǎng)和指導。鼓舞性激勵是指,導師充分調動學員積極性,鼓勵他們全力以赴達成目標;同時,強調價值,相信未來的可能性。
影響身份層次(誰):導師經常向小組成員描繪共同愿景或樹立榜樣,這就是魅力影響,即導師以總體目標為驅動,基于自身的使命感提出意見和建議,帶動小組成員共同努力,使小組成員對導師產生信任感和強烈跟隨的意愿。依靠導師自身的行為,贏得學員的認同和尊重,實現影響力。另外,熱愛學習的老師、創(chuàng)新學習的學員、企業(yè)的技術骨干、社區(qū)的道德模范等都可以成為小組榜樣。
二、重視培育的方法和過程,引導小組成員以科學、合理的方式成長
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把握它對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和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重大意義。為此,導師應重視小組培育,引導學員學會學習、自主成長。
從促進學員成長的角度看,導師的影響力更應該被理解為創(chuàng)造和管理環(huán)境的能力。這一能力應是創(chuàng)造出和管理好一系列讓學員能夠不斷發(fā)展的環(huán)境和關系的能力,而不是勸說學員服從導師的命令或者說服他們追隨導師的能力。給學員創(chuàng)造好的成長環(huán)境成為決定學習小組績效的核心要素。
基于環(huán)境和關系理論建立的思政課程學習小組應該具有的前提是:學員處在一個可以輕松自在學習的環(huán)境中。如果一開始表現得并不完美,不會發(fā)生任何糟糕的事情。如果沒有以“十全十美的方式”表現,不會受到批評,因為所謂十全十美的學習方式并不存在。學員可以嘗試新事物,也可以犯錯;可以充滿好奇心,富有創(chuàng)造力,并且挑戰(zhàn)自己。他們能夠得到具體的、有幫助的反饋,反饋來自導師或者其他小組成員。能夠學到多少,取決于學員自己的主動和努力。學習實效因環(huán)境和關系的改變而改變,而且學員可以決定上述改變。
三、結語
導師應特別重視終身學習意識的培育,以終身學習作為目標引導,不斷提升學員的學習能力,煥發(fā)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通過引導學員去創(chuàng)造“富有挑戰(zhàn)的未來”,持續(xù)對學員進行激勵和正向反饋,就能引導學員從“老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做”到觸類旁通、學會學習、自主成長、持續(xù)成長。
★本文為江蘇開放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教學實施團隊建設”項目的階段性成果,編號為201902048。
參考文獻:
[1]龔孟偉,李如密.論教學文化主體的心理需求與關系建構——基于文化心理學視野的考察[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154
[2]樂薔.開放教育英語專業(yè)“學習小組”建設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4(6):152.
[3]姜紅軍,吳洪.為“學習小組”建設“挑刺”[J].教書育人,201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