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珊珊 柴青清
(新疆師范大學預科教育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交際策略是二語習得的重要策略之一,不同環(huán)境下的學習者在選擇交際策略方面存在些許差異,本文通過對學習者國語基礎及個人因素等方面的調查,探討以上幾個因素與國家通用語口語交際策略選擇與使用之間的關系。
(一)研究對象
以新疆師范大學345名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為研究對象,以下簡稱“預科生”。
(二)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統(tǒng)計法和分析法進行研究,其中問卷調查以自編問卷《新疆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使用國家通用語口語交際策略調查研究》為基礎,以掌握預科生使用交際策略的基本情況。共發(fā)放調查問卷380份,回收有效問卷345份,有效回收率90.8%。
(三)調查問卷
本文使用的調查問卷是結合交際策略類型及結合正式調研前所作的預測設計而成。問卷共有三部分內容,其中第一部分是關于被調查者基本情況的問題,主要涉及到被調查者家鄉(xiāng),學習國家通用語的時長,根據(jù)入學摸底成績分班情況及口語水平。第二部分依據(jù)交際策略的類型共設計了20道題,要求被調查者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用5分制給每一道題打分,其中1—從不這樣做,2—一般不這樣做,3—表示有時候這樣做,4—一般這樣做,5—總是這樣做。結合Oxford五分制解釋理論,我們對被調查者所打分數(shù)取平均值。其中1.0-2.4為低頻值、2.5-3.4為中頻值、3.5-5.0為高頻值。第三部分是有關交際策略觀念的調查,共設計了9道題,也是要求學生根據(jù)個人的情況用級分制為每一項打分,所不同的是1-堅決不同意,2-不同意,3-不置可否,4-同意,5-堅決同意。
(一)預科生統(tǒng)計結果
1.預科生家庭總體情況
原生家庭環(huán)境是左右學習者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345名被調查者中,有58.8%的學生來自于南疆,其中6.9%的學生來自于南疆城市,51.9%的學生來自于南疆農村;有41.2%的學生來自于北疆,其中13.1%的學生來自于北疆城市,28.1%的學生來自于北疆農村。綜上可以看出,被調查學習者一半以上來自于南疆,有近八成的學生來自于南北疆的農村。
2.預科生個人學習總體情況
我們對被調查者接受國家通用語言教育的時長,預科階段所在班級及自身口語水平進行了摸底調查。表2顯示,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時長10年以上的學生占到了62.6%,5-10年的占到了37.4%,從此項可以看出來,基礎教育力度呈上升趨勢。但通過新生入學摸底成績分班情況來看,中班及初班學生有73.9%,高班學生僅占26.1%;被調查者中僅有14.5%的學生認為自己口語是優(yōu)秀水平,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學生占85.5%??梢妼W生國家通用語言的能力亟待提高,我們需要深刻思考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
3.不同程度學習者對交際策略的選擇統(tǒng)計
根據(jù)學生入校MHK摸底考試的成績分成高、中、初三個班。并以此為依據(jù)對學生進行了交際策略選擇的調研,處在不同班級的學生對交際策略的選擇差距很大。我們將交際策略分成三大類六小類。三大類分別是縮減策略、補償策略及檢索策略;六小類分別是形式策略、功能策略、求助策略、母語或外語策略、目的語策略及副語言策略。以下各表分別是高、中、初不同級別學生對不同交際策略的使用情況,表中數(shù)據(jù)為我們統(tǒng)計出的平均值,其中“1(放棄)”中的“1”表示的是問卷里第二部分的題號。
表1 縮減策略
表2 求助策略
表3 母語或外語策略
表5 副語言策略
表6 檢索策略
(二)預科生統(tǒng)計結果分析
如前文所說,結合Oxford五分制解釋理論,我們將被調查者的統(tǒng)計結果劃分為高頻值(3.5-5.0)、中頻值(2.5-3.4)及低頻值(1.0-2.4)。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來看,總體結果如下:
A.雖然學生水平不一,但同處于高頻值和中頻值的策略不在少數(shù),具體表現(xiàn)為:同呈現(xiàn)高頻值的策略有求助策略、目的語策略及檢索策略;同呈現(xiàn)中頻值的策略有母語或外語策略和副語言策略。
B.縮減策略在不同層次學生中的表現(xiàn)差異較大。在初級、中級學生中處于中頻值,在高級水平學生中處于低頻值。
C.將目光聚焦到每一個具體策略的總平均值上,可以看出:隨著國語水平的提高,縮減策略、求助策略和母語或外語策略的使用頻率逐步降低;而目的語策略、副語言策略和檢索策略使用頻率的變化趨勢并不明顯。
D.雖說目的語策略、副語言策略和檢索策略從總平均值上來看并不能體現(xiàn)出其明顯的變化趨勢,但是從各單項策略來看,仍然可發(fā)現(xiàn)交際策略的選擇與使用和國語水平的高低有著甚為緊密的關系。
被調查者在目的語策略、副語言策略和檢索策略等三個交際策略方面的使用頻率變化趨勢不是很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學習者在口語交際策略選擇上不單單受國語水平高低因素的影響,還很有可能和國語本身獨有的特點,學習者的家庭環(huán)境、學習背景、學習國語的時長,甚至與學習者本身的性格特點或其他方面的因素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此調查論證了預科生對國家通用語口語交際策略的選擇與其國語水平、性格因素、學習環(huán)境及家庭環(huán)境都有著緊密的關系。針對具有不同特點的學生使用交際策略存在的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交際策略,尤其是求助策略、母語或外語策略、目的語策略、副語言策略及檢索策略貫穿教學的始終。
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幫助國語程度低及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克服自身的膽怯心理,并通過有計劃的教學設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意識到過多使用縮減策略不利于其國語水平的提高。鼓勵學生使用成就策略中適合自己的單項策略,積極改革口語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交際的能動性和積極性。
表4 目的語策略