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勤
摘 要:語文課程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外延十分豐富,它對一個人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必須超越實用主義的局限,從人格精神拓展、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高度去把握,讓學生既學習大量精華古文,又學做人,使其真正成為“塑造國民靈魂的教育”。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傳統(tǒng)文化熏陶感染,與人文素養(yǎng)相通,拓展傳統(tǒng)文化的寬度、深度和精度,從而達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細度、密度和高度的目的。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重要性
閱讀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源頭活水。學生的閱讀量與他的語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與他其他學科的學習水平成正比。尤其是在新信息不斷涌現(xiàn)、視聽技術(shù)不斷普及、人們閱讀能力不斷下降的今天,積極地開展學生課外自主閱讀活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一、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課內(nèi)外閱讀的銜接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門戶。兒童的課外閱讀就應從他們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從聽故事、讀故事、說故事開始,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課內(nèi)和課外閱讀。課內(nèi)閱讀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源泉來自課外。我們應高度重視課外閱讀,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為宗旨,依照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書籍,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另外,教師還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qū)W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nèi)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發(fā)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欲望。例如,語文課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姑娘》后,就推薦《安徒生童話選》。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借書閱讀,在讀中感受名著魅力和燦爛文化的藝術(shù)所在。實踐證明,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從要我讀變?yōu)槲乙x。
二、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的課外閱讀活動主要以兒童文學為主。鼓勵學生對兒童文學進行學習與理解,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積累不同層面的文化知識,并促進學生對寫作素材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可以在今后自身的寫作中添光添彩。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歸納好詞好句,并對歸納的好詞好句進行造句及應用。當學生在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往往會聯(lián)想到自身的一個文字積累,這可幫助學生有效地將其應用到語文作文寫作當中。當然,學生還可以通過課外讀物進行詞匯量的積累。當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做筆記的習慣,進而促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對自身覺得優(yōu)美的語句進行摘抄記錄、歸納總結(jié)。筆記不僅可以作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庫,還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在閑暇時間里,學生可以對筆記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以在加深記憶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里組織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
三、課外閱讀能夠讓小學生增加社會意識
小學生在家庭以及學校的保護下,對于社會了解甚少,這也導致了小學生的社會意識薄弱。語文教師可以幫助小學生挑選一些時事熱點、社會百科等學生感興趣的書籍,讓學生閱讀,以擴展小學生的眼界,提升其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其愛國情懷,使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面對復雜的社會能夠有自己的主見以及是非觀。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感悟生活的本質(zhì),感悟人世間的感情冷暖,豐富情感體驗,從而在寫作時能夠更有體悟,在面對通過分析題材自命題作文寫作時能夠有更廣闊的眼界以及想法,提升人文情懷。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課外閱讀發(fā)展成為小學生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小學生的閱讀量,這樣在給小學生帶來足夠閱讀樂趣的同時可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的內(nèi)容。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小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性,并精心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進而構(gòu)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蔣素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探析[J].快樂閱讀,2016(6):54.
[2]趙 彩.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6(22):147.
[3]蔣旭玲.淺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助推作用[J].課外語文,2016(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