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海霞
[摘? ? ? ? ? ?要]?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要求編報預算要更加注重結果導向、強調成本效益、硬化責任約束。目前高職院校的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仍處于起步萌芽狀態(tài),還存在預算編制沒有與績效目標掛鉤、績效目標前期論證不充分、績效目標設置不夠細化量化等不足。為了確保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在高職院校的順利實施,高職院校必須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出建立“設定績效目標、進行績效監(jiān)控、實施績效評價、進行結果反饋、推進問題整改”五位一體的全過程績效管理鏈條。
[關? ? 鍵? ?詞]? 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184-02
一、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歷史沿革
1907年,紐約市政研究局就提出了“改進管理控制計劃”報告。1912年,美國經濟與效率委員會提出政府支出應與成果聯(lián)系起來,可以說是績效預算的雛形(吳金華,2003)。1949年,胡佛委員會對在聯(lián)邦政府范圍內實施績效預算改革的前景進行了系統(tǒng)評價與展望(Schick,2003),績效預算在美國全面推開。
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重視對項目驗收、項目后評價及效益考核等類似于績效評價的工作。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2003年12月,財政部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研究科學的績效預算評價體系,促進財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2005年,國家財政部制定出臺了《中央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試行)》,我國績效評價工作獲得了實質性的推進。2009年財政部出臺了《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對績效目標、主要內容和確定績效目標的原則進行了較詳細規(guī)定。為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一步規(guī)范績效評價行為,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管理體系,2011年財政部重新修訂了《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原則、方法等提出具體指導意見。2015年,財政部頒布《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對績效目標的設定、績效目標的審核、績效目標的批復、調整與應用等方面予以全方位規(guī)范。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做出了頂層設計,進一步深化了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意見》圍繞“全面”和“績效”兩個關鍵點,創(chuàng)新預算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結果導向、強調成本效益、硬化責任約束。公辦高職院校作為全額財政撥款事業(yè)單位也必須按照要求構建全面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強化對財政資金的預算績效管理,盡快轉變原有的“重投入輕管理、重購買輕使用、重支出輕績效”的思想觀念,牢固樹立績效理念,切實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高職院校預算績效管理現(xiàn)狀
目前,高職院校的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仍處于起步萌芽狀態(tài),還存在很多不足。
(一)預算編制沒有完全與績效目標掛鉤
績效目標主要有兩方面作用:一是作為預算單位申報項目支出制定預算的依據(jù),二是作為對預算單位項目執(zhí)行情況評判和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jù)。但從目前高職院校預算編制的過程看,編制說明上績效目標主要是概括性的目標,并沒有將每個專項項目的績效目標與資金預算編制相掛鉤,或者即使掛鉤,績效目標也是粗曠型的,無法考核評判,標準科學無從體現(xiàn)。對于投入與產出的對應性、成本測算的準確性及預算編制的標準,在目標設置中沒有充分體現(xiàn)。
(二)績效目標前期論證不充分,設置不夠細化量化
很多高職院校在申報項目預算時,對項目的可行性、必要性沒有進行充分論證,項目績效目標設定不明確、不具體,目標模糊,指向不明確,或者定性目標過多,定量目標偏少,難以進行計量考核、評價,評價缺少客觀性的依據(jù)。
(三)對項目缺少中期績效評價
重視項目申請、立項,但對項目的中期績效檢查、評價、反饋不夠,未建立動態(tài)評價調整機制及績效跟蹤機制,缺乏運行監(jiān)控,不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政策執(zhí)行偏差,對績效低下的項目不能及時反饋、終止,造成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低下,出現(xiàn)資金閑置沉淀和損失浪費現(xiàn)象。
(四)未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結果激勵約束機制
對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充分,績效激勵約束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沒有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獎勵、處罰機制不健全。
三、搭建“五位一體”的全過程績效管理鏈條
為了確保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在高職院校的順利實施,必須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機制,搭建“績效目標設定、績效監(jiān)控、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問題整改”五位一體的全過程績效管理鏈條。
(一)科學設定績效目標
績效目標的設定是績效管理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沒有科學全面的績效目標,預算績效管理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沒有了“靶向”。在評價實踐中,常用的績效目標設定標準有兩種:SMART(具體的、可測量的、可實現(xiàn)的、相關的、時限)和CREAM(明確的、相關的、經濟的、充分的、可監(jiān)測的)。結合這兩種標準,高職院校在設定績效目標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全面性原則
設計的目標內容要詳實全面,不僅要包括產出、成本,還要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指標。
2.可量化原則
指標設定盡量具體,要便于計量監(jiān)測,從而提高績效評價的客觀性。
3.相關性原則
目標的設定要與預算項目實施切實相關。
4.時限性原則
指標設定必須明確目標完成的具體時間。
學校在編制預算時,要同步確定績效目標,將績效目標管理嵌入預算編制。
(二)定期進行績效監(jiān)控
實現(xiàn)績效監(jiān)控信息化,打破信息孤島,將項目推進情況、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資金使用進度等信息建在一個平臺上,互聯(lián)互通,按照項目推進階段時限,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及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監(jiān)控,以便及時動態(tài)掌握項目實施效果。對實施效果差、項目推進緩慢的,及時進行督促、暫緩撥款甚至停止撥款。通過定期監(jiān)控,避免到項目期后才發(fā)現(xiàn)項目推進成效差,無法完成預定績效目標,造成財政資金損失。
(三)客觀進行績效評價
強化績效目標管理,項目結題驗收時成立績效評價考核專家組,對照設定績效目標,立足多維視角和多元數(shù)據(jù)全面客觀進行評價。對可量化評價的績效目標,以目標的重要性程度賦予分值,按照目標的完成程度賦予分值。對定性指標,通過專家頭腦風暴法、模糊層次分析法、多層灰色評價、公眾評判法、因素分析法、標桿管理法等方法對定性指標進行定量評價。
(四)及時進行結果反饋
績效反饋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之間的直接對話,有效的績效反饋對績效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冃Э己私Y束后實施,要及時進行績效反饋。根據(jù)評價結果形成項目績效評價報告。評價報告主要有四種形式:書面總結、執(zhí)行摘要、口頭陳述及視覺演示。將績效評價結果及時采用一定的形式向項目實施部門進行信息傳遞,告知項目實施部門評價結果。
(五)即時進行問題整改
建立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機制,切實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對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好的項目在今后的項目申報及預算下發(fā)上給予傾斜。對績效評價結果差的項目,要通過目標差距分析,分析績效未合格的原因,追究項目團隊責任,同時要制定績效改進計劃,即時進行問題整改。
參考文獻:
[1]施青軍.政府績效評價[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2]喬春華.高校預算管理研究[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