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花
【關鍵詞】 武術;原因;思考;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037—01
一、武術在學校沒有得到普及的原因
其一,武術進校園活動并未在中小學管理層中形成共識,沒有被大多數(shù)的校長認可。盡管武術進校園已有不少的專家和體育工作者呼吁多年,有些地方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也以文件形式進行要求,但不少校長處于認識、時間、師資等諸多因素制約,并不愿或不是很主動地將這一活動真正落實到學校的體育教學和活動中。
其二,師資嚴重不足成為影響武術進校園主要因素。武術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體育運動,需要教師有扎實的基本功。教師要經(jīng)過一定的專業(yè)培訓和長期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能勝任武術教學。但現(xiàn)在中小學體育教師中以擅長田徑、球類的教師居多,不具備武術教學的基本要求。短期培訓也很難奏效,引進新人又有編制的限制。
其三,教學時間和課時的安排也是影響武術進校園活動落實的難題。武術教學一般都是從兩方面著手,基本功的訓練和武術套路的學習。但這兩項練習都要時間的保證?;竟π枰惠z的堅持,套路難學且易忘。但中小學體育課的時間有限,并且還有跑、跳、投、拉、球等更多的教學內容需要教授練習。在學生沒有熟練地掌握整個套路之前,學生又無法完成獨立練習,這就更增加了武術進校園、進課堂的難度。
其四,近幾年為了促進學校真正落實體育教學和陽光體育活動,切實扭轉中小學體質健康狀況下滑的狀況,切實減輕中小學的課業(yè)負擔,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都將學生的體育測試成績記入初中畢業(yè)會考成績,成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據(jù)??陀^地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校及家長對孩子體育教學和身體體質狀況的關注程度。但這與其是說關心學生體質,不如說是關心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學校、體育教師、家長都把目光集中到中考規(guī)定的科目上,而對非考試科目則是完全放棄,使中小學體育教學也陷入了應試教育的怪圈。在此狀況下,武術這項極具民族傳統(tǒng)文化色彩的體育運動項目只能成為廣場、公園里少數(shù)中老年愛好者的專利,而使其無法進入能將其發(fā)揚光大持久傳承的校園沃土。
二、關于實施武術進校園活動的思考與建議
1.準確把握武術進校園和普及武術教學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武術是中華國粹,是幾千年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和文明的標志,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寄托。它作為一種我們的傳統(tǒng)核心文化遺產(chǎn),必須得到傳承和發(fā)展。我們不能等到它瀕臨失傳了,再來重復拯救、挖掘、整理、推廣這一文化拯救的老路。我們應通過學校在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代人中將其傳承、普及、發(fā)揚光大。要完成這項工作,讓武術進校園、走進課堂,無疑為一條事半功倍的途徑。
2.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是目前解決武術進校園活動教學時間問題的關鍵。學校只要能充分認識到武術教學的重要性,將其真正擺到工作的議事日程上,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校可以確定某個年級的某一段時間集中進行武術套路的教學;把平常的鞏固性練習和基本功的練習安排在大課間和課外活動時間,由班主任或其他教師負責管理。作為普及性的推廣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和最基本的武術練習常識,為以后的發(fā)展打好基礎。還可把全校中接受快、基礎好、有天賦的學生集中起來組成學校武術隊。這樣既可以達到全面普及、重點提高的目的,又可形成學校教育的特色和亮點。
3.專職專用,統(tǒng)籌調配和利用社會上有特長的人才為我所用,是解決師資不足的有效途徑。在學校中對有武術特長的教師進行專職專用,專門讓他們帶武術課,這樣就可兼顧到較多的班級,完成更大的教學輻射面。在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中,完全可以滿足武術教學之需。在規(guī)模小、距離近的學校中,可實行統(tǒng)一調配的辦法。在教育主管部門的統(tǒng)一調配下,可實行一人多校的教學辦法進行。另外也可以對外從社會上招聘有武術特長的人員、非遺傳承人來校擔任專職武術教師,解決武術教師不足問題。從長遠來看,積極爭取編制、引進教師或進行有針對性的校本培訓,讓有這方面愛好和基礎的教職工經(jīng)過校本培訓,轉型從事專職武術教學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4.將武術納入中考體育考試科目是從真正意義上落實武術進校園、進課堂的最有效辦法。在目前應試教育思維依然大行其道的形式下,逢考必靈的魔咒是最有效的。只要將武術列入中考考試科目,學校、家長、學生就沒有不重視的,成績就沒有不提高的,學生就沒有不會的,當然這需要取得政策上的支持。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