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
中圖分類號:TM62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9-161-01
摘 要 隨著我國工業(yè)4.0時代的到來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yè)用電和生活用電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核電廠運營而言,隨著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核電生產任務變得愈趨繁重,為及時滿足用戶用電需求應及時做好產品配套設施,核電廠在生產管理過程中不僅需要快速適應變化的市場需求,更要注重加強對成本的管控,將生產經營計劃管理工作置于首位,并以提升核電廠的市場競爭力作為最終目標。由于核電廠的生產計劃與成本計劃有著密切的聯系,為進一步提升核電廠成本管理水平,勢必需要對二者實施統一化管理?;诖?,本文就核電廠生產計劃和成本計劃一體化設想進行研究。
關鍵詞 核電廠 生產計劃 成本計劃 一體化管理
核電廠生產計劃包括日常生產計劃及大修計劃兩類,主要是為了在核電廠運作過程中保障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和確保系統設備安全可靠,同時結合發(fā)電計劃進行各類生產維修作業(yè)的合理安排和管控,并根據機組和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制定相關試驗計劃、預防性檢修計劃以及其他各項生產維修活動。日常生產計劃適用于核電廠的正常運行階段,大修計劃則適用于機組換料大修階段。而成本計劃則是以生產計劃為依據,將成本科目作為載體,分配及細化各項作業(yè)活動當中所需的資源。
一、核電廠生產計劃與成本計劃一體化管理架構分析
由于核電廠生產計劃通常是由多個類別、多個系統、多個維度的設備運維項目共同組成,便可依據生產計劃項目結構來實施WBS(工作分解結構)分解,按照實際工作需求以及不同項目結構,對各類資源加以細化和分配。其次,制定及變更成本計劃方面,成本計劃按照年度或燃料循環(huán)進行編制,主要依據生產計劃各項目來實施分解,而工單成本計劃的申報則是按照生產維修工作中編制的生產工單計劃通過工單 WBS 結構來實施,非工單成本計劃則在非工單結構當中進行申報。在此過程中,成本計劃數據的準確性由維修準備工程師及成本計劃工程師進行綜合平衡審查,以此來完成對年度或燃料循環(huán)成本計劃的整合匯總。第三,當成本計劃通過審批之后,便可以將其轉化為可使用的預算,該預算數據源自成本計劃。第四,控制和執(zhí)行成本計劃階段,當生產計劃項目生效發(fā)布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實際數據經各項分解業(yè)務的執(zhí)行記入項目中,如“某廠房通風系統風機軸承潤滑(月度)”這一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需將所消耗的工單成本計劃記入相應的維修部門。又如固定資產購置、管理費用等工單外工作的執(zhí)行,則是直接消耗成本中心的非工單成本計劃,而在成本計劃具體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變更需由各級授權進行審批。第五,成本計劃的反饋與分析,成本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需由成本計劃工程師進行監(jiān)督,并對生產計劃與成本計劃在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的差異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通過不斷的改進和調整,最終形成標準的成本計劃管理框架。
實現核電廠生產計劃與成本計劃一體化管理的關鍵如下:
(一)合理制定生產計劃
生產計劃是成本計劃的前提,且后續(xù)各項目的分解工作均需依據生產計劃來執(zhí)行,因此,需針對生產計劃當中各項目進行合理安排,將所有現場作業(yè)項目一并納入生產計劃當中來,并對資源浪費情況等方面加強監(jiān)督管理,并對實施標準進行嚴格的審核。
(二)建立標準工單
對資源分配及生產計劃進行分解和細化,使其細化為標準工單,要求準備工程師在建立工單的過程中盡量做到細致、準確,節(jié)省重復性勞動力的同時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資源分配及項目分解
要實現一體化,合理進行項目分解和資源分配是前提,這就需要加強人才的培訓和管理,特別是準備工程師、成本計劃工程師以及生產計劃工程師方面,相關技術人員需清楚的了解生產計劃項目的分解過程。其次,相關項目管理人員需清楚各項作業(yè)活動中所需的人工、物料等資源配置方式,能夠做到準確化、精細化及充分量化。最后,生產計劃人員和成本計劃人員需加強協作,一體化的實現離不開各個崗位管理人員的通力合作。
(四)現場作業(yè)監(jiān)督管理
具體執(zhí)行生產計劃時,要求項目負責人對自己所管理及負責的項目成本情況進行清楚的了解,避免因疏忽產生超支的情況。對引起成本計劃變更的現場作業(yè)變更進行嚴格的審核。
(五)信息化系統的構建及運用
結合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構建一個高度集成的實時信息管理系統,并將成本計劃管理與生產計劃管理整合其中,實現二者之間的資源共享,最終形成一個具備強大信息化功能的一體化管理系統。
二、結語
綜上所述,就目前核電廠運作發(fā)展過程來看,其管理辦法種類繁多,但就長遠發(fā)展來看,核電廠生產計劃和成本計劃一體化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需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對過往經驗進行不斷的總結,并加以改進,轉變和創(chuàng)新管理思路及方式,對現有生產計劃管理機制加以改進和完善,善于借助科學技術構建和諧核電廠,使其保有市場競爭力,并促進其不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巖峰.核電廠生產計劃風險管理模式探討[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24):160-161.
[2]謝詠.核電廠生產計劃管理工作的開展及問題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8,(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